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迁都(2 / 2)

妙步生莲 青木源 0 字 2022-09-21

萧妙音拿着他是真没办法了。这孩子精的很,而且擅长察言观色。大人对他是个甚么态度摸的清楚的很。</p>

萧妙音哄他止了哭泣,还喂他吃了一整碗的蛋羹,他才肯在她怀里睡过去了。</p>

“这小子磨人。”萧妙音瞧着阿鸾已经睡着了,让宫人过来把孩子给抱到内室的眠榻上。</p>

想起拓跋演还想要再多一个孩子,萧妙音简直不知道他怎么有那种想法。一个已经够她受的了,到时候再多来一个,她还得要照顾阿鸾这个老大的心情。</p>

“殿下。”秦女官见着阿鸾被抱进去,她对萧妙音弯下身,“宫人都已经安排妥当,只是两宫”</p>

萧妙音眉毛都不抬一下,“这个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毕竟都迁都了,没有将长辈留在这里的道理。”</p>

萧妙音知道秦女官想要说什么,皇太后也就算了,毕竟被她那么一整治,连宫里的何家女都被放出去,再怎么样也得看清楚现实了。现在快三年了,和太和的确是老实了不少。难办的是太皇太后。</p>

这个时代的医疗并不发达,莫说中风这样就算是在现代都没有办法治愈的疾病,就是偶尔一个伤风感冒都能要人命。</p>

太皇太后撑到现在已经算得上是幸运了。不过再幸运,也有个头,医正最近禀告她,说太皇太后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往,迁都车马劳顿,依照着太皇太后的身体,恐怕不一定能够坚持住。</p>

“太皇太后作为宫里的大长辈,若是留在平城,倒是显得和陛下有心将人留在这里似的。”萧妙音从大局出发,都不能留这位姑母在平城,毕竟这位可是曾经权倾二朝的人物,掌控朝政几十年,现在拓跋演用的那些朝臣还是有不少都是从她手下出来的。</p>

要是把人留在平城,被有心人利用了,那就真的好看。、</p>

毕竟太皇太后哪怕只剩下个名头,这名头还是能做出不少的事。东晋之时,不是还有皇帝就被权臣以皇太后的名义给废掉了么。</p>

“殿下的意思是”秦女官只是担心照着太皇太后眼下的情况,若真的是到了路上会不会受不住撒手人寰。</p>

堂堂太皇太后竟然在路上山陵崩了,传出去话未免太难听。</p>

“没甚么意思,让太医署的人好好侍奉老人家。一定要保证她在路上平平安安。”萧妙音向后靠去,身体就陷入到柔软的隐囊里去。</p>

“唯唯。”秦女官拜下。</p>

“再过一个来月,估计也能上路了。”萧妙音想了想道。</p>

一个月的时间也差不多了。</p>

长信殿内,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官正在给太皇太后喂药,这么几年来,太皇太后的身边一直有人照料,身上干干净净的,而且用的药材都是上好的。所以哪怕太皇太后想要自尽也没有机会,再者对自己也实在是下不去这个手。</p>

女官舀起一勺子的药汤送到太皇太后唇边,但是太皇太后偏过头去不喝。这样的事,女官一句见过好几次了。</p>

“太皇太后可是要好好的。”女官语气温柔,眉目弯弯,“您好好的,萧家那位郎君才能好呀。”</p>

太皇太后终于肯抬起眼看着这个她从来未正眼看过的女官,女官笑意盈盈,“您说对不对”</p>

说着,女官又将手里的银勺往她唇边松了松,这回太皇太后是肯张开口将那里头的药汤喝下去了。</p>

喝完一碗药汤,女官才笑道,“您可一定要好好的,眼下陛下已经下令要迁都洛阳,皇后会带着后宫前往新都,您老人家到时候又有福气了呢。”</p>

太皇太后眼眸中的光芒闪了闪,她口张了张,一串还带着药汤颜色的口水流下来。女官见状连忙给她擦拭干净。宫人们上前服侍擦洗换衣。这也是一日要做上好几回的。</p>

女官退到一边慢慢看着,心里知道太皇太后恐怕是活不长了。她被皇后派来服侍太皇太后,又是贴身伺候,对太皇太后的情况知道的不比那些医正少。</p>

女官垂下眼来,可这又怎么样只要上面的人发话,就算人真的不行了,也要拿那些上好的药材将人给拉回来。</p>

萧妙音准备了整整一个来月,带着宫中的人上了前往洛阳的马车。</p>

阿鸾和她乘坐在一辆马车上,为了小孩子一个人吵闹,她还特意将高凉王妃的儿子和萧丽华的儿子一起抱过来。</p>

反正她的车驾里地方够大,几个孩子跑跑跳跳完全不成问题。</p>

阿鸾这年纪也需要多和同龄人接触。</p>

萧丽华是十分爽快的就将儿子给交到宫里来的人手里,对于皇后她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她还对儿子道,“皇后是你的从母,在她面前不必太拘束了,和阿鸾好好玩儿。”</p>

萧丽华的儿子和清河王长得比较像,他听着母亲的话,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清河王瞧着也跟着笑,“小子,听你阿娘的没错。”</p>

清河王看着儿子憨憨的点了点头,然后乖巧的和宫里的人走了。</p>

“哎,为了这个小子,我和你还真的是操心。”等到儿子被接走了,清河王和萧丽华抱怨道,如今孩子还小,但清河王已经琢磨着给长子请封世子了。这诸王的世子能不能下来,一是看是不是嫡长,二就是看皇帝答不答应了。</p>

