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第318章 求婚(1 / 2)

 靖王点了点头,低垂了眼眸,将一切情绪都掩在眼皮底下。</p>

等了太久,已经等到麻木了,但他等待一些时日的时间还是有的只是他相信上天辜负了他的,终会还给他,而别人欠着他的,他也会慢慢的一分一分的讨要回来。</p>

不急,不着急。</p>

第二日早朝之上,果然有人上书宣帝,说靖王之母族虽已伏诛,但罪不及皇子,靖王是陛下血脉,如今年关在即,实在该接靖王回宫一同过年。</p>

宣帝见跪下的人不少,原本心就有些松动,现在也微微有些意动,虽有芥蒂,不知道怎么面对靖王,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p>

“罢了,靖王的病好些了吗”宣帝道。</p>

太医院道:“靖王犯的是心病罢了,身子倒还好,母族犯罪伏诛,靖王心中一直怕陛下责怪,心中的病已经很深了,陛下,还是安抚一下靖王罢,再这样下去,他年纪小小的,怕是要折了”</p>

宣帝一时十分不忍,道:“传旨,今日就让靖王进宫,住在原本的宫中,等过了年再说”</p>

“是”大太监忙应下让人去传了旨。</p>

交代了过年之前的诸多事宜,退了朝以后,宣帝多少起了一些为父的情怀,刚到御书房坐下,靖王就已来请安了。</p>

看着清瘦的靖王,宣帝心中已有些不忍。</p>

“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万万岁”靖王一说便是哽咽了,跪伏在地上,眼泪已先下来了。</p>

宣帝一怔,心底也有些酸,那些芥蒂也消了不少,道:“靖王,你可怨朕”</p>

“儿臣不怨父皇,只怨母后糊涂”靖王哽咽道:“儿臣闭门思过,日日思念父皇,母后去后,儿臣如今只剩下父皇一个最亲最亲的人了儿臣很怕父皇再也不见儿臣”</p>

“你母族之过,如何怪得你身上,只要你以后别再犯你母族的错误,父皇怎么会狠心对你”宣帝道:“起来罢,这些日子清瘦了不少别自己折磨自己,你母后虽犯了错,但朕不会迁怒于你,你也不必一直为此战战兢兢”</p>

“多谢父皇”靖王站了起来,眼眶还红着,带着泪渍,十分憔悴,宣帝一看心也软了不少。</p>

他下了丹陛,道:“在宫中好好住几天,等过了元宵以后再回靖王府,以后也不必再闭府思过了,犯错的是你母后,不是你,以后你还是继续去尚书房读书”</p>

“是”靖王眼睛红着,濡沫的看着宣帝。</p>

宣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以后好好读书,练好骑射,好好为朕办差”</p>

“嗯。”靖王忙应下。</p>

“出去吧,到慈宁宫给太后请个安”宣帝笑道。</p>

靖王便恭身退下了。</p>

“靖王,到底是吃了苦头,这些年朕也忽略他不少,如今皇后一族羽翼尽去,朕观他并没有恨朕之心,也许可以放心用他了”宣帝道。</p>

大太监没有吭声,对皇帝的儿子,除了太子,他是不敢发任何的反对之声的。他是太子的人,自然不能为靖王说话。</p>

“老五也快到参政的年纪了,朕知道傅太尉打的就是他的主意,哼”宣帝道:“朕岂能让他如愿”</p>

“陛下英明”大太监道。</p>

宣帝叹了一口气,道:“又到过年,朕又老了一岁,你去吩咐御膳房,说明日的家宴,定要好好安排,太子虽不在,可太后在,总要好好过个年的”</p>

“老奴省得了”大太监忙去了。</p>

靖王到了慈宁宫见了太后跪下,已是泪流不止,太后道:“好孩子,快起来”</p>

她已心软不少,虽不喜皇后,但到底靖王是自己的孙儿,看他到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样子,却经历的这么多的事情,难免心中不忍。</p>

“皇祖母”靖王眼睛红着,哽咽的语不能声。</p>

太后也抹了下泪道:“皇帝既说了,以后你也就不必再守着这翻苦头吃了,你母后虽去了,但有哀家疼你,别哭,大过年的,不伤心”</p>

靖王忍着泪,点了点头。</p>

太后到底因皇后一事对靖王心中有所亏欠,便道:“你吃了这么多苦,可有什么心愿说与祖母听,祖母为你做主”</p>

靖王跪了下来道:“确实有一心愿,只是,却不好说,还愿皇祖母能成全孙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