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朝会(1 / 2)

 这几个洋人商量了一回,觉得首先还是要留在京里。待汉话练得好些了,就得想办法常往宫里去。要是能给皇帝陛下和其他有身份的人讲讲课,那就再好不过了。

至于扩大海贸一事,自然也很重要。但比起传教,倒显得稍稍容易一些。到时候直接跟皇帝陛下提一提,看看这边有什么要求再说。

贾珠被借调到鸿胪寺的事,贾府一家人很快都知道了。当然贾珠给家里说的是,自己之前在书院,闲来无事看书学的佛郎机语,所以这次才被挑中去做通译官。

但一家子也不是没见识的,都知道这是能在陛下和百官面前表现的机会。

如此一来,不止贾母、王夫人心里高兴,贾政还专门把他叫去书房,给了几本西洋书籍,让他有机会可以翻一翻,了解风土人情。

连琏二听了,都专门跑来贺他得了差事。贾珠哭笑不得:“我这是暂时去鸿胪寺罢了,等这活儿干完了,还得回翰林院的。”

难道鸿胪寺前程会比翰林院好?毕竟翰林人称储相呀!

琏二笑嘻嘻道:“这也是大哥有才干,不然这么多的进士,怎么就点了你呢?可见必是大哥出众,才被大人们一眼瞧中的。”

贾珠抬眼看了看这小子,嘿!到了今天他才知道,这琏二啊,就一个嘴甜!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第七天的大朝会。因着这天家里当官的男人们都要早朝,所以一大早,院子里的灯就亮了起来。

贾珠早就穿戴停当,也没敢多喝水,吃了几块糕点就等着家里人一起出门。

很快贾赦、贾政都出了大门,贾珠给两位长辈请了安,看着贾赦扶着长随的手臂上了车,自己也连忙扶着老爹上车坐下。

东府里贾珍也出发了,隔着车帘,贾珠能看到他的马车在前面路边避让,估计是让荣国府两位叔伯的车驾先走。

于是寂静的宁荣街上,三驾镌刻着贾府徽记的马车快速而平稳地驶向紫禁城。

上了车,贾政就大朝会的事又叮嘱了儿子一回,看时间还早,父子俩都闭眼假寐,好养养精神。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瞅着也不过寅时,车便停了下来。小厮过来禀报,说已是到了。

贾珠先下了车,又扶着老爹下来。抬头一看,果然天上的月亮还明晃晃挂着呢。

嗐,上朝这事,就这点让人讨厌,要是能改到辰时就好了!

到了宫门口,很快又看到了他的好岳父李祭酒。李祭酒也知道贾珠今天身负重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便和贾政相携着进去了。

贾珠走在他们后面,到了殿上,便跟鸿胪寺的人站在一起。望着这熟悉的大殿,他心里不由在想,这还是自天街夸官以来,自己第一次进宫呢。

如今这大朝会,像他这样的七品小官,除非是御史台的御史,或者六部给事中,否则是没机会在这种大场面上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