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89)安排(2 / 2)

“是,标下们明白!”</p>

到这个时候,淮军一向严苛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各人多半喝的满脸通红,此时却都象触了电一样跳将起来,一起敬礼听令之后,便全部鱼贯而出,自去准备。</p>

薛福成已经脸色惨白,双手甚至有些颤抖,他跟随张华轩已经有段时间,自然晓得现下这种处置手段绝不是有什么紧急军情,要知道淮军实力之强已经在中国无有敌手,前一阵子王云峰统带的几个营头的精锐在淮北与捻子做战,曾经有六营五百来人走错了行军路线,沿途被一万多捻子围追堵截,哪知道六营边走边打,借着营中十来门小口径火炮与淮军将士训练有素,整整一天扛着万把捻子打打停停,到了晚间与主力汇合时,五百多人只战死了三人,重伤轻伤二十来人,掉队失踪七人,这样的战绩当然也得和捻子们临时仓促集合,而且并不是几个大旗主的精锐有关,不过就算这样,淮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战场对敌方面,派到淮北的又多以老兵为主,打出这样可怖的结果来,也根本就不足为奇了。</p>

所以不论如何,淮军遇到什么军情总是镇之以静,不但是临敌的军官们镇静,就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军中幕僚见识的多了,遇敌之时也绝对不会紧张慌乱,而适才张华轩如此紧张布置,虽然身为主帅仍然是面色如常,不过能在张华轩身边效力的人哪个是七窍玲珑的人物,这点子布置绝对是与朝廷有关,薛福成等人还是随随便便就能猜着的。</p>

“大人……”薛福成咽一口唾沫,然后又艰难问道:“朝廷有什么上谕到淮安了,要不然是到海州了?”</p>

他大惑不解的摇一摇头,奇道:“可是不对啊,这可是刚刚授了大人江宁布政使,这怎么又……”</p>

虽然张华轩没有告诉薛福成朝旨是什么,不过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这个年轻的幕僚显然已经猜到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事出突然,需要如此紧张的去应对。</p>

张华轩用欣赏的眼光看一眼薛福成,然后语调冷峻的答道:“那是为了安抚淮安人心,那是为了迷惑我,至为可笑!”</p>

他嘴里虽然说着可笑,其实也不得不懊恼的承认,自己确实因为这两年发展太顺,或者是把这时代的人智慧看的太低,要知道他们外战外行是因为拒绝进步,而内战内行,确是因为这些东西原本就有几千年来的沉淀,而无疑,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权术与心机的斗争,原本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p>

</p>

不过这时候已经不是反思的时候,反正如果撕破了脸皮,后悔的一定不会是他张华轩便是了。</p>

刚刚奔出去的一票中军营的军官已经在院子里稀里哗啦的用冷水醒着脑子,然后又让人准备好行李,同时牵来战马,点齐人手准备上路。中军营原本就是精锐之师,战阵上的反应可能并不比其余的营头出色太多,不过这种紧急集合之类的训练却是各营之冠,张华轩放了十分钟的时间,这会子听到外面纷纷扰扰,也就感觉一眨眼的功夫,外面的淮军将士已经把行装收拾干净齐整,两百多有马的将士们已经准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出发。</p>

“叔耘,你留在这里。”张华轩看到旁人都准备完毕,他自己的随身物品也被贴身的戈什哈们收拾齐整,当下便迈步出门,一边走,一边向着发呆的薛福成简短命令。</p>

“大人,这海州哪有什么要紧,以我看,我该即刻到淮安,或是去淮北!”</p>

刚刚这一点时间,张华轩只是简短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下,不过薛福成的反应显然也与他的判断一样,这使得张华轩非常满意。不过对方始终看不到海州的重要性,这也就算是时代的局限性了吧。</p>

他也无暇多加解释,只得匆忙道:“叔耘,我在海州这里已经用了不少心血,花的银子倒也罢了,不过那些舰船和学员,还有这些醉倒的洋鬼子,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中军剩下来的人留在这里,我会吩咐他们听你的节制,若是没有几万人的大军,就凭这几百人就能护卫这里的安全,如果事情不对,也要你临机决断,到时候坐船撤走,暂避一时,或是直接全撤到淮安也可。”</p>

话说至此,薛福成也算明白这里的水师学堂在张华轩心里有多重要,当下重重点头,答道:“请大人放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