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嘉靖臣将——王栋、张璧、陈金等(2 / 2)

刘魁,字焕吾,泰和人。嘉靖初,谒选,得宝庆府通判,历钧州知州,潮州府同知。所至洁己爱人,扶植风教,入为工部员外郎,疏陈安攘十事,世宗嘉纳。世宗用方士陶仲文言,建祐国康民雷殿于太液池西,务求宏侈,刘魁知谏争必得重祸,先命家人置买棺材一具,冒死上章。其疏说:顷泰享殿、大高玄殿诸工尚未告竣。内帑所积几何?岁入几何?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道流所居拟于宫禁。国用已耗,民力已竭,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非所以示天下后世”。世宗震怒,杖刘魁于廷,锢之诏狱,与御史杨爵,给事中周怡屡濒死,讲诵不辍,系狱四年始释,复追逮就狱,与杨爵、周怡同释,为编民,寻卒。

刘观,嘉靖年间书籍装潢名工,江苏苏州人。曾装潢《类笺唐王右丞诗集》,顾氏奇字斋刻本。

刘源清,字汝登,号东圃,山东东平人。授进贤知县。宸濠反,源清积薪环室,命家人事急即举火,勿降宸濠,迁监察御史,累官至兵部左侍郎总制宣大军务。大同兵变,黄绾蜚语中伤而被罢归。

李瓒,字宗器,山东濮州人,授刑部主事,擢通政司参议,以忤刘瑾谪饶州通判。刘瑾伏诛,迁大理寺少卿,不久,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保定。擢通政使掌鸿胪寺事,再以右副都御史经略边关、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改户部侍郎总督仓场,进户部尚书,仍理仓场事。

李钺,字虔甫,号毅斋,祥符人。权阉刘瑾恶李钺劾其党,假他事罚米五百石输边,瑾败,出巩昌知府,寻迁四川副使,以平四方功,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世宗即位,历兵部左、右侍郎,出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李钺长军旅,料敌多中,屡建战功,以塞上无警召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入掌都察院事。代金献民为兵部尚书兼督团营,因屡疏不用,遂致仕,未行而卒,年六十二,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李瀚,字叔渊,号石楼,山西沁水人。授乐亭知县,有惠政。迁监察御史。历湖广按察副使、河南布政使、顺天府尹、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入为左副都御史理院事。迁吏部右侍郎,九月进左侍郎

李浩,字师孟,号尚庄,山西曲沃县人。有才干,议论侃侃,刚劲不屈,历兵部员外郎时赴京畿地区清理土地,凡势要侵占民田者悉夺回归民。为顺天府尹时,敢抗强权。是时刘瑾把持朝政,巧立名目,百端科敛,李浩一切予以裁抑,后累官至署通政司事礼部尚书。

李鐩,字时器,号朴庵,河南汤阴县人。授工部主事,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在位期间,唯专事结交权臣,固守其位,一切不敢有抗违。与户部尚书杨潭前后致仕,年八十二,赠少保,谥恭敏。

李充嗣,字子修,号梧山,内江人。正德中举治行卓异,巡抚河南、应天,皆有声誉,进工部尚书,修治苏松水利,加太子少保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李邦珍,聚众起义,抢取县库,释放狱囚,转而攻入山东巨野、河南太康等县,又入南直毫州,四省震动,时淮颍间岁荒大饥,饥民多有响应。蓟辽总督何栋于北直隶、山东、河南调选骁健民兵一千五百名,追踪剿杀。

李天宠,字子承,河南孟津人。擢徐州兵备副使,于通州、如皋击退来犯倭寇。除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倭寇抢掠绍兴,出兵歼之,赵文华诬其嗜酒废事,次年下诏狱,论死。

徐樾,字子直,号波石,江西贵溪人,先后任礼部侍郎、云南布政使,三次在王艮门下受业,王艮在考察徐樾前后达十一年以后,乃于逝世前授徐以“大成之学。王艮的次子王襞称:徐为其父“高第弟子,于父之学,得之最深“。据说,徐受业王艮门下后,曾有过辞官的意愿,后来,徐任云南布政使时,中土司诈降计,战死于沅江城下。

徐问,字用中,号养斋,常州武进人,历官广平推官,广东布政使,贵州巡抚,至南京户部尚书,所至皆有政绩,后乞休致仕,有《山堂萃稿》。

周臣,字舜卿,号东村,著名画家,吴人,擅画。

周金,字子庚,号约庵,武进人。授工科给事中,累迁户科都给事中。疏言裁汰冗食、罢中官横索、当诛马昴。言词恳切。由太仆寺少卿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改抚宣府,进右副都御史,再改巡保定,后迁兵部右侍郎。不久,进右都御史总理粮储,兼抚凤阳诸府,升左都都御史,迁南京刑部尚书,次年改南京户部尚书。