清河王琢磨着让自家儿子和皇长子玩好了,在皇后那里混个脸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做爷娘的可不是给孩子操心”萧丽华坐在床上,看着清河王躺在那里,“怎么在自己家里就这样子,传出去还好听不好听”</p>

清河王只是笑了一声,“我在自己府邸内怎么样,关外面甚么事听说你之前还在洛阳置办下不少的田地”说起这个清河王都佩服萧丽华,听说自己妻子办这些的时候还是个未出嫁的小娘子。</p>

现在洛阳周边的土地那真的是不好入手了,哪怕是提前去置办土地庄园,还是有两家为了一块上好的田地打破头的。</p>

就算是贵族,也要有地,不然一家子那么大的开销,拿甚么顶住。</p>

萧丽华想起当年自己做的那些,心里有些感叹,那会她做那些不过是想着凭借那些东西自己能够多有些依靠,谁知道她做的那些,都抵不过姑母的一句话。</p>

幸好那老太婆这会只能躺在床上等死,她也算出了一口恶气。</p>

“平城和洛阳差的那么远,你是怎么想到的”清河王说着起来凑到萧丽华面前问。</p>

“我要是说当初不过是哪日能到洛阳走走,有个歇脚的地方呢。”对着清河王,萧丽华也是不可能实话实说的。干脆拿了一句话把丈夫堵了回去。</p>

清河王也不是要对萧丽华的过往追根究底,他感叹了好几下,心下觉得还是自家岳母厚道,萧丽华在洛阳的那些地,他找人打听过,那些地都是好地方。能拿出来给女儿而不是给儿子,慕容氏汉化已久,这位岳母却还是有着鲜卑女子的作风。</p>

“到了洛阳,靠的就不只是这些了。”萧丽华说这话的时候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她如今也不是当年天真的以为手里只要有钱就能过好了。</p>

她看向洛阳的方向,久久不动。</p>

萧妙音将自家姐姐的孩子接了来,自然是要看好的。离开平城宫的那一日,她让人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出来,在众人面前做一场婆媳亲近的好戏。</p>

何太后见着她畏畏缩缩的,压根就不敢靠近她。可惜她身后还有宫人在搀扶着她,根本就没办法回过身,至于当众斥责皇后不孝拿捏婆母的事,何太后只敢在心里想不敢说出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有个甚么用</p>

回头皇后说一句太后病了,说不定她这个人都要被丢在平城自生自灭。</p>

而太皇太后则是被人抬在辇上,她看到萧妙音来送她上车,抬起眼睛看了一眼这个侄女。她身体已经瘦成了一把骨头,命也是拿药吊着,但萧妙音看着她那双眼睛却是出奇的亮。</p>

萧妙音送两位长辈上了车,自己坐到了皇后的车驾上,想起方才太皇太后的那亮的几乎吓人的眼睛。</p>

她知道太皇太后是个什么意思,在心里也不得不感叹不愧是掌政这么久的摄政太后,完全不是何太后这种能够比得上的。</p>

太皇太后从执政之初就开始汉化改革,到了拓跋演手里被继续推广甚至还更为深入,对于她来说,哪怕恨他们恨的不行,就只这么一条也是十分欣慰了。</p>

“不愧是当年跺一跺脚,这半边天下都要跟着抖一抖的人啊。”萧妙音感叹。</p>

阿鸾这会和两个堂兄玩到一堆了,听到母亲的那声感叹,他飞快的转过头来,“阿娘”</p>

萧妙音一笑,“没事,去玩吧。”</p>

在车里头玩其他的例如木球之类的是不行了,她让人准备了一些小巧的铜壶和没有箭镞的矢。</p>

小孩子吵闹起来其实很凶,萧妙音这一路上也没有什么事,看着这么几个小孩子玩也挺好的,有那么一股活气不然安安静静还真的不舒服。</p>

阿鸾是个闹腾的孩子,他年纪是三个小孩中最小的,但是过了一会他俨然就是里头的头儿,指挥着两个堂兄了。</p>

两个孩子可能之前被父母提醒过,一开始在萧妙音面前有些许拘束,等到宫人把准备好了的点心摆上来,阿鸾拉着他们一块闹,基本上原先的那些拘束就丢在脑后了。</p>

萧妙音看着那三个孩子一会,回过头来看着身边的宫人,“事情都安排妥当了”</p>

她这指的是那些炼火药的那些道士还有其他的东西有没有到洛阳去。</p>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那宫人低眉顺目的道。</p>

萧妙音颔首,看了看自己修剪整齐的指甲。这个原本只是道士炼丹时候无意间炼成的,但用起来却是威力十足的大。</p>

说起来最近二娘想要将汉代的那些炼铁的技术给找回来,萧妙音想起萧丽华曾经和她说过的话,两个人都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身边的藏书都不少。萧丽华偶尔翻阅文献的时候发现汉代的铸造工艺比起眼下只好不差。但因为百年战乱,原先的那套工艺有些已经失传了。萧丽华想要将那一套给捡回来。</p>

萧妙音在这事情上反正萧丽华在范围内就好。只要她不打造出批量的兵器,留出把柄给人抓,就随便。</p>

皇后和百官迁往新都,皇后已经出发,百官自然也不能磨磨蹭蹭。百官拖家带口的跟在后面,队伍绵延开来。</p>

莫那缕坐在马车中,面色十分不好。哪怕到现在,他也是不能释怀,过了许久,他掀开车前加厚了的车廉,看向外面。家人立刻打马过去,“郎主有何吩咐”</p>

“那个道士的事,查的怎么样了”莫那缕问。</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