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石屋山人——贾三近(2 / 2)

张居正死后,首辅由申时行担任,这时贾三近再次得到朝廷重用,奉召拜光禄寺卿,为都察院右俭都御史。在巡抚保定期间,正值河北旱灾,饥民遍野,贾三近体恤灾情,上疏要求朝廷开仓放粮以赈河北旱灾,奏疏获准后,在河北广设粥棚,以食灾民,并写下《煮粥法》和《救荒檄》。

由于贾三近赈灾有功,被擢升为大理寺卿,大理寺是明代中央司法复审机关,其地位高于刑部,但这次贾三近并没有上任。恰在此时,父亲病重的家书抵京,贾三近遂上奏朝廷,请求回家养亲,皇帝批准了贾三近的请求,贾三近便第三次回到了老家山东峄县。

神宗十岁当皇帝,自幼受张居正、冯保把持,亲政以后,开始对大臣进行疯狂报复,真正掌权之后,神宗变得更加专制,开始不理朝政,横征暴敛,以至于动乱四起。宁夏总督举兵反叛朝廷,朝廷左思右想,又想起了文武兼备的贾三近,便下旨封贾三近为兵部右侍郎,到宁夏督军平叛。接到圣谕的贾三近进退两难,心情十分复杂,他想到了首辅大臣一个个身后不保,想到了神宗对待臣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恶劣作派,想到了言官一个个被治罪抄家,想到了张居正的悲惨下场。他的政治理想终于破灭了,于是他选择了退出,朝廷见贾三近不出,又连下两道圣谕,但贾三近最终还是以父母年迈,身体有病为由请辞。

贾三近因背疽发作而逝,享年59岁,贾三近殁后,朝廷赐金安葬其于峄县东南五里贾氏祖茔,于慎行受贾三近的父亲贾梦龙之托,为贾三近写了墓志铭。

综观贾三近的一生,除了在政治上是一个文韬武略的治世能臣之外,同时,由于受其祖父贾宗鲁、父亲贾梦龙的影响,其文学才能也堪称一时之冠。贾三近不仅精文学,擅诗词,并且旁及佛道,他一生著作甚丰,著有《滑耀编》、《西辅封事》、《左掖漫录》、《东掖漫稿》等,其诗散见于《明诗踪》、《明诗纪事》、《峄县志》、《滕县志》等。

关于贾三近的文学成就,还有一说,因峄县古称兰陵,贾三近的兰陵籍和他的仕途经历及个人爱好,又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据今人考证,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即为贾三近,原因有三条:一是贾三近为兰陵人;二是《金瓶梅》写了明朝真正的历史,而贾三近一生则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并且为当时大名士;三是《金瓶梅》一书所使用的方言多为峄县方言。考证者认为,贾三近著《金瓶梅》的目的是借宋喻明,一抒胸中愤懑,为隐其身份和真实姓名,遂以兰陵笑笑生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