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与之(2 / 2)

秦政皱皱眉头:“飞燕,你来这儿干什么,这里危险,不是你们女人该来的地方。”

赵飞燕不答,见大王身着轩辕战甲昂然卓立,显得气宇轩昂,英姿勃勃,威风凛凛,美眸中满是欣喜迷醉之色,抿嘴甜甜一笑,道不尽的柔情蜜意融在这一笑之中,艳如桃李,娇若春花。

秦政看着一阵目眩神迷。赵飞燕身后的侍女们手提菜匣子进来,把热气腾腾的御膳摆放在桌上。他心头一暖,无比甜蜜,下面略带责备的话便说不出口。

他微一转念,让侍女们不要摆了,吩咐道:“你们把这些御膳全部拿去分给城墙上将士们吃!”

“这……”侍女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都扭头望着赵飞燕。

赵飞燕便道:“大王让她们把御膳都给将士们,那大王吃什么?”

“哈哈哈……”秦政豪迈大笑,洪声道:“寡人跟底下士兵们一块儿吃饭,士兵们吃什么,寡人就吃什么!”

善解人意的赵飞燕眼中波光流转,十分乖巧也不再多言,立时便命侍女们照做。

城墙上将士们听说后,又是欢声雷动,不少将士热泪盈眶,看到城墙上那个高大身影崇敬有加。

不少读过经典的人更是口中呓语不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伐矛”……

此乃圣王之道!

他们看向自己的少年国君,眼中满含热泪,似乎看到了书中描述的那种古贤帝皇。

一盘盘精致绝伦的御膳端到面前来,将士们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吃,都说要让给他人,推来推去,没个了局。最后每人拿筷子尝了一口,无论尝到的没尝到的,无不大呼万岁。

一口饭来一口泪,吃的根本不是饭,而是一种袍泽之情、一份同仇敌忾,一份同属于老秦人的归属与荣誉!

……

“呜――呜――呜呜呜――”

这边午饭还没吃完,猛听得城外呜咽绵长的号角声响彻四方,匈奴大军人喊马嘶。

秦政吃了一惊,抢上前去,扶着栏杆向城外眺望,只见匈奴人已打造好百余具云梯,正由士兵们抬着布置于四面城墙外,其中北面城墙下最多,比其余三面城墙的加起来还多,看来匈奴人把主攻方向选在北面,其余三方只是牵制。

无数匈奴士兵在北面城墙下列队,密密麻麻站在云梯旁,手拿钢刀或重剑,两眼泛红,杀气腾腾,不少人更赤裸上身,一派有进无退的架式。

秦政顿时精神紧绷,知道匈奴人就要攻城了,命令各级将校各就各位,与匈奴决死一战。

晃眼间见赵飞燕还俏生生伫立一旁,便急道:“飞燕你还在这干什么?就快开打了,战场上真刀真枪,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你速速回宫!”

赵飞燕听了,轻轻嗯了声,盈盈秋波一直投注在大王身上,没有片时离开。

秦政心急火燎,命令将城头上的巨鼓搬到城楼最高的顶层。周围人虽不解何意,不敢多问,照做。

随后,他也来到城楼顶层,拿起两只又粗又长的木鼓槌,俯视下面城墙上无数将士,提聚一口丹田真气,昂天长啸,纵声大呼。

“将士们,身后是家人亲眷,已无退路,身前便是死敌,唯有一战而已!”

“凡大秦将士听令,只有战死的老秦人,没有折腰的老秦人!寡人亲自为你们击鼓助战!!”

言罢,两臂挥动,木鼓槌一下一下击打在巨鼓上。

“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在全城激荡回旋开来。

风起大秦,激荡天地。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将士们目睹这一幕,热血上冲脑门,满腔激愤,磨拳擦掌,誓与匈奴鞑子决一死战。铁骨铮铮,士气如虹。

……

赵飞燕独自一人款步上了城楼顶层,来到大王身旁。

秦政一见,再也忍不住,怒道:“你怎么还不走……”

话未说完,赵飞燕盈盈一笑,接道:“大王说君王死社稷,是以大王要与京城共存亡。臣妾虽一介妇人,也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秦政心头一热,哈哈大笑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我秦政纵使即刻便死,也无憾矣!”

……

城外匈奴士兵列队停当,号角呜鸣声急遽转为高亢,栾提飞鹰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匈奴士兵哇呀呀大叫着冲向城墙,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潮涌而去。

城墙上战鼓之声大作,一俟匈奴人进入射程,城头火炮齐鸣,炮管吐出一道道火舌击向匈奴人群。待再接近一些时,城墙上箭矢擂木如雨倾泻而下。

匈奴人付出极大的代价冲到城墙下,用短梯横亘在护城河上,快速跃过护城河,把云梯架上城墙,一部分人不要命的攀爬上去,一部分在下面射箭掩护。

一时之间,杀声震天,战鼓如雷,炮火轰鸣,京城北城墙仿佛成了修罗场,但见鲜血遍地,肢肉横飞,凄厉的惨叫一声接着一声,没过多久,护城河便被染成了红色……

这个时代所谓的炮弹,其实就一个实心铁坨,跟投石机没有本质的区别,准确度又差,炮手根本无法瞄准单个敌人,只有朝敌人密集处开炮,运气好的话,才能“砸”死两三个敌人。

守城主要还是依赖弓箭、滚石、檑木居高临下发挥作用。这时就看出城卫军疏于训练的恶果了,将士们用弓箭朝下射,十箭都未必射得中一箭,但所幸现在是守城,弓箭不行就用滚石檑木狠狠的往下砸,或是两人抬烧得滚烫的焦油往下浇……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城中临时应招来的壮丁都可以轻松胜任。

游牧民族号称骑射双绝,这支匈奴大军又是百战精锐,射箭又准又狠,自不在话下,要换了在平时,一个匈奴骑兵可顶两、三个城卫军士兵。

可是此刻在高达十二丈的城墙下,箭术优势轻易被高度所抵消,再加上城墙上有城堞可以掩护,城下却无一遮蔽,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士兵与缺乏训练的城卫军一对一单挑,都未必占得到优势。

大王赵飞燕亲自在城楼上擂起战鼓,将士用命,全军万众一心,士气达到前所未有的颠峰,有时也有匈奴勇士硬生生杀上了城墙,但守城士兵们并不后退,还没等匈奴人站稳脚根,城内军民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拥而上将其乱刀砍死,缺口转眼间就被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