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十六(2 / 2)

得到这个答案的教练并不怎么惊讶,只接着抛出了下一个问题,“那你为什么要演朱丽叶,而不是罗密欧?”</p>

“朱丽叶的台词比较好理解。”</p>

教授奇道:“怎么好理解?她明明是个女人。”</p>

苏清河:?</p>

“我的意思是,你是个男人,而朱丽叶是个女人,为什么在你看来朱丽叶的台词会比罗密欧的更好理解?”教了苏清河这么些时候,教练也逐渐摸索出了能与他有效沟通的方法。</p>

苏清河:“作者写得比较清楚。”</p>

教练愣了一下,又低头看了一眼剧本,顿时明白了苏清河的意思,于是苦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p>

他们两人交流得顺畅,其他没有文本的人却是听得一头雾水,等苏清河回到座位上坐好,坐在他身边的一名女性便试着开口索要他手中的剧本一看。</p>

苏清河随手递给了对方。</p>

结果她看了没三秒,就明白了之前的对话到底是什么情况。</p>

她手上这篇不知教练从哪粘来的文章共分三段,每一段都是两人互诉衷肠的情景,而且用的是小说体,并非莎翁的剧文原文——若仅仅如此,也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也不知道这个改编的作者到底是看罗密欧哪里不爽了,朱丽叶和路人甲乙丙丁每句台词必有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到了罗密欧那里,就变成了简单的“罗密欧说”、“罗密欧道”甚至是简单的“罗密欧”加个冒号。</p>

所以究其根本,苏清河做出大胆反串这一选择的原因,只是他在权衡过双方的表演难度之后,得出的最优解而已。</p>

其他人也陆续得知了关于苏清河手上那本小说的真相,心头对于勇士的敬意顿时褪去了不少,紧接着又生出了几分好笑与不屑。</p>

好笑自是针对自己的那点误会,至于不屑则是因为…骄傲如他们,从来都不会因困难而避开眼前的挑战,而会选择努力去战胜它——更何况,饰演一个没有动作说明的角色…根本连挑战都称不上。</p>

苏清河不会想到,一个对他而言理所当然的反串,就能引发旁人如此丰富的情绪变化。</p>

不过就算他知道,想必也只会有一句“哦”的反应。</p>

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走回了讲台的教练身上,认真地听着他在台上的每一句点评,结合他在观看时所得的种种感悟,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p>

这一次的点评与先前每个人表演结束时的评论不同,教练不再泛泛而谈,而是着重指出了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卢锁就获得了“很放得开,但是肢体语言太夸张,比起电影或电视剧来,更像是在演舞台剧”的评价。</p>

他一个个地依次说来,评价风格虽然犀利直爽,但总体还是肯定居多,加之还屡有幽默语言穿插其中,使得学员们时不时地就会会心地嬉笑起来。</p>

直到最后的苏清河。</p>

“首先,反串的勇气值得肯定。”教练微笑着说道,表情看上去那叫一个和蔼可亲,“但无论动作、表情、台词还是情感表现——”</p>

“我只能说,全都…不合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