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传旨御史(2 / 2)

李渊明显知道张超说的绝对不是真的,可是张超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个还是不太明白。不过,李渊不认为张超能够怎么样,因为张超不过是一个七品官,并且只是一个去传旨的人罢了。何况,张超就算是有什么阴谋,也都对于李渊不会有害。所以,李渊没有必要阻止张超去传旨。反正也就是一个传旨而已,用不了多久的。而张超也只能怪按照圣旨的命令来做,而李渊也都不怕张超敢假传圣旨。因为这个只是一个圣旨,并没有能够调兵的权力。一个圣旨能够如何,所以李渊也都不会太过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好的,那也就由你去好了。”李渊说道。

很快,该处理的政务也都处理完成了,李渊把张超喊到了两仪殿。

“你为什么非要去当这个传旨御史?“李渊问道。

张超回答:“根据一些蛛丝马迹的可能,这个罗艺可能会和突厥人有秘密交易,不过这个秘密交易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至于交易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是一些走私货物的交易,可是如果更深刻的交易,我也不敢确定。”

李渊突然脸都绿了。如果罗艺和突厥人有交易,那可真的是麻烦了。罗艺可是镇守泾州的最高武将,如果他就这么和突厥有了交易,那意味着长安北方对突厥的防御体系也就是开了一个莫大的口子,那这样突厥人随时可以南侵。当然。这个只是可能,因为李渊不知道罗艺到底和突厥人交易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只是一些走私物资,那倒没有什么,可是万一有更深刻的交易,那会如何呢?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李渊开始担心起来了。

“有证据吗?没有证据朕也不能够免除他的职位逮捕他,你到底有没有证据?”李渊问道。

“没有,正因为没有我才想要去调查一下。”张超回答。

李渊想了想,马上说:“你想要什么?”

“皇上,我希望能够获得天节军的兵符。还有一份印有印章的空白圣旨。”张超说道。

李渊马上问:“你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吗?就算朕给了你空白圣旨,没有门下省的审议,也都是无效的,对方可以拒绝执行。甚至,也许你还会面临矫诏的风险。”

很多后世人以为皇帝的圣旨都是万能的,皇帝想下达圣旨随时都可以。可是事实上在唐朝,皇帝也都不能够随便下达圣旨,必须要由中书省草拟诏书,然后门下省审议通过,然后才正式让一些书法好的人重新抄录出来。如果张超这份空白圣旨上面没有门下省的审议。那其实是被称之为“中旨”。

中旨这种玩意,在唐朝时期法律效力是几乎为零。如果没有经过门下省审议直接下达的圣旨,那恐怕执行人也都可以拒绝执行,也不会被追究责任。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会选择照常执行,那是因为皇帝的权力,而不是因为这个是正式命令。太多人为了拍马屁,选择执行皇帝的中旨了。可是那也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帝王**已经到了巅峰,所以一大堆人不通过规定也都执行皇帝的私人命令。这样能够达到讨好皇帝的想法。

可是唐朝不行,唐朝的臣子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皇帝的**并没有达到顶峰,所以如果用了中旨,被人拒绝执行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哪怕拿到了这个中旨,也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哪怕张超随便写一份圣旨,那对方也都是可以不予执行。

再加上每一份圣旨都是在门下省有备案,所以如果自己贸然的拿出这份圣旨,而门下省没有备案,那恐怕面临的可就是矫诏的罪名啊矫诏可是莫大的罪名,不能够轻易的赦免,甚至要诛九族。所以,李渊问张超,难道不怕吗?

“皇上,只要您在一天,我也都不会害怕什么。何况,我一心为了我大唐,怎么可能能够随便乱来呢我只是想要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用来唬人而已。”张超说道。

李渊点了点头,一个中旨也都没有什么。李渊也都知道哪怕自己给了张超这个空白圣旨,那也都是一个中旨而已,没有任何用处。这个玩意只能够用来唬人罢了,一点用处也都没有。如果没有门下省的审议,那对方拒绝执行的可能性几乎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唐朝的皇帝权力没有达到后来朝代的皇帝那么庞大,那么的**。不过,有了这份中旨,虽然不能让对方执行,可是却能唬住对方,让对方不敢乱来,不敢对张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

“好吧,朕等下给你不过,你必须要给我查清楚,李艺到底有没有和突厥人勾结,哪怕勾结了到底勾结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李艺真的背叛了朕,那可真的是太危险了,北方突厥距离我们这里将会门户大开。那个时候我们北方将会无险可守,可真的是要麻烦了。并且,李艺手里面掌握天节军八万人,虽然没有圣旨他未必调动得了天节军,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朕把虎符给你,如果发现李艺有可能,哪怕只有万一的可能,你也都要利用虎符牵制李艺,避免它把天节军掌控在手里,然后对我大唐进行威胁。甚至,如果他勾结突厥,那可真的才是大麻烦。”李渊说道。

张超来到了这个世界,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是的情况。原先历史上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那个时候突厥人在玄武门之变之后知道了唐朝的政局变化,出兵十多万进攻大唐,最后发生了唐朝初年著名的渭水之盟。而大唐选择拿出了国库里面几乎全部的财富给了突厥,然后突厥退兵了。

可是这件事情里面,有太多的问题和漏洞了。当年长安城里面士兵不过一万多,摆明了守不住长安的,所以李世民才会选择空国库来换取突厥退兵。可是另一方面,突厥的行军路线居然是从泾州进攻,然后一路走武功县一直攻打长安。可是问题就来了,泾州可是罗艺镇守的,有八万天节军啊突厥人是怎么能够躲过天节军镇守的地方,然后一路进攻到长安。哪怕退一步来说,突厥人专门走那些天节军的薄弱防线,可是突厥人是怎么知道天节军哪里兵力充足,哪里兵力弱的?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那也就是突厥人是骑兵,天节军是步兵,处于劣势,很快被突破了防线,然后无法追击。这个也可以勉强解释的通,可是后来的一些东西,太不符合军事常识了。罗艺在突厥人突破防线之后,为什么没有马上组织军队去长安勤王,反而不知道去哪里晃悠了。敌人都要攻破首都了,你还居然不想着去帮助中央,居然不知道干什么?这个正常吗?

至于另一方面,李世民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可是想要拖延到罗艺过来勤王,那也不是不行。而突厥人是骑兵,不善于攻城,可是突厥人居然围困了长安,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突厥人围困长安,意味着他放弃了骑兵的机动优势去来打阵地战,难道突厥人也就不担心罗艺从他们后方杀过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吗?这一切也都不太符合正常的军事常识,难道狡诈如狼的突厥人会疏忽掉这么一个巨大的漏洞吗?

可是结合后来罗艺起兵造反的消息来看,张超得出了一个假设,那是不是罗一早就已经背叛了大唐,选择和突厥人勾结?这个不是不可能飞,反而非常可能啊张超推测这个可能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可能,所以张超希望去罗艺那里试试看,看看能不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当然,张超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去找罗艺,除了调查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也就是它希望躲避玄武门之变这个乱战。张超不想要参与玄武门之变,他能躲就躲了。这个时候去找罗艺,可以躲过玄武门之变的爆发,这样让自己安全一些。不然,他也许会成为李世民的杀戮对象之一啊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