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学分制(2 / 2)

“可是以后难道我们没有按照各自的班组来进行教书的吗?”

张超回答:“是的,以后我们没有固定的班组了,大家都是各自自己学习,然后修够了学分之后也就可以申请毕业。然后获得一定绩点的学子我们可以让他们推荐区参加科举考试。”

“荒唐。这种没有班组的学生,算什么?让他们自己自由学习?如果这样,是不是太散漫了?”贾万春哼道。

按照后世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共有三种。一种是导师制。导师制也就是所谓精英教育了。导师制也就是少数几个学生,派出一位导师来进行专门教导,不但教导他们课程,还要负责他们生活,从各方面来指导他们。而这种在后世称之为一对一教学,或者是小班教学之类的。这种模式是中国最古老第一种模式。中国最古老的也就是这种师傅传授,然后专门收几个徒弟来拜师。这种模式传承性很强,自古以来都是师傅精心教导徒弟,徒弟甚至都是师傅事业的继承人。这种教育方法效率最高,并且学生学习效果很好。可是代价也就是一个导师无法教导太多的学生,一个导师无法承担起太多的学生,只能够专心的培养几个。

后来也就发明了一种班组建制的教学,也就是后世常用的教学,而现在四门学也都是这样。所谓班组建制教学,也就是把学生按照一定规模组建起来,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为一个班,然后让各科的教师来教学。经过了一定教学计划的执行,然后里班组里面也都选择出一些“优秀学生”来进行辅助管理,这样也都可以让教师能够方便管理。

这种班组模式也就是一种能够更大范围教导学生的方法,能够让有限的教师资源能教导学生。这种方法也都是未来一千多年的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节省教师资源,能让最少的教师来承担起更多的教育任务。这个是历代教师自己发展而来的,班组的模式是能够让尽可能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把教育成本尽可能的平摊。

当然,这种方法不可能有必导师制更好的教育效果。导师制当然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可是仅仅适用于贵族教育,适用于经济条件好的人。至于普通经济条件差的,也就只能够选择这些班组模式的学习方法了。可是这样的方法也都是好的,他能够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读书。

教育这种东西只能够越来越普及,只有普及教育才是能够尽可能挖掘人才的方法。导师制最后产生的只能够是一个个的精英。而这些精英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他们也都是会选择让精英来教导自己的后代,很少会愿意出去教导非血亲的人了。

所以别看这些班组制教学方法没有导师制那么好,可是却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读书。对于一些天才来说。只要有机会学习,那也就是给了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可是如果没有学习,那他一辈子也都无法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班组制这种东西是广撒网,然后让那些优秀的人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至于那个导师制,也就是专门把所有资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面。而那些优秀的人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传承,为了维护自己的世代利益,那自然也就是不愿意把这些教育资源交给别人,所以只是愿意让这些教育资源留给自己后代了。

这个也就是最大的区别,班组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了很多寒门子弟,是让更多寒门学生有机会读书都重要手段。而那些导师制的教育模式,是很容易被那些士族垄断,然后把优秀的教育资源单独留给自己家族的人。

越低的教育成本,那对于教育普及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普通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寒门子弟,那自然不可能让他们享受和那些豪门一样的待遇。一样的教育资源。而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可能的分摊这些成本,让更多的人来一起承担这个教育成本。这个教育与其说是教导,不如说是给他们一个机会。教育并不是为了把每一个人都教育成为什么天才,而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罢了。

作为教育,自然不可能指望所有学生都成为顶级人才,也不可能指望像是那些精英教育一样能够一个个都未来能够为复兴家族而努力。而这些寒门的教育,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和阶级。这个也就是机会,如果你抓住了并且努力了。那也就算是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自己抓不住,或者是实在是无能,那也就是看以后了。而后世的教育,核心并不是为了什么把每一个人都成才。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

