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2 / 2)

再出山,已经不再是满眼荒芜,十室九空,百姓们开始定居下来,耕耘劳作,繁衍生息。</p>

消失了两年的神仙草商人,也再次出现在了双溪镇。而且,很快,这些行商见识了双溪镇的巨大变化后,不仅仅只收购神仙草了,还想着收购双溪镇的红薯干、红薯糖;还有双溪镇的冷水鱼、蟹,甚至青壳螺蛳;还有双溪镇培植出来的木耳、蘑菇,个头儿整齐干净没砂石不说,量也充足;还有双溪镇出产的稻米、麦子,都是一样的稻子、麦子,双溪镇出产的却格外饱满,口感也好上许多。至于吴小桐刚刚培育的茶叶,也有心思灵动的商人想要收购,奈何产量太少,送人之后,连自家茶楼都不够用,更没有卖给他们的。</p>

忙完了采茶,接着就是插秧。再之后,则是种各种小杂粮,绿豆、芝麻、黄豆之类的。为了增加产量,这些小杂粮都是套种在麦田里的,小杂粮出苗之后,恰好麦子也该收割了,正好接上茬儿,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当然,这些也是在肥料充足的基础上。</p>

如今,双溪镇西山下的养殖场也发展不错,猪存栏五十多头,羊也繁育成了五六十只的一大群,还有鹿群,也繁衍到了二十多头。鸡鸭鹅反而没有扩大太多,鸡保持在二百来只,鸭子只养了五十几只,饿更少了,只养了十来只,不指望它们产蛋出肉,就用来看门了。养殖场的扩大,给田地和茶园提供了充足的肥料。</p>

进了四月,天气渐热。</p>

吴小桐起身,穿了一件嫩绿色的窄袖春衫子,系了一条乳白色茧绸及踝百褶长裙——过了十六岁后,身体发育日渐成熟,再穿男装也是不伦不类了,吴小桐渐渐地就改了裙装。</p>

如今,双溪镇发展良好,收益翻了几番。而且,裴三老爷留给裴依依的江南庄子也由霍嬷嬷的两个儿子打理着,每年都能送差不多两千两银子过来,吴小桐已经实现了小地主的理想,不需要再上山下河,也不需要她做什么粗活儿了,穿着女装渐渐习惯了,也不觉得碍事了。</p>

碧桃和梨雪、冰玉听到屋里的动静进来伺候着,梨雪冰玉打水伺候吴小桐洗脸,碧桃则拿了梳子等着吴小桐洗完脸,给她梳头。吴小桐不耐烦盘发,更不喜欢往头发上抹头油,油腻的很。于是,碧桃给她梳头也简单,只是将鬓角的头发变成细细的辫子,盘在鬓角上边作为装饰,剩下的头发就简单地结成一条麻花辫子垂在脑后,头上没有攒花,只在耳朵上戴了三对金丁香,腕子上倒是戴了一只通体透碧的镯子,衬着嫩绿的衫子,素净又清爽。</p>

碧桃已经满了十九岁,吴小桐支持下,许配给了程充。吴小桐不喜主子指婚,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儿,而是让程充完全按照迎娶的三书六聘来办,一道道仪式行下来,显得尤为庄重。</p>

梨雪今年十六岁,冰玉也十五岁了,都出落成了大姑娘。这两个虽然容貌不及碧桃俏丽,却也清秀温婉,很是出众。吴小桐早就发现了,徐褚和陈平安对梨雪都有心思,但那两个人谁也没跟她提亲,她也就乐得装糊涂。没有到她身边挖人,她还上赶着送上去的道理。</p>

吴小桐居住的房子改造之后,隔成了内间和次间,次间里摆放着一张坐榻,两对官帽椅并桌几,是她平日里起居、见一些比较亲密之人的地方。若非大事,吴小桐也就在这里用餐。</p>

等她从里间里走出来,梨雪和冰玉已经将早餐拿了过来,在坐榻的矮几上摆好了。</p>

吴小桐抬眼看见霍嬷嬷端了一只盖盅走进来,立刻上前去,将盖盅接了过来,然后笑嗔道:“嬷嬷,都跟您说了多少回了,碧桃的手艺早就出师了,做的小菜点心可口的很了,哪里还用着您每日一大早地下厨受累啊。”</p>

这话虽是嗔怪,却是真心地关切,霍嬷嬷听得受用,笑呵呵道:“大部分活计都是碧桃她们做的,我就是看着炖一盅汤水,哪里就累了。”</p>

吴小桐无奈地瞥她一眼,叹口气,不再勉强,只让着霍嬷嬷入座,跟她一起吃饭。</p>

自从不再去大厅吃饭,吴小桐嫌弃一个人吃饭没趣儿,就拉着霍嬷嬷一起用饭,最初霍嬷嬷还多有拘束,时日久了,也就习惯了。只是她自己也不知道的,待承吴小桐比之前更诚挚用心了,两个儿子几次来送庄子上的物产,明的暗的透出意思,想给她告老,接了去尽孝养老,霍嬷嬷却一直不肯,还说这辈子就跟定姑娘了。闹的两个亲生儿子倒成被遗弃的一般,酸着脸走了。</p>

