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同一片天空下(二)(2 / 2)

大厅里所有王家子弟噤若寒蝉,王老爷子扫视一圈,不由暗自感叹,全是一群没用的废物,王家……后继无人啊!

……

与王老爷子同样忧愁的,还有现任梁山之主晁盖。

毫无疑问,就武功和性情而言,晁盖是个绝世霸王角色,但很可惜他不通文墨,再加上心无城府,心直口快,并不适合管理梁山的具体事务,于是晁盖便放权给了智多星吴用,让他全权负责梁山的大小事务。

吴用是晁盖的故交,相识多年,在老家东溪村时二人便是好友,后来吴用智取了生辰纲,又在梁山巧施计谋,让林冲火并了王伦,奠定了晁盖梁山之主的地位。毫不客气的说,吴用就是晁盖的大脑,晁盖是极为信任他的。

然而老话说的好,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这意思就是说,行侠仗义的多是空有匹夫之勇的屠狗莽夫,而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大多都是负心忘义之辈。

吴用,正是这样一个读书人。

吴用很聪明,甚至可以说是精明,如若不然,他也不会有“智多星”的称号。

自从宋江上山之后,梁山的势力很显然分成了两大块,“晁系”和“宋系”。

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号极为响亮,号称“及时雨”,很多所谓的英雄豪杰稍有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宋江,再者说当年智取生辰纲之后,如若不是宋江舍命前来报信,众人早就被官府抓到变成了无头野鬼,断然不会有众人结盟前去劫法场救宋江这一出,而且宋江在江州也结识了很多好汉,此时梁山众多头领中,宋系有二十八位,而晁系只有十二位。

吴用深知,自己要想在梁山站稳脚跟,就必须从二人当中选择一位当自己的大哥。但如若他明目张胆的与宋江混在一起,未免又显得自己不仗义,于是他只能很小心的避免自己介入这两系的争斗,不过他的心思的确已经逐渐转移到宋江那里去了。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从来都不会缺少争斗,宋江自己即使不想与晁盖争夺这个带头大哥的位子,但手下人却早已在明争暗斗,他也只能顺其自然。

宋江虽然在官场混的不尽人意,但他毕竟在官场上混迹了多年,察言观色自然不在话下,于是他很快察觉到了吴用的心思,两只老狐狸一拍即合,宋江谎称自己得到一本无字天书,只有自己和吴用能看懂,两人整日凑在一起,瞎算计。

晁盖虽然是个粗人,但他也不是榆木疙瘩,自然看穿了宋江与吴用玩的鬼把戏,但看穿归看穿,他依旧苦无良策应对眼前的局面。

当年七星结义中的人,除了吴用之外,只有公孙胜还算是心思通透,晁盖无奈,便只好请公孙胜前来商量对策。

公孙胜这人虽然喜欢故弄玄虚,但的确还有两把刷子,便建议晁盖去书信找武大求援。

晁盖很是不解,疑惑道:“宋江对武松有知遇之恩,我如何能去寻武大求援?”

公孙胜故作掐指状,这是他的职业习惯,拂尘一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武松是武松,武大是武大,如若贫道没有看错,武大这人,似乎极为看不惯宋江,反倒是对哥哥你极为看重。如若不然,他那日断断不会说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等话语来。”

晁盖虽然不聪明,但也是个一点即透的心思,拍手叫道:“然也。那日武大还曾说过某家有朝一日下山攻打包头时一定要支会他一声,我就去书信,问问武家哥哥可有妙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