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2 / 2)

羽翼华夏 roger 0 字 2022-09-25

举棋不定的他没有发现机要室的门被打开了,一阵香风飘了过来,熟悉的味道,不用回头也知道是秘书王芳艺。一双柔软滑嫩的手搭在肩膀上,又轻轻地开始按摩太阳穴。</p>

“老板,什么事情这么不开心晚饭都不吃”</p>

“已经5点半了去德州餐厅吃牛排吧,宝贝”先不想这些烦人的事情,反正回话还早呢。</p>

“嗯,不,今天~要吃~~~日本料理我好久没去了”</p>

“好~~~好,但是今天晚上不会又有什么约会吧不然我真的就生气罗。”</p>

“那你欠我的钻戒和铂金镯,还有宝马呢人家可都在等着开呢”</p>

这个**,这两年不知道刮了老子多少钱,幸好当军长还有点外入,不然真还养活不了:“好,好,我们买~~~~”</p>

蔡义武不知道柴亿文从他这里出去以后并没有直接回台北反而是去了手下第29机械化步兵旅旅长刘成杰那。</p>

。。。</p>

“小伙子,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老总将身体靠在椅子上开始了发问,秦总和胡局都将目光投身了过来,关切地注视着两塔档。</p>

和政委对视了几眼,政委送来了肯定的目光,那意思就是:没准,今天大家都走不了,后面还有我撑着,你是支队长,这个,该你先上。</p>

张羽苦笑着端起茶杯,似乎是对着老总又似乎是向自己问了一句:“整体大纲已经~~~通过了”胡局点了下头,张羽随即对着老总立正:“老总,作为军人,我绝对服从。我是特反支队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p>

“好说的好就这个大纲,给你和熊浩欣3天时间拿出实施方案来,3天后你必须亲自交给我记住,不能给你们两个人之外的任何人泄露,全国,除了我们6个人,只有主席总理外长知道这个计划。不能出任何漏子否则。。。别说否则,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彻底地解决”</p>

秦总站了起来道:“小伙子,现在才是真正面对美国人的时候,如何把握,就看你的了,最迟11月10日开始潜入。需要提醒是语言问题,得用闽南话,否则全部说英语。</p>

怎么就觉得象是风萧销易水寒的感觉呢不只是熊浩欣这么想。张羽看着手里的大纲心里面暗自决定了:政委,我是支队长,你不能争,这个为国效力的机会我来。</p>

但是,政委已经站起来了:“报告总长,我要求带队执行方案家里面的事情由支队长管理”</p>

“不应该我带队”张羽已经着急了。</p>

2008年12月3日。</p>

立法委员选举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随着大陆经济持续发展,台民众对中国大陆的评价出现了好转,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分了4个海上项目给台北和基隆举办以后,北方以前所未有热情来办理,自豪感使支持统一的热度迅速升温,同时也对本身就有的中国归属感得到了加强。南方也因为大陆3年前的“农产品免税待遇”政策而获得了很大经济实惠,潜移默化中对大陆的敌意和对**的支持已经开始降低,这也是绿营感到极为恐惧的地方。几天来,位于台湾南部的绿营传统势力地区在和台联的蓄意挑动下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正名运动”和要求生存空间的活动。</p>

看着对面的3个福建籍老兵,年纪轻轻的却非得蓄须打扮个老成的样子,还要纹身,摇了下头,问:都安排好了吗</p>

“已经安排好了,那边是王~~老板4个人已经在花莲接上头”</p>

“好,我继续讲,其实~~~</p>

在内心世界里,位于北部、西部占大多数的蓝营民众希望平稳过渡,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对统一的无条件支持,他们本意是反对**但是对统一持保留态度。这一点都不好笑,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台湾人要么支持统一要么支持**,但是,具有台湾特色的民意就是这样。</p>

随着1987年两岸关系的松动,先行的业主在大陆挣得是盆满钵满,毕竟让台湾一部分人接触到大陆真实的一面,两岸的经济交流也直接让北部、西部沿海地区的广大民众直接享受到了好处,台湾人开始对大陆进行了解,现实世界中毕竟还是有电视和网络等其他媒体可以进行交流。</p>

但是,作为国民党传统势力范围,50多年滴水不漏的教育让大多数老百姓对大陆既感到很陌生也觉得恐惧,胜利日后出生的台湾人只能延续教科书上的印象来解读对面的大陆。。。和我们的教育一样,在他们看来大陆人民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

