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纱厂之议(2 / 2)

新中华再起 淡墨青衫 2597 字 2019-09-14

不过现在并不是兴感慨的时候张华轩待老爷子数落完城里的那些败家子然后才向着张紫虚言明此次的来意。

“大兴纱厂?”

“嗯。”张华轩兴致极高向着老爷子侃侃道:“儿子已经得到总督与巡抚的允准得了十几万亩的棉田现下已经派三千多匪俘虏去垫土垦荒到了年底就能种植明年七月便可收割滩涂地肥力不够不过也有好处杂草少害虫少等肥力上来产量就会不低。一下子十几万亩的棉花收上来如果还是手工纺织耗时耗力纯卖棉花收获极小。依儿子之见不如自己兴办大型纱厂那么就获利很大了。”

张华轩在清醒之初盘账的时候已经展现了自己的经济算术才华只是后来就捐官兴军在政治与军事上大展手脚张紫虚欣慰之余也遗憾自己产业无人能够继承此时听得张华轩如此议论风生所说有力盘算精当顿时也是极感兴趣。

当下向着张华轩问道:“这纱厂在江南也有一些不过是多置纱机多雇人工你说的大型纱厂难道要雇佣几万人工用几千织机不成?”

他摇头笑道:“我儿还是太想当然了这种大型厂子兴办起来耗时耗力所费极多得不偿失光是人工难寻这一条便难以成功。况且朝廷也不会允准咱们办几万人的大厂子害怕出事啊。”

当时的中国纺织业还是纯手工为主织出来的丝布纱太粗也太过厚重透气性也差人穿起来并不舒服。

而早在一百年前采用纺轮带动纱锭的珍妮机已经明出来其后一百年间经历了人工采动转轮到水车转轮然后采取蒸汽转轮的重大变化这一切变化都生在英国也使得英国成为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工业纱布细密柔软而采取蒸汽纺纱后采矿、冶金、磨面等产业也进入了蒸汽时代到一八零七年汽船出现一八一四年火车出现等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左右英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大清帝国却仍然沉迷在天朝上国的梦想之中仍然使用着旧式的手摇式纺机在鸦片战争时与英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对抗时又怎能不败?

张华轩摇头苦笑却也只得向着老爷子详细解说了英国纱织业的历史与长处好在他与法国神父相交甚得很多新名词与新事物在他嘴里说来各人只当他是与神父交谈时所得也并不奇怪。

待他讲完张紫虚已经连连顿足沉声道:“人家六百人一年生产出来的纱布足抵咱们一万人而且棉布更好价格成本还低过咱们怪不得这些年来洋布渐渐盛行却原来是这样的道理。我以前还只是奇怪这英国人远渡重洋而来卖的全是些布匹之类的土物这怎么赚钱?到现在才明白原本他们确实比咱们强过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