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要情报(2 / 2)

谍影凌云 罗飞羽 0 字 9个月前

第六师团不是第四师团,他们的作战意识极强,是日本真正的王牌师团。</p>

日本最初十七个甲等师团中,论战斗力的话,第四师团垫底,而第六师团绝对是数一数二。</p>

他们在中国参与了多次战争,罪行累累。</p>

南京沦陷,其中就有第六师团做下的孽行。</p>

这个师团在哪?到底是什么任务?</p>

连岛仓都不知道,参谋部没有进行过推演的任务,肯定非常的重要。</p>

喝完酒,楚凌云返回住处,脑中还在想着第六师团的事。</p>

首先他们的任务肯定是针对武汉,第六师团没在徐州,他们已从徐州战场退了出来,这点岛仓那得到了验证。</p>

只是具体在哪,岛仓并不知道。</p>

加上大桥拓文的那张照片,他们在长江边上的可能性很高。</p>

而且很可能是在长江北岸。</p>

照片是在江边拍的,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风景,如果纯粹的拍照,一名中队长没必要特意跑到江对面。</p>

所以他们在北岸的可能性很大。</p>

吃饭的时候,楚凌云故意引导岛仓说了一些推演的过程。</p>

而这些过程,无一不是针对湖北和江西进行推进,这些战场全在长江的南边,如果把军队布置在长江北面,单单过江就是个麻烦。</p>

这个时候的长江可没有那么多跨江大桥,想要过江,必须靠轮渡。</p>

人还好,那些坦克大炮,没有特制的轮船,很难将它们运过去。</p>

综上推断,第六师团目前就驻扎在长江北岸,而且只有他</p>

们一个师团,这个师团有秘密进攻武汉的任务,必须尽快将他们找出来。</p>

回到出住,楚凌云亲自坐在电台前。犹豫了下,他开始发报。</p>

这个情报很重要,他要尽快汇报,虽说只是怀疑,但可能性很高,战场不同于其他,有任何的怀疑都要重视。</p>

如果果军忽视了长江北岸的防守,第六师团突然抵达很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危及到武汉的安全。</p>

同理,如果他们能提前知道第六师团在哪,可以做出反布置。</p>

真只有第六师团自己的话,如果布置妥当,甚至有希望将第六师团完全吃掉。</p>

如果能打掉日本的第六师团,意义非同一般。</p>

日本的王牌师团被消灭,对日军的士气肯定是严重的打击,此消彼长,如今日本人是在增兵,但后续征召的士兵战斗力远远比不上之前的精兵。</p>

作为日本的精锐,吃掉他们一个,他们就会少一个。</p>

斟酌很久,楚凌云把电文全部发完。</p>

第二天一早,齐秘书带着楚凌云的电文来到处长办公室,处座立刻拿起电文,仔细阅读。</p>

看完后,处座惊讶的抬起头,电文写的很详细,从一张照片开始,到楚凌云之后的调查分析。</p>

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但第六师团在长江北岸的可能性很高。</p>

齐秘书点头,处座又低头看了一遍电文,立刻起身。</p>

刚站起来他又坐下,拿起笔,注视着面前的电文。</p>

没有确定第六师团的位置,这份情报暂时不能汇报给委员长,一旦汇报他就必须找出第六师团在哪才行,否则就不是功,而是过。</p>

处座很清楚老头子的性子,这个时候不易汇报。</p>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便是确定楚凌云的猜测是否为真,将这个单独在长江北岸的第六师团给揪出来。</p>

