第五十五章 要重奖一下(2 / 2)

“我记得林工昨天下午去厂办开会,然后一直就没有回来。”

“有三台涡桨六发动机滑油消耗量而返厂排故,这是全厂的大事,是不是和这件事情有关啊。”

“嗯,很有可能。”

正在认真校对技术资料的刘长荣见工艺技术室嘈杂起来,好几名年轻的工艺员在讨论着,不禁站了起来。

他并不生气,也没有批评这几名工艺员,而是大声的道,“大家安静下来,认真工作,林峰提出了一个修理技术方案,厂里面不但采纳了,而且按照这套技术方案对三台故障燃烧室进行了修复,昨晚在钣金车间一直搞到深夜一点多钟......”

什么!

林峰这么厉害,居然提出了修理方案,而且按照这一方案成功的修复了那三台有故障的燃烧室机匣。

这也太牛了!

一众工艺技术员,听闻这个情况,很多人都是呆呆的,半天才回过神来。

林峰呢。

先去生产制造上次看了看两台数控机床的加工情况,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那台电脑前面继续写《明朝的那些事儿》。

接下来两天,这三台涡桨六发动机顺利的完成修复,发动机完成总装,且完成了两装两试,三台发动机完全达到出厂标准。

所谓“两装两试”,就是发动机在出厂之前要重复装配两次,试车两次。即发动机总装完成之后,第一次试车,然后返回总装车间分解检查,没有问题又一次总装,又一次试车,第二次试车合格则可以出厂。

试车车间。

三台发动机完成“两装两试”,准备装车,旁边不远,一辆军绿色的大卡车已经准备就绪。

每一台发动机也已经放进了包装箱,整整齐齐的摆在试车车间厂房内的空地上。

几名工人在忙碌着,将发动机一台一台的吊上这台军绿色的大卡车。

三台发动机全部上车,捆绑结实,盖上篷布,准备出发。

三名军人上车,卡车鸣笛,然后缓缓的离开。王天放等人目送车子离开,纷纷舒了一口气,这下子彻底轻松了。

五天之内,顺利完成这三台发动机的返厂排故,完全满足军方提出的时间要求。

至于第四台同样故障的发动机已经返厂,也将进行排故,但有这一套修理技术方案在手,这台发动机的排故不是难题。

目送车子远去之后,王天放收回目光,对旁边的设计处处长和工程技术部部长道,“小林提出的这套修理方案实践证明它是非常完善的,你们两个部门牵头,写进涡桨六发动机的修理手册。”

两人微微惊讶,迟疑了一下才纷纷点头。

为什么惊讶呢?

因为涡桨六发动机的修理手册是老毛子提供的,从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鲜有改动。

十几年也仅仅增加了几处内容而已,基本还算是原版,现在要将林峰的这套修理技术方案增加进去,难怪两人微微惊讶。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王天放没有和两人说,那就是林峰在这次返厂排故之中表现出色,应该要重奖一下。

这件事情王天放不会和俩人说,而是准备在厂办公会上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