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改革(2 / 2)

妙步生莲 青木源 0 字 2022-09-21

拓跋演一愣,而后反应过来,“这宫里除了你还有其他的女子么”他说这话的时候十分无奈,但是心里又非常受用。</p>

平常看那些兄弟被妻子管的,不少都在叫苦连天。但是他觉得这滋味很是不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享受,至少这样代表她还是在乎自己。至于那些受到吹捧的贤良人,贤良之下有多少真心就不得而知了。</p>

“我想的都是你。”他将人拉入怀中,嘴唇在她耳郭上缓缓呼气,萧妙音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亲近过他,这见了面,就给她来这么猛的。</p>

她也是素了好久的,难道拓跋演还真的不怕她发威把他怎么样</p>

“我说不过你。”萧妙音被他抱上了眠榻,而且他还时不时低头轻啄她的额头和脖子。旁边的宫人和中官都已经退了出去。</p>

“对了,这长秋宫是怎么回事”萧妙音瞧着拓跋演只是请问,没有做其他的是,也任由他去了。</p>

“你是皇后,长秋宫又是皇后的居所,你不来谁来”拓跋演头埋在她的秀发里说道。</p>

“”萧妙音没有说话了,拓跋演都安排好了,那么她也就别多事。</p>

“这长秋宫就是按照原来你的喜好建的,喜欢么”他闷闷笑道。</p>

那会他还在受祖母制约,朝堂上的事半点都坐不了主,连想要立她做皇后都要听瞩目的话。</p>

那时候他还问过她,在长秋宫喜欢有什么样的摆设,她说了很多。他也一一记下来了,一直到现在,这个诺言终于可以兑现。</p>

“”萧妙音也模模糊糊想起了什么,她心下感叹当年那几句话她自己都记不得了,拓跋演反而还记在心里。</p>

“喜欢,怎么会不喜欢。”她嘴角勾起来,伸手在他的手上轻轻的画了一个圈,“你这样的心意,我自然是要接受的。”</p>

“”拓跋演将她摆在怀中,双手握住她的手,久久都没有放开。</p>

在平城生活久了的鲜卑贵族们初来洛阳有很多的不习惯,府邸之类自然不必多说,平城一年多为寒冷,而洛阳偏南,气候比平城要温暖的多,鲜卑人又是怕热不怕冷的习惯。许多人都不能适应。</p>

还没等习惯洛阳的炎热天气,宫里的皇帝已经下了改革的命令,鲜卑人必须抛弃鲜卑服饰,改着汉服,并且说汉话,在朝堂之上禁止用鲜卑语。</p>

朝堂上那些年纪大了的鲜卑贵族听到这个神情激动,他们好不容易从平城到洛阳,都还没有呆多久就要学汉话</p>

“老臣如今一把年纪,牙齿松摇,过不了多久就要掉光了,这么多年来,臣从来猥琐过一句汉话,陛下眼下要臣说汉话,臣哪里说得出来”鲜卑老臣在朝堂上义愤填膺,都老大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要和自己的小孙儿或者是曾孙一道学起</p>

李平看见那些老臣急的脸红脖子粗,知道这项政令也不是那么容易实施,他出列道,“陛下,年长之人,年岁已高,如果强行推行,恐怕于情不合啊。”</p>

李平这话出来,上座的拓跋演点了点头,“李公此言甚是。那么禁北语一条,但凡年长者,可放宽。”</p>

“陛下,臣年纪已大,穿着汉人的那套衣裳也不能适应啦。”有鲜卑老臣见着拓跋演肯对他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将说汉语放宽一些,顿时得寸进尺。</p>

“衣冠乃是礼仪之始。”拓跋演听见这话,眉头一蹙,话语间沉下。“不正衣冠,那里来的礼仪”</p>

天子甚少发怒,但是不代表他真的是好脾性,此言一出,方才要闹腾这不要换下鲜卑袍的老臣,原先的那些话全部吞到喉咙里头去,一句话也不敢说出来。</p>

李平望见,垂下头保持沉默。</p>

这些其实拓跋演早就计划好了,和迁都一样,只不过是到了现在才公开出来罢了。秘书省上下这两年来,人人都忙的脚不沾地,恨不得爷娘多给生出几只手来。朝堂上百官的朝服基本上照着魏晋复原,但还是有不同之处。例如原本戴在发鬓上的簪笔给改成了其他的东西。</p>

