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四十章 关键装备(2 / 2)

国策 闪烁 6489 字 2019-10-10

直到2035年,印度战争爆发,xbra-33中的“x”都没去掉,也就是说,仍然处于工程研究阶段。

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是,印度战争反而成了研究人员的动力。

2035年底,战争还未正式结束,bra-33a就问世了。虽然没有达到空军的要求,但是几个主要问题得到了解决,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次年初,bra-33b研制成功,基本上达到了空军的要求,只是可靠性并不高,不具备部署价值。不到3个月,bra-33c与d同时问世,前者用在j-16c/d上,后者则是为j-17c/d研制的。也就是说,c/d型不但具备部署价值,还实现了小型化与多样化。正是如此,针对国际市场的需要,研究机构在没有得到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在bra-33c/d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e/f型。因为以c型为基础的e型“过于先进”,不适合出口,所以从未推向市场,反而是在d型基础上研制而来,降低了技术指标的f型得到了认可,并且以“友好推荐”的方式,由国防部与军情局向主要盟国推销。

与传统火控雷达相比,bra-33系列不但洗心革面,还脱胎换骨。

作为被动探测雷达,bra-33没有主天线,甚至没有固定天线,而是根据部署的作战平台设计天线,即所有天线都是保形结构,不会作战平台的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是被动探测,不会发出电磁波,所以不需要担心雷达隐身问题。

出售给阿根廷的bra-33fa不但针对阿根廷空军的j-14ea战斗机专门研制,而且按照阿根廷空军的要求,增添了多用途光电探测系统,与被动雷达一同组成了更加完善的被动探测系统。

改装之后的j-14ea{安装了bra-33fa的j-14被阿根廷空军命名为j-14s,即“超级j-14”的意思}不但拥有对抗第五代战斗机的资本,甚至拥有战胜第五代战斗机的潜力。按照cnn的评论,只要为其提供配套的弹药,j-14s就能在空战中轻而易举的击败世界上任何一种没有配备被动探测系统的战斗机。更令人畏惧的是,阿根廷空军完全可以让这种超级战斗机执行对海攻击任务,在距离英国航母不到200千米的地方发射重型反舰导弹,给予英国远征舰队最致命的打击。虽然阿根廷空军用j-14s执行对海打击任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能够夺取制空权,英国远征舰队的命运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阿根廷空军不缺乏配套弹药。虽然car-557货运航班没有运送弹药,但是“海神”号货轮上有数万吨弹药,其中就有不少专门提供给j-14s的lt-31d型超远程空对空导弹、sd-34c型远程拦截导弹与pl-29e型格斗导弹。这些弹药最初都是为j-16与j-17开发的,经过改进之后,不但能够用在出口到数十个国家的j-14与j-15系列战斗机上,性能也提高了不少,更适合与新式火控系统配合使用。

毫无疑问,cnn的评论并不过分。

虽然其他电子设备的主要用来加强阿根廷本土防空,在英国远征舰队不大可能袭击阿根廷本土的情况下,意义并不重大,但是只要有30架“超级j-14”,阿根廷空军就能成为南大西洋的霸主,马岛的归属权也就减少了很多悬念了。

正是如此,西方新闻媒体才大胆预测,随着“海神”号在4月11日到达阿根廷,阿根廷军队最少只需要半个月来掌握新的设备,熟悉新的武器。也就是说,战争最快将在4月下旬爆发。

虽然这个预测过于“激进”,但是可能性并不小。

西方新闻媒体并不知道,就在car-557号货运航班起飞前的24小时,由军情局组织的200多名技术人员已经搭乘20多个航班飞往阿根廷,或者飞往其他国家再转乘航班前往阿根廷。

这些技术人员都是阿根廷当局雇佣的,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阿根廷军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式装备的使用方法,并且替阿根廷军队维护与保养新式设备,解决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虽然阿根廷为这些技术人员提供的薪酬远远比不上军事顾问,但是在共和国大幅度裁减军费,军购项目所剩无几,各大军火企业正在积极酝酿裁员的时候,能够到国外赚到比工资多得多的外快,顺带“镀金”,对任何一名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换在几年前,军情局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招到这么多的技术人员。

有了共和国提供的技术援助,阿根廷需要的只是合适的飞行员了。

可以说,这也是决定战争爆发时间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情局为阿根廷当局提出了三个办法:一是直接从共和国招募退役飞行员,让他们来驾驶经过改装的j-14s战斗机,甚至可以在阿根廷空军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替阿根廷空军作战;二是购买配套的模拟训练设备,组织阿根廷空军中最优秀的飞行员进行突击训练,使其具备驾驶j-14s战斗机的能力;三是降低j-14s的改进指标,在确保利用新式探测系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改进对飞行员造成的影响。

对此,阿根廷空军最终选择了前者。

因为j-14s是j-14系列战斗机的终极改进型号,只装备阿根廷空军,没有配套的模拟训练设备,所以阿根廷空军只能单独采购模拟训练设备,不但价格将高得离谱,而且用不了几年就将淘汰,效费比非常不理想。降低改进指标,只能使j-14s的作战能力缩水,而阿根廷空军需要对付的是装备了第五代战斗机的英国远征舰队,j-14是第四代战斗机,如果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j-14s的战斗力,根本不可能战胜英国远征舰队。

由此可见,从共和国“引进”飞行员才是最佳选择。

问题是,共和国空军也没有哪个飞行员知道该如何操作一架还没有诞生的战斗机。

当然,解决办法不是没有。

因为军情局没有通报相关消息,所以裴承毅只能猜测。

收看了cnn的报道后,裴承毅就认为,军情局肯定早就利用共和国空军的j-14系列战斗机,按照阿根廷空军的改进要求改装了好几架,让秘密招聘的飞行员在国内某秘密基地进行适应训练。也就是说,战争爆发前,这些飞行员才会来到阿根廷,驾驶阿根廷空军的j-14s战斗机升空作战。有一点能够证明裴承毅的猜测,即阿根廷空军只引进30套bra-33fa探测系统,而可以改进的j-14ea与j-14aa是这个数量的2倍以上,因为bra-33fa的单价还不到2亿元,完全在阿根廷空军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阿根廷空军没有对所有j-14系列战斗机加以改进,只能说明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来驾驶这些先进战斗机。事实上,军情局能够在做到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在短短数个月之内培养出30名能够驾驶j-14s的顶尖级飞行员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只不过,裴承毅并不认为30架战斗机能够决定战争胜败。

果真如此的话,阿根廷空军应该在2年前引进30架j-16a,将其改进为配备bra-33c的j-16c,然后宣布相关消息。只要英国人还有点自知之明,就会主动放弃马岛,至少与阿根廷进行谈判。即便英国人没有自知之明,阿根廷也可以通过军事行动,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收复马岛。

显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就算阿根廷空军是马岛冲突中当仁不让的绝对主力,在没有其他军兵种配备、不做出卓绝努力、不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阿根廷根本不可能收复马岛,更不可能取得冲突的最终胜利。

对阿根廷军队来说,几件新式装备,最多只是提提士气。

要想取胜,还得踏踏实实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