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六十六章 最后的努力(2 / 2)

国策 闪烁 5943 字 2019-10-10

问题就在这里,共和国与美国当局有避免战争的想法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在做出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之前,共和国与美国的领导人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欧盟身上,也就不会想到欧盟会出面阻止战争,也就不可能在已经启动了战争计划的情况下,或者说在达到希望通过战争达到的目的之前,双方不会接受欧盟调停。

正是如此,在到达布鲁塞尔之前,共和国国家元首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的时候表示,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是应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唯一办法,而要改变现状、阻止国际金融市场恶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元主动交出霸权地位,建立更能体现共和国、以及其他国家利益的国际金融秩序。

这番话,并不表示共和国的最终目的是让美元完蛋。

因为美元一直是美国掠夺其他国家的工具,所以美元也成为了维持美国繁荣,特别是维持浪费型美国社会的支柱。用共和国社科院院士、金融学家林泰升的话来说,如果没有由美元支撑起来的金融霸权,美国不但不可能称霸全世界,占人类总量不到5%的美国人也不可能消耗掉近60%的资源。要知道,直到2050年,共和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仍然不到美国的一半,总消耗量也仅与美国持平。由此可见,所谓的“美国式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以掠夺、奴役其他国家建立起来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绝对不是值得推广的生活方式。

美元完蛋,实际上就是美国沦落为二流国家的主要标志。

这一点,英国就是美国的前车之鉴。在“日不落帝国”时期,英镑是全球最强势的主流货币,而且是流通最广泛的货币。随着英国国力衰微,沦落为二流国家,英镑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最终成为了历史。

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可能通过打垮美元来打倒美国。

准确的说,应该是美国沦落为二流国家之后,美元的霸权地位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如此一来,共和国肯定不可能接受欧盟的调解。

当然,美国的态度也差不多。

虽然碍于与欧洲国家的传统关系,在从华盛顿飞往布鲁塞尔的途中,美国总统并没有像共和国元首那么直接,只是委婉表示,美国已经为维持美元的币值付出了巨大代价,美元适度贬值既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但是从这番话就看得出来,美国总统对欧盟的提议没有任何兴趣,不会因为欧盟而停止金融战。

受此影响,布鲁塞尔峰会的成果非常有限。

在持续了11天的首脑会晤后,共和国与美国仅接受了意大利总理的一个提议,即共同发表一便旨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声明,没有签署任何具有约束力,特别是强制约束力的国际金融协议。

显然,这样的结局改变不了什么。

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对布鲁塞尔峰会抱希望。

在峰会结束之前,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认为,即便共和国与美国在布鲁塞尔采纳了欧盟的建议,就国际金融秩序达成了新的协议,也不可能是具有强制约束力,而且是具有实际可行性的协议。也就是说,这样的协议,最终肯定会变成一纸空文。

显然,欧盟阻止战争的努力失败了。

布鲁塞尔峰会结束之后,共和国与美国先后在集约集团与西约集团内部召开了部长级会议,专门商讨金融问题。也就是说,共和国与美国均把重点放在了集团内,不会承担全球金融的责任。

对两大集团的成员国来说,也没有其他选择。

事实上,作为超级大国的盟国,两大集团的成员国都获得了安全保证,也获得了足够多的好处。拿巴基斯坦来说,作为集约集团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共和国最早的盟国,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仅用了20年就完成了国家现代化建设,成为了第一个拥有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并且在印度战争之后不到5年就成为了世界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到2050年的时候,巴基斯坦已经是南亚地区最发达的国家,综合国力仍然在印度之上。

有收获,就得有贡献。

在战争即将到来的时候,两大集团的成员国必须做出贡献。

根据后来披露的一些资料,在2052年上半年,共和国与美国先后通过集约集团与西约集团,与所有盟国签署了新的同盟协议、或者做出了新的承诺。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两个超级大国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争取更多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