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富贵也需稳中求(下)(2 / 2)

这个足以说明了唐朝初期的时候,李渊的权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只是出于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父亲这才能够钳制他们。李渊手里面的权力主要是那些高层的官员,高层的官员都是李渊的老部下,所以李渊现在虽然实力还算是比较不错,并且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父亲。可是他们实际上是合作关系,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君臣父子的关系。他们只是处于血脉上的合作,并不是什么李渊拥有绝对掌握他们命运的权力。现在李渊的两个儿子各自都有各自的幕府,都有各自的行政体系,这个其实已经是内斗比较剧烈了。不过由于唐朝的兵权制度是府兵制,这样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无法在非战争时期掌握兵权,这才是李唐没有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

“老师,我认为我们作为臣子,应该是一个君子,群而不党。我之所以要把这个考成法献给皇上,其实也就是希望我大唐能够少一些党争,而多一些做实事的官员。这样才能够为我大唐做到早日一统天下,然后造次长治久安。而别的人恨我我也没有办法,我只是能够做到我自己的事情也就行了,我只要努力在我的职责上努力,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愧疚的!”张超说道。

“真是一个傻子!”虞世南暗骂。

虞世南并不清楚,张超说着这些话,其实心里面早就想吐了。说什么君子群而不党,那完全是在说鬼话呢!张超心里面其实想的也就是他投靠谁,获利最大。在目前的局势里面,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水火不相容,而投靠他们固然会有一定成功的希望。比如说李世民,未来发动玄武门之变,这样他可就是未来的唐太宗。可是张超却深刻知道自己穿越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蝴蝶效应,李世民是不是未来的唐太宗,那已经不一定了。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贸然投靠李世民,那最后万一自己站错队了,那恐怕后果非常严重。如果是后世的官场站错队,那顶多也就是被闲置的结果。可是古代官场站错队,尤其是这个皇帝夺位的时候站错队,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投靠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选择,如果轻易不要投靠。而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抱紧李渊这条粗腿,只要抱住了李渊这条粗腿,那到时候不管是谁当皇帝,那都要继承李渊手里面的势力。到时候自己可以顺势的投靠新皇帝也就行了,不用想着什么在人家没有当皇帝之前立从龙之功。与其想着什么投靠李世民李建成有从龙之功,最好最稳定的选择也就是投靠李渊,而李渊嗝屁或者退位之后,自己也就顺势投靠新皇帝,这样也都可以很容易的加入新的皇帝的麾下。

虽然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那也要看地位的。如果是宰相,那肯定是会跟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换,可是张超并不认为自己会能够在那么快的成为宰相。自己想要成为宰相,没有几十年奋斗是不可能成为宰相的。在未来,李渊肯定死得早,而新皇帝继承皇位的时候,自己定位并不算太高,撑死六品左右,不会太高的。所以一个六品的位置,难道新皇帝还安排不过来吗?

张超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自然知道要怎么样降低风险,然后提高成功率。他目前能够做到的,也就是选择一个最稳定的大树来投靠,李渊这个皇帝也就是最稳定的大树。不但李渊占据了君王的大义,再加上他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父亲,在天然地位上也都更高。至于现在,张超投靠李渊是最好的选择。这个也是最稳定的选择,张超早就过了那个热血冒险冲动的心理年龄了,所以他对于这种夺嫡的事情,那是能避免也就避免,不要去趟这趟浑水,何况李世民对他没有恩情,自己在他身上也都没有足够的利益,没有必要投靠他。

“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的衮衮诸公的报复吗?”虞世南问道。

张超回答:“老师,我写几个字给你,你应该会理解我的想法的!”

张超马上让酒店里面的拿来了毛笔和白纸,然后写了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虞世南看着这首诗,眼睛里面露出了惊讶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