处座吩咐道,齐秘书立刻出去打电话。</p>

处座神情严肃,若真能把第六师团找到,他们军事情报处将会露个大脸。</p>

他一直想将军事情报处升级,或者独立出去,若是做成这件事,接下来老头子肯定会同意。</p>

军事情报处这么大的权力,一直是个处级单位,确实有点低了。</p>

况且现在那么多人,还有忠义救***,处级的规模确实远远不够。</p>

最少也要升级到局。</p>

贺年震惊,作为军事情报处的人,他们对敌人很是了解,第六师团可是日本王牌中的王牌。</p>

处座点头,听到是楚凌云传来的命令,贺年立刻闭口。</p>

既然是楚凌云传来的,那肯定是真的。</p>

处座对这个情报无比重视,把情报科,行动科两大科的科长全派了出去。</p>

至于人员,随便他们选。</p>

物资上的支持,更是要什么给什么,总之就一点,尽快查明第六师团所在。</p>

战场上时间非常宝贵,越早确定敌人的位置,对他们的布置来说就越有利。</p>

军事情报处不负责作战,但这次若因为他们查出第六师团所在,真将第六师团</p>

所消灭,军事情报处的功劳一样不小。</p>

上海,楚凌云收到了处座的回电。</p>

电文很简单,只有八个字,处座对这个情报很重视,让他接着查下去。</p>

总部明白,他在上海,调查千里之外的第六师团并不容易,并没有过于催促,更没有给他限制期限。</p>

楚凌云拿出照片,再次翻看。</p>

这封信的寄件地址很重要,信是从南京寄来的,第六师团肯定没在南京,如果在的话,岛仓会知道。</p>

之所在南京寄信,有可能这名中队长正好去南京办事,也有可能他的人去过南京,帮他寄了信。</p>

若是直接从驻军地寄出的信件,楚凌云早就查出他们的所在地了。</p>

不过寄信地同样要查,这是目前除了对比照片外,唯一的渠道。</p>

楚凌云喊来了泥鳅,南京那边要查,但不用泥鳅亲自去。</p>

「给明刀发报,让他查一下这封信是谁寄的,最好查清楚寄信人的详细信息。</p>

楚凌云吩咐道,张阿成就在南京,他是同文书院派过去的,如今张阿成已是同文书院的中层领导,很受大内院长的信任。</p>

他在南京负责情报收集,同文书院派出了不少特工,到果党地盘刺探情报。</p>

这些特工有部分被抓了,有部分还留着。</p>

张阿成所负责的那些人便被留着,他们的位置早已暴露,如果真查到重要情报,楚凌云知道的比同文书院的院长还要早,可以及早做出布置。</p>

而张阿成查出的其他潜伏特工,至少被消灭掉了五成。</p>

若不是为了保护张阿成,这些同文书院的特工,一个也留不住。</p>

对此大内三畅倒是很乐观。</p>

上次他们派出了人,几乎是全军覆没,这次经过培训,只有不到四成被中国人发现,说明他们确实进步了很多。</p>

南京,张阿成收到了上海的电文。</p>

他如今负责南京前方的情报工作,电台就在他的手里,收上海的电文非常简单。</p>

张阿成看完电文,一边烧掉,一边低头思考。</p>

同文书院并没有多大的权力,说白了就是一所还没晋升为真正大学的学校,但同为书院出过多位有影响的名人,他们的影响力很大。</p>

大内三畅一心想把同文书院做到最好,特别是在情报方面,一心想让同文书院有真正的地位。</p>

很可惜,他们收集情报没人反对,但并没给他们相应的权力。</p>

他们所查出的任何事,只能上报,自身没有办案权。</p>

这点还不如岩井公馆,袁易达虽然也没有多大的办案权,但他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需要的时候能够自己抓人。</p>

同文书院权力不大,张阿成想调查这些线索,无法正大光明的上门去查。</p>

况且他的身份也不适合这样去查。</p>

不过这是组长交给他的任务,无论如何他都会完成。</p>

两天后,张阿成疲惫的坐在电台旁。</p>

「组长,经我查明,此信为一年轻士兵所寄,这名士兵寄了不止一封信,事后乘坐马车去了安庆方向。</p>

电文不长,但很有用。安庆?</p>

第六师团要进攻安庆?</p>

安庆此时还没有失守第六师团想要进攻武汉,必须先打通安庆这个通道,楚凌云立刻将情报上报。</p>

处座收到电文,很是惊讶,贺年和许义走了两天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楚凌云远在上海,竟然查到了第六师团的大概位置,并且明白了他们的目标。</p>

第六师团是要进攻安庆,现在肯定在安庆附近。</p>

打下安庆,第六师团便可以配合长江南岸的日军,对武汉进行突袭。</p>

这是一连串的作战计划,参谋部没有预演第六师团的战事,是因为派遣军司令多田俊六,已和自己的随军参谋做出了推演。</p>

第六师团战斗力极强,他们打下安庆绝对没有任何问题。</p>

安庆一下,接下来他就要对武汉进行强攻。</p>

处座立刻起身,之前没有确切位置,如今知道了第六师团的大概位置以及目标,他必须上报。</p>

很快,处座从老头子那离开。</p>

之后陈木土,白将军,薛将军,李将军等人,全被老头子召见。</p>

军事情报处这次提供的情报,老头子很重视。</p>

老头子对几人说道,几人拿起电文,传递观看。</p>

白将军首先问道,老头子则轻轻点头:</p>

情报的来源老头子不会去说,但这是楚凌云汇报来的情报,老头子对楚凌云的印象很不错。</p>

当初楚凌云便写过一份报告,特意指出日本狼子野心,近卫武墨一旦上台,必然要对中国展开全面战争。</p>

只是他存在侥幸,没有相信,也就没有做出正确的应对。</p>

事后证明,楚凌云所推断的非常正确,日本侵略的战车一旦启动,任何人也不可能让其停下来。上海大战失败,南京沦陷,杭州沦陷,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几乎半壁河山全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p>

有时候老头子也会后悔,当初若是相信楚凌云,提前做出布置便好了。</p>

这次楚凌云传来情报,老头子马上相信,并且做出布置。</p>

李将军首先说道,日军在长江南岸的军队太多了,如果他们派出大军支援安庆,便会造成后方的空虚。</p>

恐怕日本人更乐于看到这种情况。</p>

白将军点头,老头子则陷入沉默,他明白了几人的意思。</p>

陈木土突然问道,其他几人一怔,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p>

如果只有第六师团在北岸,他们做出布置,是有机会吃掉这个师团的。</p>

他们和楚凌云所想的一样,吃掉这样一个军团的意义非常重大。</p>

但不能是在安庆,必须放他们再近一点,最好到潜山一带,这样才能更好地出击,甚至是瓮中捉鳖。</p>

他们都是军中统帅,考虑的是全面的战争,而非一城一地的得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