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二十三章 中国问题专家(2 / 2)

国策 闪烁 3847 字 2019-10-10

“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见到总统与国务卿都开始重视,汤马驷来了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求‘出师有名’,不兴‘无名之师’,用我们的思维来理解,就是在出兵之前谋求一个正当的、充分的理由。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这么做。从第四次印巴战争开始,中国在参与每一场战争的时候,都寻求了充分的战争理由。在东方世界,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不是实力,而是‘道’。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正义’。东方思想观念中,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非正义的一方必然失败。由此可以断定,中国领导人不但要为战争寻找理由,还要让中国成为正义的一方。”

“正义是可以创造的?”布鲁德林很是不解。

“在我们看来,‘正义’是公理,不是由谁创造的。可是在东方世界,‘正义’是一种势态,将随时间、地点、敌人等等因素发生转变,因此‘正义’不是公理,而是某种可以利用有利条件创造的有利态势。创造‘正义’的过程,就是东方观念中的‘谋略’。”汤马驷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或许在我们看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在东方世界,‘对’与‘错’既是事物的正反两面,又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只有在某种时期、或者某中局面下才存在‘对’与‘错’。”

“你的意思是,中国会想方设法的将日本逼入绝境,让日本成为非正义的一方。”

汤马驷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中国领导人宁愿花上几年时间布局,也不愿意趁半岛战争取胜后的有利局面向日本开战的根本原因。”

“关键是,中国会怎么做?”布鲁德林问得很直接。

“目前看来,只有一个地方能够满足中国主动向日本开战的所有条件。”汤马驷故意卖了个关子,说道,“如果日本插手中国内政,对中国采取实质性的侵略行动,中国就是战争中正义的一方,中国领导人也会……”

“台湾?”布鲁德林打断了汤马驷的话。

汤马驷点了点头,承认了布鲁德林的猜测。

“日本会这么做吗?”韦斯特伍德问得更有深度。

“问题就在这里。”汤马驷似乎对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满意,“虽然日本推行了上百年的西化政策,但是从本质上讲,日本是东方国家,深受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有足够的事实证明,村上贞正是一个非常精明的领导人,不但让日本成为了有核国家,还多次率领日本避开危机。村上贞正不可能不清楚插手台湾的严重后果,但并不表示村上贞正会回避危险。按照东方的价值观,既然‘正义’是可以转变的东西,也就有可能使日本成为正义一方。”

“也就是说,村上贞正有可能冒险?”布鲁德林对汤马驷卖弄学问非常反感。

汤马驷点了点头,说道:“日本早已通过《周边事态法》,并且将台湾纳入了‘周边地区’。如果台湾出现动荡,日本可以据此出兵干预。站在村上贞正的角度,这就是正义。当然,站在中国的角度,不管日本有什么样的理由,只要日本向台湾派兵,日本就是侵略者,就是非正义的一方。”

“当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战争就会爆发。”韦斯特伍德做了简单的总结。

布鲁德林看了眼总统,对cia局长说道:“照你这么说,双方都在为战争做准备,都在积极推动战争……”

“也不能这么说,在东方世界……”汤马驷迟疑了一下,改口说道,“现在开战,对日本极为不利,村上贞正很有可能只想利用台湾牵制中国,让中国不得不放弃向日本开战的想法。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

“我们卷入台海战争。”韦斯特伍德说出了cia局长要说的话,“看来,我们一直低估了日本的能力。”

“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再次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

总统没有表态,却明显支持国务卿的主张。

美国确实不能与中国爆发直接冲突,美国承受不了战争的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