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五十章 司令官的职责(2 / 2)

国策 闪烁 6081 字 2019-10-10

总而言之,裴承毅得在这10位指挥官身上多花点精力。

虽然按照李存勋的说法,战争初期,最多投入4个战斗单位,即在伊朗投入2个战斗单位,在叙利亚与伊拉克各投入1个战斗单位,如果没有绝对必要,要尽量避免投入更多的地面作战力量。但是裴承毅心里非常清楚,就算受后勤保障限制,共和国不可能像印度战争那样动员几十万地面部队与美军在中东地区打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随着战局发展,最终投入的战斗单位很有可能不是4个。如果战局变得对共和国不利,又不能及时撤军,恐怕10个战斗单位都得用上。

事实上,军情局的一些做法已经证明了裴承毅的担忧。

按照刘晓宾提供的资料,共和国与伊拉克当局的谈判迟迟没有得出结果,主要就是双方在提供给共和国的军事基地数量、以及是否需要由共和队接管伊拉克的国家交通设施上存在分歧,而导致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就是共和国希望伊拉克当局全面配合,提供至少能够驻扎6个战斗单位的军事基地,并且根据战争需求调整交通运力,确保军事物资与作战部队的及时运送到位。

也就是说,极端情况下,在伊拉克投入的战斗单位就将达到6个。

不管怎么说,在伊朗与叙利亚各投入2个战斗单位不算过分。如此一来,10个战斗单位都有可能上场。

问题是,裴承毅不能提前公布这个消息。

他在这个时候召开视频会议,就是要把作战单位的事情确定下来。

首批参战的四个战斗单位中只有2个确定了下来,一是罗少鹏的第二战斗单位、二是傅卫民的第九战斗单位,前者将派往伊朗、后者将派往叙利亚。部署在伊朗的第二支战斗单位与部署在伊拉克的战斗单位还没有确定下来。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万幸的是,最有可能制造麻烦的凌云霄没有带头起哄。

讨论进行了两个多消息,裴承毅充分听取了各位参会人员的意见,了解了8位战斗单位指挥官的想法,并且其他人交换了观点。会议结束前,裴承毅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答应根据各战斗单位最近几年的表现,以及各种实际情况,挑选两个最适合前往中东地区作战的战斗单位。

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裴承毅会选择凌云霄与李东石的战斗单位。

前者一直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是南亚战区属下的作战部队。虽然第一战斗单位的司令部设在拉合尔,但是3个旅分别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的10多个军事基地内,其中战斗旅就一直在俾路支省活动,非常熟悉沙漠环境,与部署在新疆的第九战斗单位一样,为共和国陆军最擅长沙漠作战的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与伊朗都是国家,第一战斗单位的2万多名官兵长期生活在巴基斯坦,对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入伊作战之后更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考虑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第一战斗单位支援旅所在地}以山地为主,伊朗西北部的库尔德人聚居区也是山地,所以第一战斗单位最适合在伊朗作战。袁晨皓没有首选第一战斗单位,名义上是该战斗单位驻地全在内陆,而第二战斗单位就驻扎在印度最大的军港内,在紧急出动的情况下,第二战斗单位能够更快到达战区。事实上,主要还是凌云霄资历太深,袁晨皓不见得使唤得动,而罗少鹏在印度战争期间犯了不少错误,如果不是项铤辉力保,恐怕早就退役了。也就是说,罗少鹏更加需要这次的机会,也就更有积极性了。

后者最晚成立,装备状况最为良好,而且装备也最为先进。第十战斗单位本身就是作为一支实验部队成立的,当初项铤辉力挺李东石,就是因为这个来自空降兵的陆军少将参加了多场战争,从最基本的士兵到旅级指挥官,非常清楚共和队的问题,非常清楚该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为适合担任实验部队的指挥官。别的不说,作为第一个采用集成指挥系统的战斗单位,第十战斗单位成立后的一年多内,一直在云贵川渝交界的地区进行高强度实战演练,摸索新式指挥系统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李东石是10位战斗单位指挥官中最年轻、资历最浅的一个。虽然他获得的勋章数量比其他9位指挥官加起来还要多,但是在讲究背景的陆军内,李东石更加需要建功立业的机会,特别是指挥大兵团作战、并且取得辉煌战果的机会。如此一来,李东石肯定会更加积极。按照实际情况,第十战斗单位肯定会被派往伊拉克,而该方向由裴承毅直接指挥。考虑到李东石的背景,也就是他暂时还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派别,那就更值得裴承毅重用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召开这次视频会议,就是想跟大家通通气。

会议结束后,他就跟李存勋通了电话,介绍了会议情况,并且请示李存勋的意见。

显然,在这类军事决策上,李存勋不会有任何意见。用他的话来说,与作战行动有关的问题,都没有必要征求他的意见。

得到李存勋的支持后,裴承毅才着手安排部队的调动工作。

罗少鹏的第二战斗单位将跟随战略投送舰队前往海湾地区,战争爆发后,仅需12小时就能在伊朗胡齐斯坦省的几个主要港口上岸,并且让先头部队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之内到达伊朗西北地区的库尔德斯坦省。

傅卫民的第九战斗单位将从中巴战略铁路来瓜达尔港,然后搭乘战略投送舰队前往伊拉克的巴士拉,最后沿公路线前往位于叙利亚沙漠{指的是叙利亚、伊拉克、约旦与沙特交界处的沙漠}深处的阿卡沙特{位于伊拉克西部,距离伊叙国境线不到20千米},在战争爆发后,能在24小时之内到达大马士革。

凌云霄的第一战斗单位将进驻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并且逐步向伊巴边境集结,战争爆发后,能在24小时之内到达伊朗的阿巴斯港。如果有必要,最多只需要48小时就能到达伊朗西北地区。

最麻烦的还是李东石的第十战斗单位。前面三支战斗单位的调动行动都可以用正常部署与联合演习等名义遮掩过去,唯独作为实验部队的第十战斗单位不好派往中东地区。万幸的是,裴承毅已经留了余地,即在调动第九战斗单位的时候,他没有动用战略空运力量。因为第十战斗单位属于实验部队,而且一直在大山深处训练,所以可以提前进入战斗状态,需要的时候直接以空运的方式送往战区。

搞好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是5月的最后一天了。

也就在这一天,裴承毅收到了确切消息,中美双方关于库尔德人问题的第三轮秘密谈判正式破裂!

毋庸置疑,这绝对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