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拜谒天策府(2 / 2)

“哦?原来是张主事,张主事果然年轻有为啊!”杜如晦马上说道。

“是啊!没有想到张主事还是会有如此一套书法技艺,看来我那个侄女果然没有跟错人,果然是一个博学多才年轻有为的人啊!”

“这一套,我在二十五岁到时候都不用了!”张超心里面暗骂。

这个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还是把自己当做了年轻人,他下意识的还是把自己当做年轻人了,所以用的手段也都是那些对付年轻人的手段。这种手段对于那些涉世未深,并且心高气傲恃才傲物的年轻人非常有用。如果那些年轻人一时不慎,很可能也都会陷入这种吹捧当中,最后被人利用了。可是张超这个后世的老官油子,怎么可能会被这种相对来说不入流的手段所坑了。

张超马上回答;“书法一道是小道,书法字画不过是用来陶冶情操的一些小道而已,上不了大雅之堂。所以书法字画一道,我从来不用来炫耀,没有想到秦王还收藏我的拙作,真是让我感到意外。不过,这种了,这种小道于治国无益处,对于百姓民生也都没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一些无病的东西,如果把太多心思琢磨在这方面,还不如多琢磨一些治国方略,改善百姓民生的事情。”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集体无语。

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之前经过分析,他们认为张超作为年轻人,应该是非常恃才傲物,手里面有一样特殊的能力,那一定会非常骄傲。而这个书法是古代人非常追捧的,尤其是古代文人更是如此。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一开始提出话题,那等于是挠到了张超的痒处,让张超非常舒服。因为吹捧人家最擅长的方面,那肯定是算是拍马屁,还是拍的舒舒服服。

可是张超居然不吃这套,不但不把自己的书法当回事,反而还“贬低”书法,说书法这个玩意与治国无益处,对于改善民生也都没有好处。而张超这话也就是故意堵死了接下来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借用书法这个为主题,接下来继续铺垫下来的说法。

“该死,这个张超怎么回事,不按照之前推演的来啊!”房玄龄也都尴尬无比。

因为这个计划是房玄龄提出来的,他虽然对于张超不熟悉,可是他还是下意识的认为张超是一个年轻人,很好对付啊!可是现在张超两次不按剧本走,这个让房玄龄对于自己的推理能力非常的不自信了。而房玄龄根本不知道,张超这个十七岁的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几乎四十岁,并且久经官场的人,自然不会那么容易顺着他们的套路走。何况这种套路,别说是对付他这种后世官员,哪怕后世的电视剧里面也都被玩臭了,忽悠普通人都无法上当。所以房玄龄认为这个手段有用,可是对比起后世的那些讯息爆炸的时代,这些手段简直是有些不入流了。

不过,李世民很快也就想到了破解方法,那也就是接着说:“张主事,俗话说字如其人,而张主事你的这幅字看起来方方正正,足以表示为你的刚正不阿的态度。而张主事,你认为做人和做官都已经给是刚正不阿的吗?而根据孤王所知,您一向是提倡设立规矩,然后利用各种规矩来治国。从你的考成法,到后来的皇家服务集团里面的各种章程,这些都是看起来条条框框,非常的井然有序。而这个,其实是当年法家的风骨,难道张主事是认可法家的吗?”

“法家?”张超心里面突然有些嘀咕。

张超当然知道法家是什么东西,因为法家其实也就是当年自古以来的一个顽强的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是普通平民阶层的代言人,讲究法制。而他们讲究一切也都是要以法律作为治国标准,而一切都是要用法律来治国,什么儒家的教化说法他们是不赞同的。不过张超知道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诸子百家都已经开始消亡,可是法家却一直顽强的延续下来了。

虽然看起来儒家是一统天下,可是事实上在很多学习儒家的同时候,还是有不少人政治家习惯于用法家思想来统治的。比较出名的有诸葛亮、隋炀帝杨广、王安石等等,而这些人都是在儒家的范围之内成长,可是却治国理念偏向于法家。而在古代真正评价好的君王,比如说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也都是兼用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来进行治国,这样才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而张超很快也就说:“我是法家,可是也不是法家!”

“哦?这话如何讲?”李世民问道。

张超回答:“我赞同都是法治,而不是法制。”

接着,张超在纸上写了“法治”和“法制”二字,然后李世民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感觉非常的奇怪,不知道怎么样理解。这两个词都是一样的读音,可是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哦?这里面有区别吗?”李世民问道。

张超接着说:“法制,也就是关于形式上的律法和指令。而我的法治,是讲究依法治国。不过,在我的法治思维里面,没有人能够高过法律,哪怕君王也都不行!而我这个法治的法律,来源于大家一起商议而成,而不是君王自己口含天宪一张嘴也就行了。”

“嗯?为何?”李世民问道。

张超知道李世民心里面也都是偏向于法家的,心里面还是比较能够赞同法家的思想,所以听到了这个法家的新思想也都感觉非常好奇。

“因为之前说过,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如果无限制的权力,那必然会带来很大的恶果。而如果君王掌握了绝对的权力,那意味着权力的失衡。所以只有通过立法,然后确立大家的权利范围,这样才能让大家各司其责,不至于出现太多的权力碰撞和失衡。而未来皇权不再是天授,而来自与法律。这样可以避免帝王权力过大最终伤人伤己,也都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权臣的出现,因为大家的权力都是有限制的。最后只要大家能够好好的按照权力的划分法律各司其责,最后皇权和相权冲突也就少了,皇帝和臣子还有天下万民的冲突也就少了。而那个时候各种冲突少了,皇家也都能够更长时间的延续,甚至只要能够一直遵守法律,能够永远延续。”

张超的话题再次回到了那个关于是皇帝想要权力还是皇族延续到问题,如果想要权力,那皇族延续必然不会太久。可是如果想要皇族延续,那必然要限制自己的权利,这样是一个矛盾点。

“你的意思是,只要有了合适的法律,大家都能够依照法律来执行,大家也都认可了各自的权利范围,不能够擅自逾越,那这样皇帝也就彻底安全了。而哪怕是那些权臣也都无法篡位,因为根本无法篡位,他根本无法逾越到皇帝的权力范围是吗?一旦他有了想要突破权力范围的事情,那无数人都会站起来反对他,这样也就是权力收到法律控制的原因。而法律是大家一起来决定的,所以谁也都不能够擅自自己决定改变。”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算是明白了,张超的意思是要设立一个游戏规则,然后哪怕是以后宰相也都只能够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行使权力,不能够逾越到皇帝那里。这样通过立法来确立权力范围,而任何权力都是来源与法律,这样哪怕皇帝也都不能够有太过超越法律的权力。而这样反而更安全,能够让皇帝的位置能长期的延续,不至于出现太多的动乱,保证了皇族的安全。

“如果能够保证皇族永远的传承下去,那放弃一部分权力也都是可以考虑的!”李世民想道。

如果说和皇族能一直延续,那这些权力也都不算什么了。在李世民眼里面,比起皇族永远传承,那放弃一些权力也是值得的,因为他更关心都是皇族永远传承,而不是考虑什么彻底掌握永远用不完的权力。因为他知道无限大的权力,最后带来的也就是没有权力。因为无限大,看起来是无限大,可是事实也都可以无限小。可是用法律来规定了皇帝的权力,这个到可以说是另一条思路。只要大家认可了这这个关于权力划分的法律,那皇帝的权力可以永远都恒定下来,不至于出现变化,并且也都可以让皇族长久的传承。所以,在李世民眼里面,放弃一部分无限大的权力,然后换取一个家族永恒都拥有一部分权力,那也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