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力促封贡——三娘子(2 / 2)

俺答初殁,黄台吉想要依照当时风俗,以收继婚的形式娶三娘子为妻,她时年三十二岁,嫌黄台吉老病貌丑,不愿再嫁,遂率众远遁。黄台吉明白,若不与三娘子成婚,很难入承王位,统辖诸部,于是轻骑追逐三娘子。时当贡市日期,顺义王位悬而未决,贡市迟迟未结,郑洛深知三娘子对于明蒙关系的重要性,于是遣使劝三娘子说:“夫人能归属顺义王,则不失朝廷的恩宠,否则不过是塞上的一个妇人而已。”三娘子顾全大局,最终同意与黄台吉成婚,明蒙贡市恢复如旧。

黄台吉继承父位后,经常埋怨其父亲不该与明朝议和,欲挑起事端,三娘子予相劝说:“天朝所以待我者甚厚,岁通贡市,坐享全利,而无后忧。孰与夫冒矢石,出万死,幸不可知掠获也。”黄台吉听后非常信服,从此打消了与明朝开战的念头。

不久后,三娘子因其子的婚姻问题与部落内部发生纠纷,三娘子派遣精锐骑兵迅速包围了板升城,爆发了板升之战。三娘子军斩杀80余人,生擒20人,缴获盔甲30副,驼马100多匹,战事持续了5个多月,最终降服了板升城。

黄台吉病逝,其长子扯力克自立为王,三娘子想把手中王印和兵符传给爱子卜他失礼,以继承汗位。不过,三娘子权衡利弊之后,又将王印传与扯力克,此时已经37岁的三娘子以年岁渐老为由,自行练兵万人,筑城别居。

明朝政府感觉到三娘子隐退,十分不利于安顿边塞,于是派人规劝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属也。”于是,扯力克便尽弃妻妾,与三娘子合帐成婚。时隔两年后,扯力克正式继承顺义王位,而明朝政府深知三娘子才是实际掌权者,再次诏封她为忠顺夫人,赏赐丰厚。扯力克继承王位后,不思进取,常年不理政事,部族里的大小事务全由三娘子处理。为此,明朝政府经常给予三娘子丰厚的赏赐,三娘子对此非常感激,曾经多次向明朝政府表示“子孙暨部族世世为天子守边”。

宣化镇附近的史、车二部首领叛盟入边骚乱,三娘子闻讯后,立即派兵前去征讨,最终擒获叛乱的两名部落首领,使得边塞又恢复了平静。青海蒙古火落赤部挑起事端,侵扰明朝洮河等地,扯力克瞒着三娘子西行,声援火落赤。三边总督梅友松立即派遣使者将军情告知三娘子,三娘子马上派出使者,要求扯力克东归。扯力克迫于三娘子的压力,率兵返回,洮河之乱渐得平息。因为此事,明朝政府下令停止通贡互市两年,三娘子上书深表歉意,又将在边滋事的扯力克之婿史二缉拿,枷送边塞。明朝政府这才下令恢复中断的通贡互市。

扯力克去世,围绕着王位的继承问题,扯力克的孙子卜失兔、三娘子的孙子素襄之间发生了一场“夺嫡”之争。素襄多次咒骂三娘子,憎恨她不将王篆授予他,三娘子不徇私情,遵循俺答生前与明朝政府达成的“世代相传为王,以长部落归心”的约定,将顺义王印移交给了卜失兔。这时,“封贡事旷岁无成”,明朝边官又下令禁止各边互市,三娘子遣使力争,使贡市恢复,边境稍安。三娘子病逝,享年六十四岁,死后安葬在美岱召内,明朝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三娘子在塞外草原上掌权3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和平互市的政治原则,持续执行与明朝友好的方针,不仅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对蒙古和汉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她还重用汉人,引进了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娘子坚持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顾全大局的精神,为塞北边疆的安宁稳定和蒙汉民族的和睦相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三娘子一生辅佐三代顺义王,始终坚持与明朝友好的政策,在近40年中,长城内外出现了和平景象,三娘子在草原、中原上享有了很高威望,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