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国家继承有序,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不发生变乱,或者发生最小的变乱。
古今中外的杰出统治者对此有过许多尝试,成功有之,但更多是失败。即便是后世许多所谓的民主国家,其实它们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剖开来看也是一地的鸡毛(水门事件真的很蠢,杰利蝾螈和政治献金这些远比水门事件重要)。顶着自由民主的幌子,照样是无数的阴谋算计,不堪入目。
上帝之鞭,草原霸主,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晚年面临继承人之争时照样无奈落泪,他一生灭国无数,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束手无策。长子术赤与次子窝阔台争的不可开交,至于在成吉思汗面前发生争执,又能够怎样呢?难不成尽数杀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呀。
清朝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太子三立三废。诛鳌拜平三藩且不曾皱过眉头的康熙大帝,在这个问题上也颇为头疼,不得不大量服用壮阳药以示健壮,希望由此打消儿子们的觊觎之心。晚年作出那么多的布置,最终又有谁遵守呢?反正雍正皇帝没有。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一样,成吉思汗和康熙皇帝之所以会爆发继承人之争,那是因为他们有很多子嗣,互相不服,自然产生矛盾。而今景泰帝只有朱见济一个儿子,换无可换,哪里有什么好争的。
唉,权力交接的过程中,若是只有兄弟之争这一对矛盾,那就轻松了。绝大多数时候,兄弟之争不过是冰山之上的矛盾,大家都看得出来反倒不算什么,大家都会伪装出兄友弟善的姿态,刻意淡化这个矛盾。
背后可能蕴含着民族之争,文武之争,地域之争,佛道之争等。更为深层次的矛盾,不过是通过兄弟之争而表现出来罢了。加之老皇帝往往刻意引导平衡,就更加复杂了。比如朱棣就通过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来调和文武矛盾,从而维系自己的权力,当初李渊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玩脱了,就不另说了。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当它无法通过皇储之争而表现出来的时候,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而表现出来。比如如今以沐琮张懋为首的勋贵不断向朱见济靠拢,这恐怕不是用攀龙附凤四字能够解释的,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希望朱见济继位后能够重用武将,改变景泰朝文官一家独大的局面。
最开始,朱见济一直担心武将集团会联合失意宦官集团一起拥立上皇,重演一场夺门之变来。原计划就是先打压武将集团,铲除动乱的根基,只是中途而废,转而选择逼退上皇。如今上皇南下,不再成为主要威胁,现在的主要威胁反而成为了自己的父皇——朱祁钰。
曾经最大的盟友,成为了最主要的敌人。政治便是如此地不可思议,没有半点感情可言。
现如今,朱见济态势咄咄逼人,不断进取,虽说没有压制父皇朱祁钰,早日登基的意思。但也是在扩张权力,划分新的权力边界。换做你是天子,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