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二哥三哥(2 / 2)

金陵裴府自然也会来人……只是,裴府送来的礼物中,应该没有表公子捎带的礼物了</p>

莫名地怔了一回,吴小桐自失地笑笑,摇摇头踏出院门,问了声门子上正在做针线的吴大壮的老娘,知道亓惟孝还没回来,吴小桐也不回自己房间,干脆抬脚折向福顺酒肆那边的院子里去了。</p>

因为福顺酒肆那边的院子宽阔敞亮,厨房改到西院后,这边除了见客处理事务之外,后院起了一溜儿倒座间,却不是真正的房子,不过是比较整齐的棚子罢了。棚子里盘了一溜儿三口灶头,与普通做饭的灶头不同,灶台都有一定的倾斜,锅也是倾斜的,灶台上常常摆着特制的竹簸箕和竹箪子扫帚之类的,是吴小桐特意为了炒制茶叶建起来的。棚子里除了灶台还有两个大桶子,很像江南地区冬天用的暖桶,却是不是用来取暖的,而是用了烘制茶叶的,称呼为熏笼更准确。</p>

茶叶种植和药田种植交给了钰良负责,炒茶的事情却一直是陈秋生负责。</p>

炒制茶叶看似用不了多少力气,但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一个动作,却不是简单地机械重复,还要精确地掌控力度温度火候工艺……一般的妇人不说技术如何,体力都跟不上。所以,这几年吴小桐特意叮嘱了陈秋生,在镇子上挑选了十多个青年培养训练起来,今年是第一次大批量采茶,这些炒茶的人手也终于利用了起来。</p>

此时,炒茶棚子里,三口灶头全都点燃了,三个青年男子打着襻膊,扎着围裙,正在一字排开地炒制茶叶。三口灶依次称为生锅青锅熟锅,分别起到杀青杀青初揉做细茶条的作用。</p>

经过三遍炒制,出来的茶叶条索基本定型,三四成干,接下来的就是揉捻定型,然后就是放进熏笼烘干。这里之所以选用熏笼干燥,主要是为了增加香气,而且减少未完全干燥的茶叶与阳光的基础,避免气味散失,或光照后色泽变化。</p>

吴小桐没有去打扰忙碌的工人们,而是走到熏笼边,揭开盖子,捏了一点点新茶出来查看水分和色泽香气。</p>

因为已经到了采茶末期,茶叶的品质明显差了些,不如明前的嫩芽,也不如第二茬初采的那一批。虽然采摘的仍旧是嫩尖儿,看茶形条索色泽都不错,甚至香气也很浓郁,但细品下来,茶叶的清逸之气却终归是差了些。</p>

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p>

吴小桐回头的功夫,这一班工人的头儿大猛走过来,吴小桐叮嘱一声:“每一批都要分清楚,别弄混了”</p>

大猛恭敬地答应着:“姑娘放心,陈管事每日都亲自盯着的。”</p>

吴小桐点点头,将手里捏的一撮茶叶随手装在腰上的一根小竹筒里,拍拍手离开炒茶棚子,跟工人们招呼道:“诸位再受累两日,这季茶出了,咱们杀一头猪给诸位庆功”</p>

杀猪一般都在冬日,春夏之交往年常常青黄不接之时,往往连饭都吃不饱,如今倒是不再饿肚子,却也大都吃不上肉。哪怕是吴小桐大方,给工人们备的饭实在,也只是管饱,每顿有个菜而已,不可能天天吃肉。</p>