皇帝的朝服就不用这么大张旗鼓的了,毕竟关于天子的服饰规定,那是历代记得最清楚的了。</p>

皇后略有不同,但和前朝没有太大的差别。</p>

从上而下,原本的鲜卑袍服都被丢到一边统统换上汉人的服饰。</p>

莫那缕看着自己面前那一套朝服,面色青黑,论心而言这么多年了,他是不想穿汉人的那套服饰了。可是天子能在说汉话上稍微放宽,但在服饰上却是半点都不肯退让。</p>

“阿爷。”那边儿子们换了汉人的衣裳,原本织成辫子的头发打散全部梳好拢在头顶结成发髻,那模样还真的看不出半点鲜卑人的模样了。</p>

呵,换了一身衣裳,再把头发一梳,这还真的是鲜卑人和汉人完全分不出来了。莫那缕想着嘴角挑起一抹冷笑,他看着面前几个儿子这幅模样,心中的怒火再也难以压抑,伸脚一踹就把面前的案几给踹翻。上面的器皿立刻就倒在地上,里头的酪浆点心干果洒了一地。</p>

“阿爷,这是怎么了”莫那缕的长子看见阿爷动了怒,摸不着头脑。</p>

“你们都给我滚出去,别在我面前,看着碍眼”莫那缕一挥手就是要赶人。</p>

楼氏过来听到的就是莫那缕的这句话,她知道莫那缕这会脾气不顺,看着作汉人打扮的人就心气不平,她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p>

几个儿子见着父亲脾气不好,知道眼下不该在父亲面前久待,连忙低着头走了。</p>

“你心里不好,拿着孩子出气作甚”楼氏对着莫那缕是没有那么多的小心,她让侍女上前收拾地上的狼藉。</p>

她坐在床上,伸手整理着衣袖。</p>

“那几个小子就没有一个有出息的”莫那缕说这话的时候,话语里都冒着火气。</p>

“事情都这样了,和孩子有个甚么关系”楼氏就不知道莫那缕这火气发在自己儿子身上有个甚么用处,“这诏令是陛下下的,家里几个孩子都还要入仕,他们要是和陛下对着干,那么前途要还是不要”</p>

“”莫那缕被妻子说的转过头去。</p>

“你不想换那套衣裳。”楼氏看着那一套被他踢到一旁的朝服,“可是你想想陛下手里的那些大军,你能不穿么”</p>

谁知道皇帝会这样呢,接着南征的名义掌控了百万大军,这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啊。</p>

“好了。说这么多作甚。”莫那缕烦躁的抬了抬手。</p>

楼氏见状道,“我说这些也是为你好,难道你到外面听那些恭维就行了。”</p>

老夫老妻的要不是为了他好,她那里会说这些话</p>

“好了好了,知道了。”莫那缕更加烦躁,他从床上起来大步就往自己的内室走去,这一回楼氏也没有去烦他。知道他这会心烦,最好还是一个人静一静。</p>

莫那缕自己解了身上的袍子丢在一旁躺倒在床上。他想起那一日在平城见到的那个道士来。</p>

那个道士虽然他只是看了一眼,但是他想起了先帝。要说天下这么大,容貌有相似的没多大稀奇,但稀奇的是,他越看就越觉得像。</p>

而且不仅仅是像先帝,和常山王也像,这让他不得不起了疑心。</p>

这世上哪里会那么巧合有这样的事</p>

不管怎么样查一查还是没错的,不管最后能查出些什么。莫那缕躺在那里缓缓的呼出一口气。</p>

洛阳城内还是没有完全建设好,只能说大概的有了个雏形,皇帝定下来的修酱的最多的不是皇宫而是国子学和太学。这架势有几分要恢复汉朝制度的架势。</p>

萧佻出孝重新被拓跋演任用,任命为中书舍人。他原先一心一意想要外放,结果一朝妹妹做了皇后,再加上洛阳的一些事,他是想走都走不掉了。</p>

中书舍人位置不高,但是出宣诏命,凡有陈奏,皆由舍人持入。不过北朝对这个职务并不像南朝那么看重罢了。</p>

但萧佻年纪轻轻就到了这个位置上,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同龄人还在慢慢的在熬。</p>

萧斌知道之后,高兴的请了宾客到家中。甚至在中书学的萧弘也请了假回到家中,给兄长庆祝。</p>

萧斌高兴的很,但是萧佻没有多少喜悦之色,宴会之上,萧斌喝了一点酒之后就让萧弘过来。</p>

“檀奴,你在中书学,好好在那里做下去。”萧佻对萧弘道,“我们家是寒门,寒门出头不易,而中书学以及中书省都是一些大族子弟。”说到这里萧佻叹了口气,要是可以他还真的不想在中书省呆下去。</p>

中书省是个甚么地方他最清楚不过。中书省也好,中书学也好,世家子弟都是扎堆的。寒门在士族里头讨生活格外的不易,以前是他,如今轮到他的弟弟了。</p>

“阿兄说的,儿心里明白。”萧弘在中书学里过得也不是那么好,有些士族子弟私下耻笑他是靠着皇后才进来的,哪怕他课业优秀,只因为他是寒门又是外戚,他就活该被那些世家子嘲讽。</p>

“这世上的事多数不那么容易的。”萧弘放下手里的羽觞对萧佻道,“儿早就想到了,如今在中书学,儿一定不负父兄和皇后。”</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