周用,字行之,号伯川,南直隶吴江县人,由行人选授南京给事中,累迁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军,入佐院事,进吏部左右侍郎,调南京刑部,历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刑、工二部尚书,以灾异免官,里居十年。起为工部尚书,治河,寻兼右都御史总督漕务。进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迁吏部尚书。

周延,字南乔,号崦山,江西吉水县人。授知县,历兵科给事中,谪宿州通判、南京吏部郎中,升广东左布政使,居广东最久。安南之役及平定崖州黎民起事,俱有赞画功。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进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入为刑部左侍郎,历南京右都御史,吏、兵二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卒于官,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简肃。

周琉,字润夫,号石崖,湖广应城县人。授户科给事中,上疏谏世宗南巡,被贬为镇远典史。后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疏陈御倭有十难、三策,五月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浙直军务。胡宗宪欲夺其位,赵文华即上疏劾周琉,荐胡宗宪,遂被削籍为民。

林希元,字茂贞,号次崖,福建同安县人山头村人,初督学岭南,继授大理寺评事。上书直言,揭露宦官搜刮地方民财,贿赂朝廷权幸。奏疏有“纵鹰犬以鱼肉吾民”之句,触怒了朝廷,被解官归家。后由正直朝臣举奏,复起为大理寺丞。辽东发生兵变,林希元评论“兵变起于姑息政策”又得罪了朝廷。谪知钦州,升广东按察司佥事,林希元知钦州3年期间,“兴利除弊,约身裕用,严正不挠,豪猾屏迹。”其所纂《嘉靖钦州志》,是研究明朝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社会生活等的珍贵资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今举数事以志其在钦从政之勒。

林廷玉,字粹夫,号南涧,福建候官人。授吏部给事中,历工科都给事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调南京都察院管事。

林廷选,字舜举,号竹田,福建长乐县人。授苏州府推官,治狱有绩,升监察御史,出按广西,以战功进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因病久治不愈,致仕,卒年七十七,有《竹田集》。

顾鼎臣,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明代大臣、内阁首辅。历官修撰、左谕德、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追赠少保、太子太傅,谥号“文康”。

顾可学,字舆成,南直隶无锡县人,官至浙江参议,后被劾落职,家居十年。嘉靖时,世宗好求长生,顾可学自言能延年术,用重贿进严嵩,官至右通政。拜工部尚书,寻为礼部尚书,再加太子太保,世宗为顾可学延年术所惑,采芝求药,中官四出,大为民害,于是人多怨顾可学。

顾应祥,字惟贤,号若溪,浙江长兴县人历任饶州府推官、广东佥事,御寇有功,累官至刑部尚书,奏定律例。时严嵩专权,顾应祥以耆老自居,严嵩恨之,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因论决狱囚延误时间,被劾致仕,死时年八十三,赠太子少保。著有《惜阴录》、《南诏事略》、《授时历撮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孤矢算术》等。

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元国子博士吴师道子也,以学行闻。太祖下婺州,召沉及众多会食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史。已,命沉为郡学训导。沉尝著辩,言“孔子封王为非礼”。后布政使夏寅、祭酒丘濬皆沿其说,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至圣先师”,实自沉发之也

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长洲人。正德初,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因忤权阉刘瑾,出为南京刑部员外郎,瑾诛,累迁至太常卿。世宗即位,召拜礼部左侍郎。数与尚书毛澄、汪俊力争“大礼”,汪俊去,一鹏署部事。后以本官入内阁,专典诰敕兼掌詹事府事,因参与修《武宗实录》,被张璁、桂萼视为异己。书成,出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南京官劾王琼不职,一鹏遂致仕。

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授翰林院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书法遒劲有法,如铁画银钩,著述宏富,为明代上海人中绝无仅有。

陆完,字全卿,号水林,长洲人。镇压刘六刘七起义有功,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但为人急功名,善交权势,因交通宁王朱宸濠下狱,戍死福建靖海卫。

陆杰,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县人。历六安知州、南京刑部员外郎。有文行,改为翰林院编修,充经筵讲官,迁南京国子监司业,进南京尚宝司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卿。不久,以太常寺卿掌国子监事数月,升为礼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任《大明会典》副总裁,教庶吉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陆采,别名灼,字子元,号天池、清痴叟,长洲人。少为校官弟子,性格豪荡,选梨园子弟,登场教演所写传奇《明珠记》,名重一时,能歌诗,善制曲,作有传奇五种,今存除《明珠记》外,还有《南西厢记》、《怀香记》两种,以情节曲折取胜。

