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64)毛瑟兄弟(2 / 2)

“威廉,保罗,中国现在还没有专利制度,所以我没有办法给你们的枪支申请颁发专利,不过我们现在就能签订合同,以后淮安火器局每生产一支由你们兄弟发明的步枪,你们兄弟两人就会得到一两白银。我们生产的越多,你们的利润就越高。”</p>

在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五四年这一年多的时间,张华轩的兵工厂一共生产了不到一万支的滑膛火枪,这个数字已经足够骇人,一万白银等于一千两百多英磅,而在当时的欧洲,一年一百英磅的收入就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了。而联想到张华轩刚刚所说的要加大步枪生产的投入,要使步枪的年产量达到三万或五万支每年,然后逐渐继续增加,想到这一点之后,原本面色红润的毛瑟兄弟两人,眨眼之间一张脸就变的苍白无比。</p>

“大人……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感激之意。”</p>

比起陷入呆滞状态的威廉,保罗还留有几分理智,想起来要向张华轩表达感激之意。</p>

张华轩摆手一笑,向着这兄弟两人笑道:“其实是应该我感谢你们才是。”</p>

他这话说的也是发自肺腑,比起几万两银子来,在射速和射程上已经远远超过英法联军的淮军,将来如果和对方发生小规模十万人以下的战役,胜利的天平无疑已经向着淮军这一方面倾斜,可以说,如果他麾下的两万淮军全部换装成这种新式的枪支,不但在中国可以纵横无敌,就是放眼整个远东,不论是英法还是西班牙等国的陆军,都无人是他的敌手了。</p>

唯一欠缺的,只是淮军还需要大量的实战来锻炼,等这支队伍形成了坚强敢战的作风和大量的老兵充实其中后,就真的所向无敌了。</p>

“大人,请允许我邀请您为这支后膛枪命名?”</p>

张华轩略一思索,便即笑道:“就叫淮安1855好了,这样简单易记一点。”</p>

毛瑟兄弟欢天喜地的走了,得到张华轩的允许和赞赏之后,他们不需要再听华尔那个外行的指手划脚,而是在短期内就停掉滑膛枪的生产,把所有的技术力量都用来学习造撞针和金属子弹,至于后膛枪的制造,还要等新技师和设备从各地运过来,在两三个月之后,他们就可以带领上百名欧洲技师加上中国工匠一起动手,大批量的生产这种最新式的后膛火枪。</p>

看到两个普鲁士人离开,张华轩脸上又露出痴迷的表情,他抚摸着那支崭新的毛瑟步枪,脸上的神情简直是可以用陶醉来形容。</p>

这支步枪不论是在做工还是在样子上,已经与后世的单发步枪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如果说再要改进一步,也就是做上一个弹夹,把单发改成连发,这样威力就可以倍增。而做到那种程度之后,就算到一战和二战,这种步枪都并没有太落伍了。</p>

丁宝桢心直口快,看到张华轩这种痴迷的模样很不顺眼,当下就向着张华轩冷言道:“大人,人都说守备江山在德不在险,咱们行军做战也不能光凭一把新武器才是。”</p>

他说完还顿了一顿,向着沈葆桢等人问道:“对吧?”</p>

沈葆桢等人都面露赞许之色,一起向着张华轩齐声道:“大人太重一把火枪,这个明显不大对头。”</p>

“你们知道什么。”张华轩对他们的话嗤之以鼻,自己哗啦一声把子弹推入弹仓,向着远方略一瞄准,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过后,几百米外的一个乌鸦窝被子弹打飞起来,羽毛和稻草树枝飞的满天都是,被打飞起来的两只乌鸦在半空中飞来飞去,呱呱乱叫。</p>

“这……”</p>

丁宝桢等人都是目瞪口呆,他们也不是没有看过前膛火枪击发之前那些繁琐的准备工作,就凭着刚刚的射程一项,眼前这几个人也知道了张华轩手中这支火枪的威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