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战争中的太平(三)(1 / 2)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天下依然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放眼天下,除了一些大势力的腹心之地外难有不战之地。湖北宜昌的夔东十三家也乘机起事了,拥众数十万搅乱鄂西北陕南和豫南三地,这天下再起一方势力。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二人的溃兵也从山林中走出,屡屡劫掠地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是宁为太平犬不为离乱人,百姓还是心向太平盛世。只是这自打甲申年以来,天下越来越乱了。各方势力犹如走马观花一般来来往往,残明走了鞑子来了,鞑子走了保安团来了。鞑子鲸吞天下之势不再,各地群雄纷纷并起,这无疑让人更加相信,这可能又将是一个五代十国。野心者,反复对比投奔明主;图安者,携家带口隐入深山。

战死、屠戮、饥饿、疾病、逃亡,这让许多地方人口锐减,严重的地方常常日行数十里却看不到一户人家。有的只是断壁残垣、野草孤坟。

人口锐减,财富蒸发,各方势力都有了难以维系的感觉。鞑子的在江东大营失败后,江西大营也久攻无果。洪承畴率领尼堪、谭泰、鳌拜、王辅臣、赵良栋、孙思克等战将被阻于太平府和州一带,攻势乏力。

鞑子失去了天下赋税重地,钱粮已经有所紧缺了。而此时天下群情汹涌,各地反贼不断,鞑子的那点兵力也是被四方牵制,高额的军费难以维系,之前侵略天下时劫掠的财货都快要消耗一空了。于是,无可奈何的,洪承畴只能放缓了攻击势头,东线也僵持了下来。

一夫拼命万夫莫敌,在保安团的团丁们前仆后继的牺牲下,无论是尼堪谭泰鳌拜等大将,还是王辅臣、赵良栋、孙思克等骁将都无可奈何。洪承畴知道,此刻战争已经发展到互拼实力的地步了。虽然朝廷实力依旧冠绝天下,但是敌手却多,兵力分散过后,光是依靠江东大营和江西大营已经无法歼灭团匪了。

独坐桌前,洪承畴写着奏折。团匪势大难制,只能徐徐图之……仿照太宗伐明,先去枝干……整顿湖广、浙闽,积攒实力……隔断交通,避免大西军余孽和团匪联合,则江南尚有希望。

一封奏折,洪承畴足足写了两个时辰了。眼下秋叶落尽,寒冬已至,年关不远了。天气寒凉,洪承畴竟然出了一身大汗。这封奏折耗去了洪承畴全部的精力。

最后洪承畴以眼疾为名祈求致仕,请朝廷派人接替自己。写到这儿,洪承畴松了口气。戎马二十余载,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这或许也是好事。这次不再像数年前丁忧那样了,自己决定一退到底,再不出仕。

其实,洪承畴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对朝廷不再看好了。天下太乱了,反贼太多了,完整在朝廷手中的省份没几个了。洪承畴冥冥之中觉得,或许摄政王死了也将朝廷的气运带走了吧。

自己也老了,这个天下再也不是自己纵横驰骋的舞台了,不若归隐去安享晚年吧。乱世悠悠,太平无日,只苦了这天下百姓。

吹干了最后几个字后,洪承畴合上了奏折,命人快马送递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