是以,吴小桐一说要杀猪庆贺,这些年轻的汉子们登时欢喜起来,欢呼着向吴小桐这厚道东家道谢。提起精神来,似乎陡然涨了些力气出来,手下的活计自然也就更尽心了。</p>

离开炒茶棚子,吴小桐就往东院去了。原来的牲畜栏大都迁去了镇子西边,这里只剩下一窝小兔子和两只雪狐。</p>

兔子这东西繁殖极快,最初不过两三只,如今已经繁衍成了四五十只,这还是每年都要杀一些补充肉食的结果。相对于兔丁兴旺的野兔窝,它们隔壁的雪狐窝里却冷冷清清的。本来那一只雪狐养了三四年了,不怎么怕人了,刚刚得的一只却仍旧野性未驯,对人类保持着极大地警惕性和敌意,一直躲在窝子不肯出来,任凭另一只怎么讨好,也不肯理会。</p>

吴小桐过去瞅了一眼,那一只喂的比较熟的雪狐无精打采地凑上来,用小尖嘴碰了碰吴小桐的手指,就耷拉着脑袋走开了。另一只干脆没见影儿……</p>

她也不理会两只雪狐的感情磨合,直接去了园子里。</p>

前几日拴住带回来的新茶种已经扦插,经过几日功夫,老叶萎蔫,有些已经萌发了新芽儿……不过,这还没法判断扦插是否成功,想要看结果,至少也得等上一个月才行。</p>

新扦插的纸条怕烈日暴晒,吴小桐拿了竹席子遮了阳,就转到另一边去,掀开一片稻草覆盖的菜畦子,露出来的不是青菜不是粮食,竟然是一片枯木条儿,而枯木条上一朵朵乌黑的小耳朵,则是吴小桐培育成功的木耳。</p>

旁边一个畦子里同样覆盖着稻草,吴小桐也掀开来看了看,白嫩肥腻的小蘑菇一朵朵一簇簇的,令人见之不由心喜。</p>

“气温还是低了些”吴小桐叹息着摇摇头,挑着比较大的蘑菇和木耳都捡了些,用一只竹篮子挎着。又在菜园子里捡着刚刚长起来的鲜嫩的紫苏采了些,一路回西院,径直厨房去了。</p>

晌午,一盘凉拌木耳,一盘素炒口蘑,搭配的主食就是一份螺蛳面。</p>

吴小桐没让人伺候,就她小亓和老苍头三人在小院的扁豆架下围坐了,吃着简单却可口的饭菜,偶尔说笑两句,平静安宁,惬意舒适……恍惚间,似乎他们又回到了四年前的小院,他还是那个懵懂的少年,她也还是那个迷迷糊糊的小丫头,至于老苍头,似乎从未改变</p>

亓惟孝回到双溪镇,真的是回来了,不再是齐家子孙,不再纠结那种种污浊和血腥,只是她口中的小亓,每日里跟着她上山采茶,下河钓鱼,甚至去园子里浇灌菜蔬,除草施肥……</p>

也检查她练字的成果,指点她的小毛病……</p>

更多的时候,就是随意走到小溪边,看成排的鱼池;或者走到田野里,看麦浪金黄,秧苗碧绿;也或者只是走在镇子上的街巷,看青石路青石桥,还有家家户户门前流水潺潺……</p>

似乎一切没变,她仍旧如四年前那般,平静温和随意,大方从容干净。</p>

也似乎改变了许多,曾经的旧屋舍几乎都不见了,那一盘片焦黑的废墟断壁残垣变成了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屋舍院落,景象大有不同;人口多了,大多数都是完全陌生的男男女女……</p>

五月初一,裴府来送礼的车队率先到了。</p>

每年如此,裴府的节礼从未耽搁延误过,吴小桐并不意外。</p>

让她意外的是,这一次跟着过来的竟然是裴家的二公子裴昉和三公子裴曦兄弟两个</p>

裴曦不说,裴昉已经出仕为官,据说在靖宇帝跟前还颇得信重……这样的人怎么得了空过来给她送节礼了?</p>

------题外话------</p>

原想着今日多更的,无奈天不遂人愿,昨夜差点儿被蚊子啃了……生生打死七只,却仍旧有嗡嗡声无穷无尽……</p>

一天都睁不开眼</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