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入阁参政——谢迁(2 / 2)

武宗即位后,谢迁晋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宦官刘瑾乘皇帝年幼,独揽大权,排斥忠良。谢迁认为事关国家兴亡,决心“触危机而罔恤,当逆峰而直犯”,多次向皇上陈述已见,但都遭到拒绝,直到要求诛杀刘瑾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谢迁就同刘健一起辞官回家了。

刘瑾对谢迁怨恨不已,一个叫焦芳的人,由于投靠刘瑾而挤入内阁,对谢迁也深感不满。刘瑾、焦芳一伙借口浙江推举的德才兼备的人,如余姚人周礼、徐子元、许龙,上虞人徐文颜都是谢迁的同乡,而草拟的诏书又出自刘健之手,胡说余姚隐士这么多,肯定徇私勾结,互相拉扯。企图以此作为谢迁、刘健的罪状。他们假传皇命,将周礼等人关进监狱审讯。刘瑾还企图逮捕刘健、谢迁,抄没两家财产充公,幸亏李东阳竭力为他俩解脱。结果,朝廷将周礼等人统统发配到边疆服役,并且下令:从此余姚人不得入选京官,只能派作县令。

刘瑾倚仗权势,撤消了皇帝给予刘健、谢迁等人赐爵授官的诏命,并追回皇帝赏赐的玉带、官服等物品。与此同时,撤消授官诏命的竟达六百七十五人,当时,人们都为谢迁的安危感到担忧,然而谢迁依然与客人下棋赋诗,镇定自若。

刘瑾被诛后,朝廷恢复谢迁的官职,但他推辞不受,世宗即位,派遣使者慰问谢迁,起用他担任参议。谢迁派儿子谢正入朝谢恩,并劝明世宗要勤奋学习,效法祖宗,善于纳谏。世宗亲自下诏令派传令官到谢迁家去征召他入阁复职,并命令浙江的巡抚、按察使敦促谢迁起程赴京。

此时,谢迁已是七十九岁的高龄,不得已只好奉命北上,世宗待谢迁十分优厚,天气寒冷时叫他不用上朝参见。一旦得知谢迁生病,又是派太医,又是送药物,还叫专管酒宴的光禄卿送上美酒佳肴,第二年三月谢迁终算告老还乡。“虽残伏枕还忧国”,谢迁回乡后还念念不忘国家兴亡,世宗也常派遣官员问候谢迁的起居。谢迁在家中去世,年八十三,世宗特赠太傅的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伏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