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倏忽之间,又是三天(2 / 2)

狗子在他会试这几天也都没闲着。

除了采买了几个粗使下人,还带人将都城各处热闹都逛了个遍。

这是长随必备的职业技能,算是提前踩点。

以后冯一博不管要去哪,他都能安排的更妥帖。

而且,他也不是白逛,还采买了大量礼品。

这都是冯一博早就安排好的。

闻言点点头,道:“去下帖子吧,三日之后随我去荣国贾府拜访。”

“是!”

…………

荣国贾府。

贾政这月余来都极为畅怀。

他自幼最喜读书,年轻时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

却因某些原因成了中旨官,打入浊流被读书人所不齿。

平日里他也只能与一些清客胡孱,过过读书人的干瘾。

可这几日,他却过足了真瘾。

盖因他妹婿为他引荐了一位,真正的读书人。

这位还是他的“宗侄”,又二甲进士出身。

其相貌魁伟,言谈不俗。

每日与其清谈,贾政都有叹服之感。

对此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又因妹婿致意,贾政更是竭力帮衬。

这几日他已经写好题奏,交付朝廷。

顺便,还与大舅子王子腾打了个招呼。

可以说,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为人奔走。

想必不久便会有好消息传回。

今日他正与这位宗侄清谈,门子过来禀告。

“启禀二老爷,有人上门给您投了拜帖。”

贾政正听得忘我,在那捻须微笑。

闻言随手接过,只见名帖上写着:

江南应天府江宁县举人冯渊一博敬拜。

他皱眉看了一眼门子,问道:“这人是老家来的,拜访我可是想求些什么?”

“来人说,他家主人是金陵国子监祭酒李公的弟子,三日后想要代其恩师探望二老爷,还有珠大奶奶。”

门子又看了一眼停下清谈的那位贾氏“宗侄”。

“另外他还想答谢住在府上的雨村老先生,以及林家表姑娘的救命之恩。”

收了狗子的好处,倒是一字不差的转述出来。

“原来是这位解元来了!”

那位宗侄自然是贾雨村,此时他笑着接口道:“政公容禀。”

“我们从扬州出来,到了高邮湖的时候……”

简单将事情讲了一遍。

尤其将冯一博听闻黛玉是贾府亲眷之后,大呼巧合之事,讲得颇为得趣。

贾政听得哈哈大笑,随后让门子回复:

政于三日后在府中恭迎驾临。

待门子走后,贾雨村又将冯一博的事都说了一遍。

一府解元的名头,就引起了贾政的好奇。

又听说他文武双全,流劫江南的那股倭寇就是他剿灭的。

心正更是期待不已。

这些日子,江南官场大地震,闹的沸沸扬扬。

贾政如何能不知?

没想到,这剿倭之人,竟然与他家还有这样的关系。

竟是他亲家公的弟子!

他心中对冯一博的评价,立刻从一个普通晚辈,拔高到少年俊杰的程度。

三天倏忽而过。

一大早,冯一博就带着满满一车礼物前往荣国府。

会试之后,要阅卷一个月才能放榜。

在这期间,他正好歇歇,把李守中交代的事办了。

还有就是。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感谢一下贾雨村和黛玉。

不管中没中进士,这次的会试真真是借了他们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