这种我们不能理解的民意也是导致连战党主席在2004年大选前无奈地表示统一不是国民党的唯一选项来迎合本方基本选民意见的原因。</p>

因此,北方和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区是反对**的主力,他们大约占据着40多一点的选民,历次选举中他们都是蓝营的坚强后盾,因为,他们主要是迁台来的400万人的后代,同时选择绿营就是选择**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家园~~~工业基础雄厚的北方和高科技产业必然被无情的战火摧毁,谁为**行为买单最终还不是老百姓和普通的工商业主。</p>

而另外一个阵营就是绿营,其实顽固坚持**的在台湾内部也仅仅是那些以李登辉为代表的所谓“皇民”后代和建国党,这些人充其量不过也就100万人,它们不属于中华民族。。。每次选举能够获得的就是约5的选票。</p>

实力最大的是,这是个由所谓美丽岛系、华报系等等怪胎组成的政党,唯一共同的意识形态特点就是反中国,反统一,反正是逢中必反,顽固坚持**。</p>

的根据地是中南部山区,这里的经济文化交通都很落后,落后得和繁华的台北简直是两个世界一样,这里既没有什么重要工业也没有高新科技产业,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业和水产业。在政坛上长期处于劣势和经济上被压迫的情况导致他们对“外省人”有严重的敌意,而李登辉的“国民党是外来政权”的论断更是加剧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他们是最主要的传统支持者,大约占选民的35。</p>

说起来,是在国民党迁台后逐步形成的,1947年国民党对“二二八”事件的残酷镇压和迁台后随意扣压“匪谍、”而进行的大肆打击导致反对派纷纷逃亡海外,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群开始聚居日本和美国,并被美日作为后备力量培养起来。</p>

国民党解除“戒严”后,这些人回返台湾利用开放“党禁”的机会,以“环保、废核、反黑金”的名义发展起来并最终集合在一起组成了“民主进步党”,以台湾自决的口号迅速获得了大约20的支持,但是在80年代末期及90年代中期以前并没有获得较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民党还掌握着强大的军警宪特,不停地对进行严密监控,同时80年代末期才勉强确定主导地位的李登辉在岛内反独占据绝对多数的时候还不敢开放自己的立场。</p>

自90年开始,随着苏联的崩溃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围堵,已经稳固权利长期隐藏皇民思想的李登辉逐步改造和瓦解国民党,对党内以林洋岗、蒋纬国、郝柏村为代表的“非主流派”进行强力打压,压迫得林洋岗、蒋纬国最后甚至被迫联手以宣布参加92年总统选举来抗争。虽然在党内“八大老”的压力和安抚下撤出可最终还是导致了国民党迁台后第一次分裂,但是这一派别很快就因为“非主流派”的实力和影响力确实太小而迅速消亡。</p>

1993年到1995年,李登辉开始逐步显露出本性,分别抛出了“七块论和独台论”,开始认清李登辉本性以王建宣为代表的国民党“新非主流派”开始反击,1996年国民党发生了第二次分裂,王建宣等宣布退出国民党组建“国民党连线”并最后成立“新党”,这一派别最早接触大陆,也最早感触大陆蒸蒸日上的发展,他们主张接受“一国两制”,被岛内绿营指为“联共卖台”,最多的时候他们是台湾第三大党,在立法院占据47席,是统一的绝对支持者。但是,毕竟他们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持也没有传统势力范围,随着领导层的老化,新党逐步被淡化出台湾政坛最终被后起的“亲民党”所取代。</p>

1999年后,李登辉抛出后来虽然在美国主子的压力下改为的“特殊的两国论”则最后让国民党人认清了他的嘴脸,“冻省~~废省”的卑劣行为让本为心腹的宋楚喻和李登辉正式决裂,亲民党的横空出世使国民党遭遇了迁台后的第三次也是最致命的分裂,最后结果是交了狗屎运,以39的选票获得了2000年“总统大选”胜利,亲民党获得了36,最惨的国民党仅获得了23的支持。</p>

2000年获得政权的,紧接着又利用大选胜利声势获得了立法院第一大党的地位,但是当洋洋得意地准备废除“核四”的时候却被美国主子当头棒喝,才知道谁是最后的决定者。</p>

因为国亲新三党仍然占据立法院多数,无法进行大的政策调整,只能逐步逐步地进行“去中国化”,一步一步蚕食中国意识,玩弄“通用拼音”,护照加注台湾字样,修改教科书等花样百出的动作,导致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的中国情节被淡化。</p>

9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日本经济持续低</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