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保安团的出路(2 / 2)

果然是人心最难测,隔了一层肚皮后,你永远无法猜测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也很难知晓对方说的话是真是假。许多人不到最后都无法分辨忠奸善恶,甚至有人甚至死了也无法分辨他到底是忠善,还是奸恶。数百年后,大忠变大奸,大恶变大善,还屡屡被人翻案。

对于如何猜测人心,仇天行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试图用制度来控制人心。在闲暇之余,仇天行还读了几本史书,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仇天行试图从史书中找寻保安团的出路。虽然孙治限制仇天行的出行,但对他的一些生活上的需求还是很满足的,几本书自然不在限制之中。

周朝分封天下享国八百年,而始皇一统天下后却再无三百年王朝。

在反复的思考中,仇天行也拿出保安团对比,心中收获良多。

或许保安团也可以走走周朝的路子。大统一的国家是可以维持表面的统一和平,可是背地里却充斥着无数的阴谋背叛。那些野心家前路已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捣鼓着,试图颠覆天下谋得自立。而若是放出诸侯之位,他们还能否奉天子以讨不臣?

这时仇天行想道,若是保安团分封诸营,那些**出去的诸侯们是对团部忠心耿耿,一致对外,还是借机篡位,取代中央?不过,这一切就要靠时间来证明了。

其实分封天下也有很大的好处,只要控制好诸侯国之间彼此的内战就可以了。在古代的大统一国家中,因为信息交流不便,军队派遣困难。离京城越远,掌控能力便越弱。边疆的一次次动乱甚至就可以将一个庞大的帝国拖至毁灭。派兵千里耗资巨万,动员十万大军一次远程数千里就可以耗尽国库数年积攒。这种动员能力相比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动不动就起兵数十万厮杀数年,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大军许多都是军民一体的半职业军人,但就是如此也极其惊人了。几百万的人口就敢暴兵几十万,甚至还能达到百万,这让人口上亿的大明朝情何以堪?如果前明能有两千年前的诸侯国的动员能力,那也不会与鞑子和农民起义军战到最后却无兵可派了。

一个国家国土范围越小,统治就越严密,官吏数量也越少,动员能力也越强。在这个经济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需要大范围的跨地域合作的时代中,小国模式在行政上是很能节约成本,而且是高效率的。只是在对抗外敌的抗击打能力稍弱,需要同盟国之间的互助。

不过最主要的是,如今保安团分崩离析在即。仇天行自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将派遣出去的部队收归回来了。即使强行收回,不说如今团部势弱可能还拼不过,就是侥幸拼的过,可拼的你死我活后最大的可能却是平白便宜了鞑子,消耗了抗鞑的力量,那还不如不拼呢!既然猛虎当不成了,那么便当群狼吧!一只猛虎可并不一定打得过一群饿狼。

日后若是抗鞑胜利了,中原自然是团部的,那么边疆还得靠各营继续开拓呢。在仇天行普及了世界知识下,保安团的同志们可是很有世界观的,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可是很有进取精神的。

此时,仇天行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团部有再起之时,自己就实行群狼战术。将外放出去的营部变成同盟军,一同为民族的复兴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