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封号不可轻授(2 / 2)

"先是王世充,后是萧铣,李渊又要用老办法来对付萧铣吗"薛万述这么言道.

众人心想李唐的势着实太恐怖了.李渊攻下王世充九个郡.几乎都是兵不血刃打下的.攻打王世充时,李唐大军未至,淮安郡守将田瓒降,颍川郡郡守崔枢,长史张公谨一并降伏,南阳郡当地豪强杀了王世充官吏,投降唐军.

之后淮阳郡大将时德睿举郡降伏,阳城县令王雄杀官而降,梁郡守将程嘉会又是举郡而降,汴州守将王要汉不仅举郡而降,还袭杀了王世充的人马,荥阳郡郡守杨庆是王世充侄女婿,最后妻子自尽,仍是阻拦不了他降了李渊,其后又是襄城郡守将魏陆,汉东郡守将徐毅举举郡降伏.

唯一可笑的就是,李唐血战半年,付出最多代价的洛阳,荥阳两郡,反而给李重九攻下占了便宜.当然萧铣也是偷袭襄阳成功,从李渊口中分了一杯羹.

不过想起李渊攻王世充之战,赵军众将皆是摇头,如果李渊打萧铣也是这般手段,凭着萧铣的势力,只怕是比王世充败得更快一些.

姬川道:"我军暂且打通襄阳救援萧铣也不可能,李渊安排了淮安郡守将田瓒,襄城郡守将魏陆,行军总管李育德,盛彦师,史万宝诸将堵住我军南下救援襄阳之路,另外李渊还命大将任瑰,庐江王李瑗节制河南各郡,以防我军."

李重九听姬川这么说,从龙椅上站起,看着地图道:"自古以来从襄阳籍汉水北上,经略中原者不计其数.当年关羽从荆襄出兵北伐中原,曹魏震动,曹操甚至想迁许昌,以暂避锋芒,李唐万一攻下萧铣,借荆襄之势北上,那么洛阳必将震动."

"陛下明鉴!"众臣一并答道.

"若是李唐真出兵攻打萧铣,那么我军如何应对"温彦博问道.

李重九道:"我虽已秘助萧铣,但希望不能都放在萧铣身上,李唐要从长江顺流直下攻江陵,我军就从洛阳出兵南下,先拔阳城,再下南阳.这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张玄素眼里一亮道:"陛下,正是如此,我军兵至南阳,李渊必慌,南阳一失,则李唐与河南联系皆断,故而必然竭力与我周旋.若是李渊不理会此处,硬行要吃下江陵,只要梁国灭了,我军若收取河南山东也是不亏."

李重九点点头道:"张爱卿说得正是,但也要先破了徐圆朗才是,否则就算我军切断南阳,兖州一旦降了李唐,李唐河南与山东就可连成一片,反而是我军腹背受敌了."

从地图上看去,现在整个唐赵交锋的态势是,李唐虽失去了洛阳,失去了关中至山东最主要的干道,但李渊毕竟是取了河南.接下来如果萧铣一灭,或者攻下襄阳,李渊就可以实现战线东西的彻底打通,从关中到河南,从河南再到山东连成一片.

如此李渊就可以彻底将李重九的势力,压制在黄河沿线,再南面从容收拾杜伏威之流,获得大半的天下.

不过李渊的如意算盘,根本打不响,沿着黄河南北划而分治,在赵军攻下洛阳之际,所谓的黄河防线已是破掉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李重九攻下洛阳的重要性.

而李重九要破局,可选择切断李渊从关中到河南,再从河南到山东这条通道.攻下兖州,破了徐圆朗,就可以切断李唐从河南到山东的生命线,若攻破南阳就切断了李唐从关中到河南的通道.所以兖州必须要拿下.

就在这时,殿门外走进一名侍官向李重九禀告道:"陛下,屯卫大将军徐世绩派人送六百加急前来,言徐圆朗有意投降."

众臣听了都是大喜,李重九听了怀疑地哦了一声道:"徐圆朗此人之前不降,而眼下却派人求降,事必有蹊跷.说吧徐.[,!]圆朗开了什么条件"

侍官道:"陛下,徐圆朗要求保留自己的地盘和人马,而且还要加爵一国之主."

"一国之主!"众臣讶然.

郡王上就是国王!而现在赵国还没有国主,李重九的长子李鹰,也只是一个太原郡王.这徐圆朗竟然要凌驾于李重九之子头上.

要知道就算是李唐,李渊虽是到处封爵,但也没有乱赏,替李唐打下巴蜀的李孝恭,乃是李唐宗亲,李渊也仅仅是封为河间郡王.只有雄霸江淮的杜伏威,李渊为了拉拢他,所以封了吴王,与李渊诸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并列.

但是徐圆朗比得上杜伏威吗居然也向李重九要了个国王的称呼而且还要保留自己的地盘和人马.

王薄,孟海公当初投降时,都没有这些条件,李重九见二人心诚,兼之不想让二人人马拆散后,失去战斗力,这才暂时让他们继续领兵.不过这是李重九的恩典,而不是王,孟二人自己提的.

现在徐圆朗向李重九提出,不仅要保留人马,还要地盘,这是什么态度!

众臣这时皆是不敢言语,徐圆朗虽狂妄,但能不战而下兖州,在不少臣子眼底还是好的.有人心想,区区一个国王的名义,虚名而已,若是徐圆朗肯归降,再加个什么九锡,也没什么的.

乾阳殿上一片静默,众臣不知李重九心意前,都不敢出声.

时间静静过去,李重九目光扫过众臣斩钉截铁地道:"国之封号,不可轻授.刘邦当年杀白马与众臣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朕不会作刘邦杀戮功臣之事,而徐圆朗更不配是韩信."

"传旨下去,徐世绩,王薄,孟海公十日内攻下兖州,不得有误,告诉徐圆朗,让他洗好脖子等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