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卤料与火花(1 / 2)

胡笳 leidewen 3422 字 2019-09-14

 手艺人已经是标准的大厨了,蔡圭也在那儿,指手划角的说什么,看到蔡琰过来,忙跳了过来,“怎么今天过来了。”

“今天有空,中午打算做什么?”蔡琰穿上素儿给她做的厨衣,当然也是她设计的,形式参考现代全包的反穿衣,汉代都是宽袍大袖,围上围裙也不顶事,所以即使蔡琰进厨房机会少,还是让素儿做了一件。当然,后来蔡圭觉得好,常借去穿,于是,素儿又做了三件,给偶尔进厨的蔡夫人和蔡琰各做一件,蔡圭则又多了一件换洗的。

“父亲让做点肉,师兄们喜欢吃,娘说你口味清淡,所以想分开了,父亲和师兄们在前院吃,咱们在后头吃。”蔡圭说得飞快,但看得出,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蔡圭读书是插花,她更喜欢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这些年来倒也学了不少东西。九子每天中午都在蔡府吃饭,而董祀因为住在蔡府,所以晚饭也会跟蔡家一起吃。

蔡夫人可不是小器的女人,很舍得给他们吃的,更何况其中五人出身贫困,所以中午这顿反而在蔡府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餐,尽可能的做好,让五人能吃好吃饱,不会像颜回那样英年早逝。

“要帮忙吗?”

“不要,你有特别想吃的吗?今儿卫家派人送来了好些从天竺那儿带来的香料,大师傅很多都不认识,你来尝尝看,咱们怎么吃。”蔡圭拉着蔡琰去边上看,已经用小格子盒一样装出一些来,好分辨。卫家有商队,每每商队回来,卫家的老掌柜总会送些新鲜玩艺过来,在他们看来不值什么钱,但也是心意。

蔡琰细细的看了看,她除了认识胡椒、孜然外,也是一头雾水,还过看到孜然她还是感动了半天,她的羊肉串有指望了。

“中午给他们做烤肉吃吧!把这个磨下,过会烤肉时放进去。”她挑出了孜然,但还是没说名字,她不应该认识的,所以还是保持低调为好。

再看其它的,有看着像八角的,可是八角是从天竺传来的?她还以为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加上长得跟树皮一样的桂皮,那是不是说她也可以卤鸡蛋吃了?

其实来了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原以为中国人自古就知道用筷子,结果到了才知道,即使在东汉,筷子是用来分菜的,吃东西还是用手。当然,现在蔡府改了,桌上用铜打一双公筷,每人都用木筷吃饭了,为此蔡琰十分欣慰。

还有就是香料。原以为花椒出得较晚。到了厨房才知道。花椒就是川椒。《诗经》中就有。弄得蔡琰还乱激动了一把。以为辣椒早就出现了。让人去找。结果找来地是花椒。唉!不过也行。现在蔡府也能用花椒来烧川味红烧肉了。

蔡琰边拿起闻了又闻到。一边胡思乱想着。可是她真不认识这些东西。最多是在食堂吃饭时。食堂地大师傅没把这些东西挑干净于是烧熟了。她倒是见过一两次。生地什么样。她真不知道。放到嘴巴里尝尝。有点那个味道。吐出来。点点头。是八角。

拿了把小锅子。顺手抓了几颗八角和桂皮。冲洗了一下。泡在水里。看看边上有几个猪心。猪肚什么地。东汉贵族是不吃内脏地。这些下水是放到一边。给下人们吃地。后来有天蔡琰实在找不出菜吃了。看到猪肚了。于是让人洗了和云豆一起熬汤。蔡夫人很喜欢。听说外院地人也很爱吃。于是猪肚总算脱离了下水地待遇。上席了。

蔡琰自己也不怎么吃肉食。于是也一般不怎么在意这些。家里也不缺这点吃食。他们喜欢怎么弄由他们自己。不过现在想想。鲜地猪心怎么吃啊?真不敢想。拿一个。扔进水里。想了想。可能应该放点酱油。还要放什么?那时记得里面似乎很多香料地。还有像树叶一样地东西。在香料格子里。看了半天只多抓了一把花椒。其它地也不敢动手。尝了一下。她也迟疑不决。于是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么着了吧!

放到灶上任它煮开。大家难得看到二小姐亲自做东西。都躲在一边偷看着。连大师傅也不时地瞟几眼。都知道二小姐会吃。可是她却绝少进来。只是让大小姐拿着菜单进来让他们照单子做就好了。当然也没人敢置疑二小姐设计地菜式不好吃。反正只要她喜欢就成。

大师傅个人还是比较服气蔡琰地。因为蔡琰开发了一系列地面食。包子、饺子、葱油饼。各式地面条。即使是面疙瘩也跟以前地死面团子不同了。现在府里上下都爱吃面食。他现在想想以前说自己会做饼。真是都觉得燥得慌。

卤东西是要时间的,饭菜都煮好了,蔡琰的猪心看上去似乎还没熟,蔡琰用筷子戳了半天,人动也不动,看来‘心’果然都是最硬的。于是让人看着火,自己回蔡夫人那儿吃饭去。

蔡夫人看桌上有一盘烤肉,还有点担心,看到蔡琰难得挟了一块,才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