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十二章 军事联盟(2 / 2)

国策 闪烁 6060 字 2019-10-10

显然,这就是共和国扮演的角色。

换个角度看,萨纳德与吉拉瓦尼在北京宣布该消息,就是希望得到共和国的支持,或者说,两人就是在共和国的安排下才在北京宣布这个消息的。

2046年3月份,叙利亚与伊拉克就成立“联合国防部”的谈判取得重大突破。

当时,困扰双方的主要问题就是针对国防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以及财政预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立法工作在两国的国会都遇到了麻烦,直到伊拉克国会批准了由伊拉克政府提交的相关法案,才算迈过了这道障碍。

2个月后,“联合国国防部”在巴格达开始“空转”。

当年年底,在人事安排问题的谈判结束之后,“叙伊联合国防部”的成立工作进入到计时阶段。

2047年1月7日,“叙伊联合国防部”在巴格达正式宣告成立。

虽然两事力量的整合工作到2048年底才结束,但是在“联合总参谋部”与“联合国防部”相继成立之后,两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走到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两国的军事力量有一个现成的训练场地:库尔德斯坦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积极支持叙利亚与伊拉克整合军事力量,与解决库尔德人问题也有关系。

中东战争后,按照停战协议规定,共和国在10年之内不会支持库尔德人独立建国,即便在10年之后,也只能以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库尔德斯坦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停战协议中说得非常明确,只有绝大多数{75%}的库尔德人赞成独立建国的情况下,才能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建立一个以库尔德人为主的国家。因为美国当局不肯在这个问题上让步,所以共和国只能做出让步。换句话说,美国在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问题上做出妥协,就已经是最大限度的让步了。

因为共和国与伊朗的关系开始倒退,所以在库尔德斯坦的占领工作上,共和国当局更加希望由叙利亚与伊拉克承担重任。更重要的是,共和国不可能仿照当年对付印度的办法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划分出几块占领区,毕竟该地区的常住居民就只有库尔德人,没有理由把库尔德斯坦分成好几块。也就是说,占领工作必须由多国部队负责,让多国部队联合行动肯定是件麻烦事。

正是如此,到2047年的时候,共和国仍然在库尔德斯坦地区驻扎了一支2万人左右的部队,负责维护占领区的稳定工作。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也在该地区部署了几万部队,其中又以伊朗与伊拉克国防军为主。为了打压伊朗,共和国肯定要在库尔德斯坦的占领问题上做手脚,也就得让伊拉克出更多的力气,让伊朗逐渐从该地区撤军。问题是,伊拉克的国力并不强大,不可能派遣太多的部队。因为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并不多,所以叙利亚当局一直没有理由向库尔德斯坦地区部署更多的部队。没有理由,就无法说服国会,也就无法向库尔德斯坦地区增兵。

随着叙利亚与伊拉克的国防力量走向统一,叙利亚当局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库尔德斯坦地区增兵。叙利亚国会批准了成立“联合总参谋部”与“联合国防部”的相关法案后,叙利亚当局甚至不需要得到国会的支持就能向库尔德斯坦地区增派部队。

当然,从中获益的不仅是共和国。

对走向统一的两支军队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磨合,而最佳的磨合方式就是一同执行军事任务。更重要的是,作为两事合作的直接推动者,共和国将为两队在库尔德斯坦地区的作战行动提供包括物资在内的各种支持。不是共和国当局慷慨大方,而是共和国不能逃避责任。按照停战协议,共和国才是库尔德斯坦地区稳定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国,在10年的占领期结束前,共和国都得承担起该地区的安全工作。虽然停战协议没有规定共和国以什么方式来履行职责与义务,但是共和国也不可能借此机会摆脱责任,毕竟维持一支占领军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需要耗费巨额经费。

万幸的是,叙利亚军队与伊拉克军队的境外部署费用均远远低于共和队。

根据共和国国防部在2048年初公布的国防蓝皮书,在库尔德斯坦地区支持一支10万人的叙伊联军的费用只相当于共和国陆军一支2万人的战斗单位。

也就是说,共和国可以用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

同样的,叙利亚与伊拉克当局都不需要为境外军事部署的费用发愁。

随着叙利亚与伊拉克军事力量逐步走向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向心力”开始形成。虽然在2047年的时候,叙利亚与伊拉克仍然只能算得上是阿拉伯国家中的中游水平,两国加起来都比不上埃及,但是叙利亚与伊拉克的联合安全模式已经显现效果,并且得到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重视与支持。比如在2047年6月份,苏丹总统在访问巴格达的时候就表示,苏丹对“联合总参谋部”与“联合国防部”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有更多了解,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与叙利亚、伊拉克进行相关谈判。

因为从一开始“联合机构”就被设置为开放式,欢迎符合条件的国家加入进来,形成多方联合机构,所以苏丹的声音很快就得到了答复,伊拉克与叙利亚总统先后表示,只要苏丹得到了几个硬指标,伊拉克与叙利亚就欢迎苏丹入盟。

随着苏丹表态,其他阿拉伯国家也逐渐表达出了兴趣。

虽然真正愿意入盟的阿拉伯国家并不多,而且真正积极的没有几个,但是这种追求时尚般的行动很快就成了一股潮流,对众多阿拉伯国家、乃至周边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国防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别的不说,在2047年底之前,一向亲美的约旦与阿联酋就在两笔军火交易上选择了共和国的武器装备。

毋庸置疑,受影响最大的肯定是以色列。

早在2045年底,也就是“叙伊联合总参谋部”成立后不久,以色列就差点对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站在以色列的立场上,一个叙利亚的威胁已经够大了,而一个与伊拉克合并的叙利亚肯定构成了致命威胁。如果不是中东战争的余波还没消散,勉强赢得连任的兰德斯无心关注中东局势的话,恐怕中东早就沸腾了。

事实上,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阿拉伯世界走向统一,对美国绝对没有任何好处。用cnn的话来说,不管最终控制中东地区的是共和国,还是一个新成立的阿拉伯国家,反正不会是美国,而在这轮斗争中受害的肯定是美国。

问题是,美国当局根本无法关注中东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