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年战争(十一)(2 / 2)

“这假鞑子真会痴心妄想。我保安团的兴起就是誓死不降四字,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誓死不降的前辈英烈,这才有了保安团的今天。我三一一大队两千余名将士无一愿降!”

听到赵兴口中说出这样的话,周围正关注这里的团丁们无不松了口气。虽然这些假鞑子也是汉人,但是团丁们却不愿意投降。因为他们已经牢牢地与保安团捆绑在一起了,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产都在保安团掌控之中。军官也许叛逃后会有好的出路,但是普通的团丁们却不认为自己也能这样。逃兵是要被剥夺一切家产和所有家人的政治地位的,甚至情节严重的其家人还会被投入劳改营之中,这将是极为可怕的下场。纵然有的团丁没有家人,但经过多年来的宣讲员教育,他们早就一心一意的向着保安团了。

其实赵兴如此一说也是迫于无奈,若是要他自己选择,他一定会假装答应下来,然后慢慢的和敌人耗时间。毕竟自己的情报已经传上去了,不久之后大部队一定会来支援的。可是保安团的军队和别的军队不一样。

因为有宣讲员存在,保安团的军队实际上是实行双首长制,宣讲员的威望不逊于军事主官。再加上军校的实行,许多中层军官都受过军校的教育。赵兴手下五名中队长都进过军校,他们对赵兴是服从,但是对保安团却是忠心。同所有基层团丁一样,若是赵兴假装投降,恐怕就有人要起来取代他,然后执掌军中大权了。所以赵兴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威望假装投降,这是所有保安团中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的部下只会在有利于保安团利益时服从他们的命令。也就是说下级服从上级只是服从保安团的威望,服从保安团给予上级们的权势地位而已,而不是上级的个人魅力。

于是赵兴便做了最直接的回应,让人将耿继茂的这名使者当场射死。可怜这名使者一路小心谨慎,但最后还是难逃死路一条。

只是固然赵兴此举稳定了军心,却激怒了敌人。

见到自己的使者被活活射死,耿继茂勃然大怒,他顾不上安营扎寨就要派遣大军攻城。好在金砺及时地劝阻了耿继茂,说是此时攻城只会白白的便宜了团匪,等待攻城武器打造好了再行攻城之事,待到城破之后一定鸡犬不留,给团匪一个教训,这才让耿继茂暂停了攻城之事。

离城五里,金耿联军安营扎寨。只见数万人如同蝗虫一般将周围的树木砍伐一空,然后一道道栅栏立了起来,一个个敞篷也撑了起来。

这次金耿联军大多都是百战之士,他们都是仗打老的了,所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赵兴站在墙头看着这一切,无可奈何却只能一直看着。其实趁着敌人立足未稳袭击一下才是好的,可是这也要看情况,自己只有两千多主力外加两千多农卫队这才堪堪五千余兵力。团丁们数量少,而农卫队这样的武装能守城当预备役就不错了,出城恐怕就要放鸭子了。此时城中只有火铳一千杆,火炮十门,这火炮大多都是小口径的,够不到五里之外的敌营。就这样赵兴只能坐视这一切的发生。

一连两日,金砺耿继茂联军大营都在打造攻城器械,并且他们还派遣小股部队离营二十里征粮抓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时间紧急,金砺耿继茂两人也担心顿兵永康县城下太久会引来团匪援兵,不利于自己的快速突进。

第三日,攻城开始了。此役金砺投入军队一万,耿继茂投入军队三万,他们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拿下永康,打开前往金华府城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