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169.1(2 / 2)

*</p>

京中发生的这一切,自然没瞒过骆怀远的眼睛。</p>

见京中那处都快将天捅破了,景王那边还是一点动静也无,骆怀远忍不住杀去了景州一趟。</p>

见了景王后,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甚至忍不住给他出了一堆馊点子,例如釜底抽薪、暗杀行刺等等,还隐晦的点了一下‘高手兄’的作用。</p>

其实他着实冤枉景王了,景王哪里是没有动静,该做的都做了,只待瞅着京里那处的动静然后见机行事。只是景王实在不擅长说服人,怎么说骆怀远都不信,甚至明言若是不成,他就准备跑路啦。还是景王再三保证,才暂时安抚下他浮躁的心。</p>

另一边,京城那里是越来越乱了。</p>

熙元三十五年的春节,宫中因着熙帝的重病昏迷是过得极为冷清的。</p>

春节刚一过罢,京中就显出一副剑拔弩张之势。</p>

如今太子一系与晋王一系争斗越来越明显了,明面上以御史弹劾晋王久滞京城不归封地,于理不合为主。晋王那边自然不是吃素的,回击晋王是陛下谕旨留京养伤,让晋王回封地必须得陛下圣谕。更何况如今陛下龙体抱恙,一直未能苏醒,生为人子的怎能在此时离去。</p>

两方吵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经常捋袖子在朝堂上对撕起来。</p>

至于暗地里的争斗,那更是枚不胜举,暂且太子因所在优势略胜一筹,当然晋王也不是全无反击之力。</p>

可随着时间的过去,太子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了,相反晋王的劣势却是显而易见。</p>

道理非常简单,太子是嫡又是长,现如今又是太子监国。而晋王唯一的靠山暂时靠不上了,虽说自己积累的力量不差,可陛下的昏迷不醒一直是隐忧,总会让人忍不住猜测这人是不是真的不行了。陛下一驾崩,太子是理所当然的继位者,是时得罪太子颇深的晋王,可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不光晋王自身心中不安稳,许多暗中投靠晋王的朝臣也开始动摇了起来。</p>

知晓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晋王与许向荣以及属下幕僚几番商议,不得不考虑兵行险招,暗里晋州和齐州那边也悄悄动了起来。(请接作者有话说)</p>

作者有话要说:与此同时,云州和景州那边也开始动了起来。</p>

景王连日来不眠不休,将手下连同云王那边的力量俱是全面撒网了出去,几乎隔上几个时辰或者半日便有各处消息传递过来。幸好这两人手下都是有特殊的递信渠道,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捷许多,若不然还真不够使的。</p>

景王也与骆怀远开诚公布,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与如今的具体情况详说了一遍,骆怀远这才知晓原来闷骚老五做了这么多,再联合之前京中发生的那一切来看,让他生出了一种面前这人是妖怪的错觉。</p>

果然还是如他之前所想那样,这才是男主角的光环?</p>

骆怀远自叹不如。</p>

面对骆怀远赞叹兼有些哀怨的小眼神,景王只是僵着脸道:“此事也有你许多功劳,若不是你在晋州齐州及京中布的暗线,本王行动也不会如此顺遂。”</p>

要知道挑拨离间,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实行起来极为耗费人力物力。以景王一人之力稍显薄弱,也是集了两方之力才如臂使指。</p>

按下这些先不提,景王也与云王合作许久,双方对彼此的心性还算了解,若不是十足信任,景王此番也不会如此坦诚公布与骆怀远直言。</p>

既然事情讲明了,自然有需要骆怀远去做的事情,两人一番交谈之后,各自去忙开了。</p>

情势越来越紧张,一番酌量以后,景王和骆怀远也各自带了自己的人马悄悄潜伏回京。</p>

*</p>

骆怀远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上路的。</p>

此事让景王极其不能理解,幸好两人不是一同上路,约好抵达京城互相联系,双方便分道扬镳了。</p>

妞妞和建儿还小,自然不知道此番去干甚去的,还当爹娘带她们出去玩。倒是严嫣明白一些,其实男人是想带她同行,却顾虑到两个孩子在府中出了别的岔子,索性一起带上。</p>

