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重会(2 / 2)

说到这里,张文瓘身旁来济,孙处约二人也是站出身来.来济大大咧咧地道:"老夫人在上,在下来济,祖籍南阳新野,家父乃是前朝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荣国公是矣."

听了众士子一愣,心道荣国公,不就是当年征讨辽东的水军大将来护儿吗,江都之变时,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来护儿不肯从贼被杀,世人多赞来护儿忠贞.

众人都没有想到张文瓘.来济二人出身都如此不凡.最后孙处约自报姓名,他虽也是清河本地人士,但家世却是平平.

崔太太当下看向三人道:"你们一个个不是名门之后,也是知书达理之人.为何行止轻薄.居然来调戏老身的女儿.莫非是欺我崔家门风不严."

张文瓘连忙道:"老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我等怎敢欺之."

说到这里,张文瓘便将方才他与崔楚妃在院墙内外的对话,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一说出.张文瓘口才还是颇为给便的.从三人述志到后来与崔楚妃搭话,一番话原委道得清清楚楚,众人仿佛听得和说书一般.

众书生听得这分明是一出郎有情妾有意的戏码嘛.崔太太听得怒火中烧,特别是她女儿那一句薄情年少如飞絮,顿时令她火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而崔楚妃在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自能苦道:"这下完了.这下完了."

"此事我两位弟兄都可见证,并非是我一家胡言."张文瓘朗声言道.

崔太太将拐杖一顿喝道:"住口,我女儿家乃是大家闺秀,怎可能做出此轻薄之举.你一派胡言调戏我女儿,信不信我奏到崔郡守那,革去你们三人今朝秋试的资格!"

此话一出,众士子都是一片哗然.

这是什么,这是**裸的以权压人,崔太太故意点出崔郡守三个字,提醒众人清河郡郡守崔君素乃是崔家的人,你们这场官司又输无赢,你们这三头小虾米,还不快屈服于崔家的权势.

崔太太面色稍缓,眼下摆在这三位士子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自承胡言乱语,二就是失去秋试的资格,不愁他们不就范.

崔太太却没有料到,张文瓘勃然道:"大丈夫岂可因此而废名,无缘秋试,即无缘秋试,但方才某说得话,句句是真,若有半句虚言,五雷轰顶."

崔太太神色一变,见张文瓘如此毅然决然,心道自己倒小看此人的胆气,并非是恐吓可以办到的.崔太太又看向来济,孙处约二人道:"此人轻薄我女儿之事,你们没有参与,大可不必为了朋友义气,而失去了大好前程.你们的意思呢"

崔太太一招不成,又来一招,她要孤立张文瓘,若是三人话语自相矛盾,那么就没有人听信张文瓘之言,自己女儿的名声也就保住了.

来济昂然道:"家父为了不失道义,亡于江都,在下不及先父十分之一,但也知道什么叫以信义立身,张兄方才之言,句句是真,某愿一力证之."

"好,好,好!"崔太太连连冷笑,又是个硬骨头.她看向孙处约道:"他们二人乃世家之后,就算不读书进取,也足可安生,老身瞧你家境贫寒,寒窗苦读十年就是为了今朝吧,瞧你年轻有为,绛纱加身,如同拾芥,犯不着为了袒护你那调戏我女儿的兄弟,而一并失了前途."

崔太太见孙处约一副谦和的样子,与张文瓘,来济二人的咄咄逼人截然不同,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这样的人没什么主见,一恐吓就怕了,何况他的家世又不怎么样,只有就范一途.

孙处约上前,先是长长作揖,一躬到地.

崔太太见此人礼数如此周到,微微侧身言道:"不敢当此大礼."

孙处约笑了笑道:"长者在上,岂能不以全礼."

崔太太笑容满脸道:"你这人倒是有礼数,若是你敢将公道说出,老身对你也就不追究了."

孙处约笑道:"多谢老夫人对晚辈的宽容,在下虽是家境贫寒,但也知圣人说过成仁取义,为了道义尚且性命皆可抛,功名利禄又何能比之.在下愿意证明两位兄长,所说之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欺瞒."

见孙处约如此傲骨,在场士子都是纷纷叫好.有人仗义言道:"崔太太,我们敬你们崔家是名门,但你也不能因为成全你女儿的名声,而毁了三人的前程."

"是啊,我看这一幕下去,对崔小姐名声也是有碍,我看他们二人一问一答也是大有情意,不如崔太太让坏事变好事,成全他们二人,岂不是成人之美吗"

崔太太怒极反笑道:"婚约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崔家女子岂有不要脸面与你私定终身之说,你们三人枉费饱读诗书,实是不要脸的,铁了心要坏我女儿名声,我今日就将官司打上郡府!快,拿我的帖子,请崔郡守决断此事,尔等几人现在就给我拿下."

崔太太一说,身旁崔家家奴就要动手.士子们一阵喧哗.

"慢着!"

这时一人突然出声喝止,众人看去不知堂内何时进来一人.[,!],而在垂帘后的李芷婉,看清那人容貌后,陡然目眶一红,心底无数滋味,百感交集.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