后世都说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足以说明不读书也就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如果不能够偶机会读书,那也许一个天才也就会被彻底埋没,然后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无法能够去改变自己的职业,然后世世代代也都是一个被欺压和权益不受保障的佃农。而有了读书的机会。那才是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读书只是给你一个机会,保证了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身份,如果抓不住那也就不能够怪别人了。

“没有自己的老师,按又能如何?为什么我们四门学一定要在三年之内读书完成,我们不能够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吗?只要让自己能够自主学习,这样何必要我们自己督促着学习呢?只要他们能自己好好认真学,那我想才是最主要的手段。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我们逼迫他们去学习读书,那我们也都不可能有太好的效果。何况我们的这些学子也都是十三岁以上的人了,如果都不能够自己自主学习,那也就是注定是没有什么太多希望的了。而这样,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自己半工半读,一边去做自己的事情,然后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然后等到了考试的时候过来考试,这样考试通过了也都可以获得学分。只要获得了学分,那我们也都可以逐步累积。以后我们的四门学读书过程,不会强制限定在一定时间之内读书完成,而是会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过程,然后在九年之内可以自己学完。”张超说道。

这种学分制的弹性模式,其实是可以有效的节省教育成本。如果按照过去的那种学年制,必然会让学生脱产学习,而脱产学习必须要有很厉害的经济实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积累,是不可能进行脱产学习的。而这个学分制可以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然后让他们都能够一边学习,然后一边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进行去找工作,获得收入供自己学习。这个肯定有好处,能够把学习读书的经济压力延长到更长,能够让更多人获得分摊这些学习的教育成本,然后更多的人都可以参与学习了。

“我反对,书院怎么安排教师,那应该由我们书院来安排,怎么能够由学子自己选择呢?这样,让我们四门学有什么好选择,难道要让我们的四门学的教师像是市场里面买菜一样,让学生自己选择吗?这个成何体统?”贾万春怒道。

很快,别的博士也都摆脱不了过去的思维,那也就是认为自己是四门学的教师,应该是由上级安排的,而不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这样教师像是菜市场里面的菜品一样,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让他们非常不好受。按照他们的思维,应该是四门学官方派出教师,然后学生无论如何也都要接受,不能够拒绝。如果敢拒绝,那也就是忤逆师命。

而这些四门学的官员也都是一些非常高傲的,显然是认为自己应该拥有掌握学生命运的权力,自己派出什么教师来教导,那是他们的权力。而对于那些自己喜欢的班级,那可以派出优秀的教师来教导。而那些不喜欢的班级,也都让他们无法得到优秀教师的教导。至于这个过程怎么分配优秀教师的资源,那这个肯定是按照谁给的好处多也就分配给谁了。这种教育资源也就是那些四门学的博士拥有的权力,所以谁也都不愿意放弃。

可是如果按照张超这个选课的方法,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教师,然后这样这些四门学的官员也都无法获得特殊权利了,他们当然很难接受了。

再加上还有一个原因,那也就是他们认为自古以来都是师傅挑选学生,现在居然让学生挑选教师,这样让他们非常的不高兴。自古以来只有那些富贵人家才能够自己挑选教师,而普通的学子能读书也都不错了,凭什么能够挑肥拣瘦的?如果让这些寒门学子也都可以自己挑选自己教师,那那些教师的脸面往哪放?那个时候他们肯定不太能够接受,这样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面子不值钱了。任何学生也都可以像是菜市场选菜品一样,可以自己挑选自己的教师。如果是富贵人家也就罢了,额款式现在寒门学子居然也都有这个权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身份收到了侮辱,从一个领导者变成了一个服务者。

“哼,强盗逻辑!我告诉你们,学分制必须要推行,你们如果反对可以去向皇上弹劾我,不然这个四门学也就是我来管理,明白了吗?”张超说了这么一句,马上离开,不理会这些家伙的思维。

这些家伙,简直是强盗逻辑了,张超才不会和他们多说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