一路上不敢停歇,紧赶慢赶到了京城。</p>

先去了严嫣的陪嫁庄子安顿下来,之后便骆怀远忙得脚跟不沾地,几乎见不到人影。等再次出现,却是带着严嫣和两个孩子悄悄进了城,先拜访了一下齐府,将两个小的交给外婆沈奕瑶看着,自己则是带着严嫣在距离齐府没多远的一处私宅里住下。</p>

另一边,京中最近很是风平浪静。</p>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则景王和骆怀远俱是知晓齐州那边已经开始集结兵力了。而明面上晋王一系还在和太子一系打着太极,成日里尽扯一些不咸不淡的事情。</p>

这一日,与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宫里还是按部就班的重复着往日的步骤。</p>

熙帝甚至还发了一通脾气,骂了一通不孝之类的话语,然后精力不振便歇下了。他睡了一个很香甜的觉,中间做了一个美梦,美梦中他仍是龙马精神,不再是将死之身,突然一个心悸醒来,就发现宫里乱了。</p>

喊打喊杀声似乎离紫宸殿很远,但却又隐隐能听到。眼前是郑海全一脸惊慌的脸,原来竟是郑海全叫醒了他。</p>

熙帝意识到不对,问道怎么了。</p>

郑海全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他意识到宫里似乎出了乱子,便命人前去查探了,可是一直未有人回来禀报。见情形不对,才壮着胆子叫醒了熙帝。</p>

宫里确实出了乱子,本是万籁俱寂的深夜,却是被杂乱的脚步声与火光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人。</p>

东宫那里首当其冲,守卫们刚反应过来,面临的便是残忍的屠杀。俱是没有防备,很快便被这伙儿来意不明,同着金吾卫衣裳的人给攻入东宫。</p>

太子在睡梦中被惊醒,为了稳妥起见,匆忙便让人护着往藏身之所去了。</p>

这处藏身之处极为隐蔽,在其住处旁边花园中的一处假山中。从外面看是一座假山,实则另有玄机。这处地界是旁人俱都不知晓的,太子前来之时身边只有陈起,便带着陈起前来了。</p>

到处都是惨叫声与哭声,太子这会儿要是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白瞎了他活了几十年。</p>

这是逼宫!</p>

不用想叛逆必然是晋王那厮所为,太子恨得咬牙切齿。之前他们也有防着晋王狗急跳墙的准备,派了不少人盯着晋王那边的动静,包括齐州那里动静太子也了然在心,甚至派了人过去阻拦。却没想到齐州那边是假,逼宫才是真,这晋王竟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p>

太子又急又怕,急得是怕凤栖宫那里出事,怕的是自己性命不保。不过他对自己的这处藏身之处还算有信心,甚至想着若是让他逃出生天,定然要让晋王死无葬身之地。</p>

外面到处都是搜寻太子的声音,脚步声来来去去,听的人心惊胆战。空气中隐隐有着血腥味道,也不知经过这一遭东宫要死多少人。陈起爬在假山壁上,一动不动听着外面的动静,时不时回转与太子禀报着什么。</p>

另一边,熙帝那边已经与外面联系上了。</p>

其两名心腹禁卫军统领,其中一名不当值,还有一名在,却是独木难支。外面的情况实在是太乱了,今日留守的金吾卫反叛了不少人,现在连张指挥使都不知晓自己手下到底叛了多少人。</p>

接到熙帝这边诏令时,张指挥使正指挥着手下和反叛军干了起来,其中许多之前一同喝酒赌钱逛窑子的兄弟如今刀剑相对,其中的具体便不一一细说。</p>

张指挥使前来觐见熙帝时,锃亮盔甲上鲜血淋漓,足以见外面形势惨烈。幸好的是在来之前他已经控制足了部分形势,也聚集到一队属下为他所用。</p>

张指挥使将大体情况禀报了一下,已经确认为晋王反叛,只是因叛军众多,守卫皇宫安全的金吾卫与虎贲卫许多将领纷纷反水,外面暂时情况不明。</p>

熙帝怒急攻心,差点没昏厥过去,还是周太医与他施针,才让他稍许清明些许。之后丢给张指挥使一块金牌,命他全权统领镇压叛军之事,并命人放出熙帝清醒这一消息。</p>

东宫那处,晋王早已经到了,他一身墨黑色的铠甲,满脸肃杀之色。</p>

东宫上下俱已搜寻,无奈一直未找见太子的身影,晋王下令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太子。</p>