陆树德,字与成,尚书树声弟也。嘉靖末进士。除严州推官。行取当授给事、御史,会树声拜侍郎,乃授刑部主事。

蒋瑶,字粹卿,号石庵,归安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不久,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知府。武宗南巡至扬州,仅以常礼相迎,无物赠嬖佞宠幸,佞幸江彬欲夺富家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不允。江彬以武宗所赐铜瓜相胁迫,仍不为所慑。诏取琼花,言自宋徽宗北狩以来,此花已绝,今无以献。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要物无限,则暗中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缚系至宝应,押至临清才被放归。扬州人无不感叹。后调陕西任参政,扬州人建祠祀之。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累迁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致仕归,僻居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等结文酒社,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蒋升,字诚之,号梅轩,全州人,授南海知县,以政绩卓异征入朝。擢监察御史。升河南汝宁知府,迁湖广按察副使,进浙江按察使,转浙江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不久,又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等处。改南京户部右侍郎。致仕归里,家居四年卒,年七十七。蒋升天性纯笃,不知世人机械事,历官廉明清介。

蒋傅,定西侯蒋骥孙,江都人,嗣。嘉靖中,累典军府,佩征蛮将军印,镇两广,以平海贼及庆远瑶功,加太子太保。

蒋嵩,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江宁人。从艺活动约在成化、嘉靖间。善画山水人物,画法宗吴伟,为浙派名家之一。喜用焦墨枯笔,亦善用淡墨,浓淡相间,浑然一体,如《渔舟读书图》,山石多用大片湿墨,颇见功力,虽尺幅山水,小巧流水却云蒸雾变,烟霞触目。亦工人物,与郑文林、钟礼、张路等都是浙派晚期名手。又因他们纵笔豪放,多越矩度,曾被吴派讥为“狂态邪学”。

杨最,字殿之,号果斋,四川射洪县人。明朝时期大臣,左佥都御史杨澄之子。聪慧好学,研读《尚书》和理学,进入国子监学习。进士及第,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得罪工部尚书李鐩,贬为工部员外郎,不得重用。跟随明武宗南征有功,迁工部都水司郎中,治理江淮水患。得罪权贵,迁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迁黄州知府,政绩卓著。得到吏部尚书桂萼赏拔,授河南按察使。云南夷族作乱,迁曲靖兵备副使,兴修水利,安抚边境。辽东战事紧急,补任苑马卿,平定叛乱,建立军功。出任贵州按察使,迁陕西左布政使,勤政爱民,经理粮储,颇有贤名。入为太仆寺卿,进谏马政六事,上疏犯颜直谏,坐罪处死,时年六十九岁。

杨爵,字伯珍,号斛山,富平人。夏言、严嵩作颂称贺,取悦世宗,监察御史杨爵以非瑞称贺,直言极谏,力陈“今天下大势,如人衰病已极。腹心百骸,莫不受患。即欲拯之,无措手地。方且奔竞成俗,赇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谗谄面谀,流为欺罔,士风人心,颓坏极矣。”世宗览疏震怒,立下诏狱拷掠,血肉横飞,死而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给饮食,屡濒于死。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鋐上疏解救,先后杖死狱中,自此无敢言者。后又有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

据说有神降于乩坛,世宗感其言,立释三人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复令东厂追捕。杨爵抵家才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杨爵对其妻说:“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三人同系镇抚司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大高玄殿灾,世宗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居家二年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杨守谦,字允亨,号次村,徐州人。授屯田主事,改职方,历郎中,练习兵计。出为陕西副使,改督学政,拜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请在偏头、老营堡二所兴举营田,并荐副使张镐为提调,二年后营田大兴,秋获可当帑银十万两,边关谷价减十之五。户部请推行九边。后巡抚延绥,以重赏激劝军士,斩一首升一级,或给白银五十两,兵部著为令。进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兼督紫刑诸关,俺答入寇京师,杨守谦率师入援,营崇文门外。诸道兵至,遂移营东直门外。世宗拜仇鸾为大将军,进守谦为兵部右侍郎,协同提督内外军事。仇鸾至东直门观望,斩死人首级报功,守谦孤军逼俺答营,见无后继,不敢战。兵部尚书丁汝夔亦戒其勿轻战。诸军乃以汝夔及守谦为辞,不发一矢。流言传至禁中,世宗大怒。俺答焚毁城外庐舍,火光烛天,诸得幸太监园宅均在于此,他们环泣帝前,称将帅为文臣所制,故寇得至此。世宗怒曰:“守谦拥众自全,朕亲降旨趣战,何得以部檄为解?”俺答退兵,坐守谦失误军机之罪,斩于西市,临刑时,守谦慨然曰:“臣以勤王反获罪,谗贼之口实蔽圣聪。皇天后土知臣此心,死何恨?”边陲将士知守谦死,无不流涕。隆庆初,赠兵部尚书,谥恪愍。

杨廉,字方震,号月湖,一号畏轩,江西丰城人,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改南京兵科,迁南京光禄寺少卿。正德初,改太仆卿,历顺天尹,迁南京礼部右侍郎。世宗即位,就迁礼部尚书,致仕,与罗钦顺相友善,为居敬穷理之学,文必要六经,自礼乐钱谷至星历算数,具识本末,学者称月湖先生,有《伊洛渊源新增》、《皇明名臣言行录》、《月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