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被赐国姓——许泰(2 / 2)

武宗执意出征,竟不许,王守仁至钱塘,遇到太监张永。当时张永负责提督赞画机密军务,位在张忠、许泰之上,而且,张永过去与杨一清友善,剪除大宦官刘瑾有功,天下称赞。王守仁乘夜拜访张永,称赞张永贤能,极言江西穷困贫瘠,怎么能承受武宗的六师惊扰。张永深以为然,说道:“永此来,为调护圣躬,非邀功也。公大勋,永知之,但事不可直情耳。”王守仁遂将朱宸濠交付给张永,闻朝廷命他巡抚江西,遂又回到南昌。

这时,张忠、许泰已先到了南昌,痛恨没有得到朱宸濠,欲冒功,便以穷搜逆党为名,大肆抓捕,士民被诬陷中伤的人不可胜数,被诛杀判刑的人亦不在少数。张忠还自称天子弟,刘晖自称天子儿,许泰自称威武副将军,放纵京军不断骚扰地方军,想方设法排挤王守仁。有人直呼其名,甚至污辱谩骂。王守仁不为所动,且安抚更加仁厚。有士兵病了,给予药;死了,给予棺木;遇到发丧,必停车慰问良久才离去,京军将士都说“王都堂爱我。”从此,再没有对王守仁无礼的事发生。

许泰出身武职,最看不上文士,王守仁是文举进士二甲第六名,许泰便以武科目相难,逼着王守仁在众将士面前习射。王守仁缓缓拿起弓箭,三发三中。在场的京军一片欢呼,叫好声不断。张忠、许泰脸面丢尽,更加沮丧。适逢冬天到了,京军离家太久,无不思归,许泰等无奈,只得班师回朝。

武宗病逝,世宗即位,廷臣纷纷弹劾江彬、许泰等武宗生前宠幸的边将交结朋党,扰乱朝政,依律当斩。内阁重臣杨廷和、蒋冕、毛纪等连连上疏言道:“不诛此曹,则国法不正,公道不明,九庙之灵不安,百姓之心不服,祸乱之机未息,太平之治未臻。”于是,世宗下令诛杀了钱宁、江彬,却特赦张忠、许泰不死,发戍广东海南。言官张钦等皆上书,认为许泰等罪亦当诛,不宜轻贷,世宗降旨:籍没家财,发原定卫所,永远充军。

大学士杨廷和再次奏言:许泰等人之罪“始而法司会问即如此,继而多官复审亦如此,已而臣等拟旨又如此,群臣论奏又如此,是天下之人皆曰可杀,不止于国人曰可杀而已。而陛下独宥之,此臣等所未喻也。且陛下何惜此数儿而不蜫之于法,以泄天地、祖宗之愤,以快中外臣民之心,以垂乱臣贼子之戒乎”,并以辞去官职相胁。世宗宣慰留之,却不改圣旨一字,许泰最终死在戍所。

从许氏一族许贵、许宁到许泰,无论是刚、是勇,是忠、是奸,都在明代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像这样祖孙三人在正史上都有传的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