从假山这处,可以看到些许外面的动静,太子心生不耐,一把将陈起掀翻了过去,自己欺身上前。</p>

顺着缝隙可以看到立在园中的晋王,太子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屏息静气生怕自己被发现,心中各种恨意翻腾不休。</p>

突然,太子觉得背心一凉,刚感觉到疼正欲出声,就被人压在墙壁上堵住了嘴。</p>

他转过头去死死的盯着陈起,眼珠一片血红,差点没凸出来。</p>

他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感觉到对方一个使力,一阵无法言喻的痛苦袭上心头,他感觉眼前渐渐有些黑了。</p>

陈起是晋王的人?</p>

这是太子临死前最后的念头。</p>

陈起小心的看着外面的动静,身上的太监服已经被他脱下,死死地压在太子的伤口上。他能感觉到太子的身躯已经渐渐僵了,他还在等待外面的动静。</p>

外面响起了一阵很大嘈杂声,叛军们宛若流水似的往外涌去,又等了一会儿,见此时外面没有人了,陈起才小心翼翼开了假山的机关出去。</p>

他极为快速的将太子的躯体拖到院中,拿着自己的血衣,便趁着夜色悄悄隐没了。</p>

ps:首先,先对各位亲说一句抱歉。因为本文昨天和今天的有些情节与通房那本之间夺嫡情节有些重合,这种情况是面面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地方。之前曾说过会尽量做到不重合,但之前写到这一段时,面面挖空心思左思右想,发现了一个问题若是不重合,有些事情根本讲不清楚。</p>

写通房那本的时候,夺嫡已经被简化了,因为对于闷骚景来说熙帝太子晋王都算不得真正的仇人,就算他最后身死,只能说是晋王手段毒辣,要说报仇,对于闷骚景的性格来说,好像不那么强烈,他求得不过是一条生路。所以只是一笔带过,将大致的讲了一下,便罢了。</p>

而云王恰恰相反,他巴不得把害过他欺压过的人,尤其以晋王太子为主,全部弄死。当然这是性格的原因。其中也有许向荣以及严霆最后的下场原因在里头,所以这里简化不了,也就造成了和通房关于夺嫡这块不可避免重复了。</p>

有亲说有些重复内容面面是复制粘贴,确实有,但我不会说其实面面斟酌了又斟酌,该删除的都删除了,能简化的都简化了,甚至行文造句也做了许多改动,包括之间的一些细节和情节。当然这是不明显的,若不是逐一对比,看过两本文的亲会产生一种情节重复的错觉,这是事实。实际上有很多不同了,这里面面就不描述自己在其中费的一些心思。因为写文这东西,不光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其实面面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挺纠结苦恼的。</p>

——</p>

以上情况是基于看过两本书的亲,才会有这种烦恼,但还有一种情况,若是有亲只看过悍妃这一本,有些情况不交代清楚,只会让她们一头雾水。这种情形面面必须考虑,没办法。o(╯□╰)o</p>

情节重复的内容,面面大约估摸了下,大约在几千字左右,面面肯定不会让大家吃这个亏的,所以会将这个字数免费送出来。之前便有这种打算,因为不知道具体会是多少,并且晋江不允许在作者有话说放正文,面面在通房那一本被编辑叫停过,所以比较谨慎。这两天两章的字数,实际上购买的话只需要花一章的点数,算是面面对大家的一些小歉意。</p>

希望大家可以体谅,因为有些亲是追过两本书的,自然明白老五是怎么上位的,胖子在中间干了什么。但有些亲只看过本文,咱们要对这‘只看过本文’一部分的亲负责。必须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这两章对大家造成的困扰,望大家不要见怪。</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