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2 / 2)

至于难度,却也不大。

高名衡本身就有军功,升迁都不难,更何况调往山东巡抚这种抵抗建奴前线的职位?

高名衡离开曹门大营以后,果然便悄然寂静了许多。虽然还有士绅攻讦恒信大商场的事情,河南上下衙署却不再受理。甚至还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是高名衡在朱慈烺那边吃了大亏,被迫要谋求山东巡抚一职了。

若是建奴还未入寇,山东巡抚比起残破的河南倒也算得上一个可以宽慰的职位。

一时间,眼见连巡抚大人都吃了这么大亏,*得要跑。河南上下顿时安静了起来。

就这般,朱慈烺也终于可以将全力放在了军务之上。

朱慈烺倒是并无什么大的扩军举动,而是将重心用在了梳理之上。

此时,朱慈烺手中的军队有山东镇徐彦琦所部飞熊营,刘胜所部第一步兵营,施展邦所部第二步兵营,齐贤所部第三步兵营,刘振所部骑兵营,柳泉所部炮兵营以及负责军械研发的李峻与负责辅兵辎重的徐鸿。

这是朱慈烺最核心的战力。

除此外,归入朱慈烺手中的还有保定总督麾下虎大威所部两个营,河南镇麾下万余官军。这些也都是朱慈烺手中的战力。

但这些军队的归属与指挥体系却颇为别扭。

一直以来,朱慈烺的军队都需要借助其他名头指挥。比如实质上让朱慈烺拥有合法军权的,其实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山东镇监军之职。

可山东镇监军又要如何指挥河南镇陈永福所部呢?又要将保定总督麾下虎大威所部如何看待呢?

战时,朱慈烺以太子身份亲力亲为还能维持。要调遣虎大威所部,让杨文岳署文。要号令陈永福所部,便找高名衡一起。

但到了平时若还如此,却难免有诸多间隙,难以顺畅运转。时间久了,更是容易多生制肘,徒留隐患。

还好,随着高名衡这个问题的解决,朱慈烺统合军队的最后一个关口就此散去。

“那么,是时候建立一个上下一体,阶级分明,指挥有效又适应当下的军制了。”朱慈烺想着,却不知一场疾风暴雨已经酝酿在了千里之外。(未完待续。)

ps:昨晚上看了半天的明清资料,一天看下来头都大了。一个牛录额真的称呼不同时期还有叫牛录章京,佐领的,还有崇德,崇祯年号与公历的换算问题……所以近日章节有些更新不稳,见谅。微言看完这些资料,下一卷写起来会很顺畅的~

感谢月票~

jian1974?投了?1?票

jian1974?投了?1?票

萍水临风?投了?1?票

馬鈺道長?投了?1?票

书友120116235547685?投了?1?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