经过这五年的相处,霍氏对她真心以待,吴小桐撇开最初‘裴依依’的别扭,也渐渐真心接纳了霍氏,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已经将霍氏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待承,虽然还不叫‘奶娘’,但待霍氏却比一般的奶娘尊重贴心的多。</p>

霍氏也不退却,打发三个丫头下去用饭,她自己在吴小桐对面坐了,笑着催促:“前儿胡公子打发人送来的蛤蟆油品质极好,想着姑娘说的,我也没敢多用,只发了一小块,加了半盏燕窝炖的,我看着炖了一个多时辰呢,你快趁热喝了吧!没加糖的!”</p>

说到最后,霍氏特意说明了一句。同时在心里叹息,姑娘长大了,却也生出些怪心思来,不知怎么的,就不肯吃糖,饭菜里不让放糖不说,连炖汤水也不让放糖……害得她每每多花许多心思,想法子去除食材的些微异味儿。</p>

吴小桐朝着霍氏笑了笑,端起盅子道:“咱们家不缺这点儿东西,嬷嬷炖一盅也是费那许多时候,以后就多炖一盅子自己喝,您年轻时受累,身子有些虚亏的,也该慢慢调补起来才好。”</p>

霍氏笑的满脸,端了拿了碗给吴小桐盛了早上的粥,一边道:“我这身子硬朗得很,哪里就需要吃这些个!”</p>

吴小桐笑道:“嬷嬷可得把身子养好了,我还指望着嬷嬷陪我一辈子呢!”</p>

霍氏笑的撑不住,嗔怪吴小桐油嘴,脸上的笑容却掩都掩不住,甚至悄悄地抹了把眼角……她知道姑娘这个话是哄人欢喜的,可她就是觉得窝心、感动。</p>

吃过早饭,吴小桐就出了门,一路往隔壁老苍头的院子里去了。</p>

五年前,吴小桐初见他时,老苍头就好像已经风烛残年,弓腰驼背的老朽模样,但过了五年,老苍头却非但没有变老,反而挺直了腰板,容光焕发的,到仿佛时光倒流,年轻了十多岁一样,这么一看,倒有些像是中年人,而不像个老人了。</p>

一脚踏进来,老苍头正在院子里给他的药园子浇水。</p>

吴小桐种植韭黄、蒜黄,后来又培育木耳、蘑菇的方法给了老苍头启示,他琢磨着在家里培植神仙草来。吴小桐回想现代时关于石斛的人工种植报道,略略给他提了几点,老苍头收益很多,连着试验了几次,去年竟真的让他种成功了。去年收获了一茬神仙草之后,今年又早早地培育了一茬神仙草幼苗儿,如今已经分植成功,而且长势良好,看样子,今年老苍头的神仙草是能丰收了。</p>

老苍头干活的时候不喜人打搅,吴小桐得了数个白眼后,也学乖了,见老苍头忙着,也不做声,看到水桶里没了水,就顾自拎了水桶出门打溪水。</p>

过了一刻多钟,老苍头才浇完药田,随手将手中的喷壶挂到院墙上,一边接了吴小桐递上来的巾子擦着手脸,一边道:“今年要是成了,明年就挪到山上去!”</p>

说着,老苍头突然将目光转向吴小桐:“去年秋天开的梯田又被你种了那劳什子茶树,今年我可跟你说好了,再修下的梯田可得给我留着了,我要种药。”</p>

吴小桐接了巾子,重新洗干净了搭在绳上,一边笑道:“我今年可是准备把第二层的五六个山头向阳坡都修成梯田,您老能用多少梯田?我让人给您老留出来就是了。”</p>

老苍头给了吴小桐一个‘还算你识趣’的得意眼神,自负道:“怎么也得给我留两个山头……”</p>

“两个山头?”吴小桐惊讶道,“两个山头可是上百亩田,您老得种多少神仙草才能用上百亩梯田去?我看,给您留一个山头……”</p>

“不行,说两个就是两个!”老苍头不让吴小桐说完就打断她,很是有些孩子气地威胁道,“你不让我种药,你也别想种茶树……”</p>

这还就直接威胁上了!</p>

吴小桐暗暗腹诽着,明明着个老头儿也很爱喝茶好不好,咋就一提起种药来,就耍起孩子脾气来!</p>

“您老先别急啊。”吴小桐拉着老苍头的胳膊,让他坐下,冲了杯茶递给他,这才慢慢劝说道,“您老种神仙草需要种子的吧?要不这样,您也别说两个,我也别说一个了,就看您秋日收多少种子再说怎么样?你到时候收的种子不多,留出梯田来也只会闲置着浪费了不是?……”</p>

不等老苍头回应,吴小桐又道:“对了,爷爷,您琢磨琢磨,能不能在茶园子里种药……茶园子里可是空着不少地方,您要是能再茶园子里套种药材,咱们两个人就不用争山头了!”</p>

老苍头哼哼着瞪了吴小桐一眼,冷声道:“你个丫头别想着耍心眼儿,你那茶园子为什么留空你不知道?还是知道了,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那茶树也好,我这药材也罢,都是集天地精华方成之物,人工种植已经有催熟减效之弊,若是太过密植,那种出来的还能叫茶?还能入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