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心情沉重(2 / 2)

来到关押蔡邕的牢房,眼前的一幕,让赵云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牢房的栅栏投下一道道黑影,到处都飘荡着令人窒息的馊臭味,昏暗的灯火影影绰绰,像募地的鬼火一样,显得更加阴森凄凉。

满头白发的蔡邕蜷缩着身子,瑟缩的靠在墙角边,高度的黑白反差,在怪异中显得更加恐怖,这个旷世奇才,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雍容,他的身旁,摆放着一个破旧的瓦盆,里面还有不少粗粝的剩饭。

听到脚步声,蔡邕也没有抬头,整天关在监牢了,让他的五官感知,变得迟钝了,人也心情沮丧,麻木了许多。

“蔡大人!”

赵云清了清嗓音,唤了一声。

可能是声音太小,蔡邕并没有听到,赵云又喊了两声,蔡邕这才慢腾腾的把头抬了起来。

只见他,形容枯槁,披头散发,容貌甚是憔悴,借着昏暗的灯光,蔡邕打量了赵云几眼,并没有认出他是谁。

“你是何人?”

声音嘶哑,显得气力不足,很是虚弱。

赵云心中一叹,忙回道“我是赵云,常山赵云,特来探望老人家。”

“赵云?”

蔡邕两眼一亮,踉跄着站了起来,身子刚一动弹,身上的铁链便发出哗楞楞的金属响声。

赵云气的直咬牙,蔡邕已经一把年纪了,被折磨的几乎没了人样,这还不算,居然还戴上了手铐脚镣。

谁能想到,一代大儒,竟落得这般境地。

蔡邕往前走了几步,来到赵云近前,若不是伸手扶住栅栏,身子只怕站都站不稳。

“你真是赵云?”

赵云点了点头,让狱卒把牢门打开,赵云和太史慈走了进去。

里面非常脏乱,气味难闻,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但这些赵云都毫不在意,让太史慈把食盒放下,赵云先扶着蔡邕坐下,自己也跟着盘腿坐在了地上。

“你怎么来了?”

蔡邕非常纳闷,他跟赵云没什么往来,但是,赵云杀了董卓,蔡邕还是非常的欣赏他,想不到,赵云会来到长安,来到牢狱探望自己。

赵云把自己来长安的缘由毫不隐瞒的告诉了蔡邕,还提到了路上遇到了蔡琰。

“文姬她…”

蔡邕先是一惊,接着长长的叹了口气“文姬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老夫直到今日,才知道她夫家居然亡故了。”

为人父母,哪有不疼爱女儿的,尽管汉末风气比较开明,女人不需要替男人守寡,可以改嫁,可是,女儿年纪轻轻就遭遇如此不幸,蔡邕心如刀搅,久久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蔡邕挣扎着站了起来,冲赵云深深的鞠了一躬“赵云将军,你侠肝义胆,胸襟磊落,不仅救了我女儿,还不辞辛苦的一路将她护送到了长安,老夫铭记你的大恩,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