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拿下寿阳(2 / 2)

元诩将信将疑,连忙写信去关陇前线,问问萧宝寅。萧宝寅得知后,哭笑不得:“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萧宝寅给元诩回信:“哪儿有伯父做天子、父亲做扬州刺史,而抛弃亲人远走他乡的?这种不仁不义的东西,不如杀掉!”元诩看着信,对着萧正德冷笑,然后随便给他找了个住所打发了事。

萧正德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和忠心,找了一个小孩杀死,说是自己的孩子,并把他埋在北魏,如此把北魏高层都瞒了过去。

同在北魏的萧综自然知道萧正德是什么货色,一直对他很鄙视,从来不在皇帝面前说他一句好话。时间长了,萧正德觉得自己既没有萧宝寅的国仇家恨,又没有萧综的悲惨身世,他决定回家。

南归之前,他写信给父亲萧宏,向他打探萧衍的口风。萧宏对萧衍了解十分透彻,他对儿子说:“回来吧,没事,老爹我曾经试图刺杀皇帝,结果皇帝还不是宽恕了我;萧综叛国投敌,还不是得到了原谅。你这都不算事儿。”

萧正德得到萧宏的肯定和鼓励后,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南梁。一进大殿,萧正德看到萧衍就磕头跪拜,又开始哭了起来。萧衍本来就溺爱宗室,一看萧正德认怂,马上就消了怒气,让萧正德官复原职。

得到萧衍原谅后,萧正德和父亲萧宏一起沉浸在酒色之中,庆祝自己的死里逃生。不过,老头子的身体确实不如儿子,不久,萧宏病重,萧衍亲自去看望,他完全忘了萧宏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财产的事情,反而对他大肆封赏。

萧宏死后,萧正德更加肆无忌惮,***女、掠人财产,只要他想得到,他就去做。萧衍认为他是死了爹伤心过度,不加干预。萧衍觉得自己一心向佛,这样的好心肠,一定会最终感化萧正德的。

3.萧统的孝心

另一件烦心事很快找上萧衍,不是别人,而是他真正优秀的儿子萧统。

526年11月,太子萧统的母亲病重了。萧统天天在伺候汤药,睡觉也没脱过衣服,只为了能随时起床伺候母亲,可惜母亲还是去世了。

萧统是儒家传统经典熏陶出来的孝子,对母亲的死,他是连续几天一口汤水都喝不下,每当痛哭的时候,撕心裂肺,直接晕过去。

萧衍听说了,赶紧派人去劝说:“居丧不能哀痛过度危及生命,这是圣人的规定,无力胜任丧事就等于不孝。有我在,哪能这样毁伤自己的身体!赶快勉强喝点儿稀粥。”

听了父亲的话,萧统勉强打起精神,每天只喝一升麦粥,日渐消瘦下去。萧衍看着面黄肌瘦的儿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听说你吃的过少,越来越瘦。我近来没有别的病,见你这样,我心里堵得慌,也犯了病。你应该勉强自己多吃点儿,别让我老替你担心。”

萧统为了让母亲得到安息,到处找人买风水宝地,这消息很快传到商人耳朵里,商人找到朱异去行贿,表示愿意卖地给太子。朱异请示萧衍,经过萧衍的同意,萧统买到了这块风水宝地。

正当萧统为买到此地而欣慰时,一个路过的道士摇了摇,叹道:“好地是好地,可惜······”

“嘿,你个臭道士,敢在太子面前胡言乱语!”说这话的是萧统的贴身宦官鲍邈之,一边说着一边就去驱赶道士。

萧统劝阻了鲍邈之,向道士行了个礼,和声细语地说:“您看这块地有什么问题么?”道士掐指一算,然后慎重其事地回答:“此地对太子不利,如果是做个法事,祸患倒是可以消除。”

鲍邈之听后,便如临大敌:“殿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呀,为了您的母亲,这法事还是应该做。”

萧统从来不相信这些迷信的东西,他对此将信将疑,鲍邈之开了口,说了很多宽慰太子的话,并表示自己愿意为太子效劳,于是萧统默许了。道士做了蜡鹅等其他东西放在墓穴中,以此来驱除妖邪,祈求平安,鲍邈之跑前跑后,甚是卖力,以讨太子欢心。

在给母亲守丧期间,宦官们也要轮流值班。这一夜正好轮着鲍邈之值班,他以为工作是要做给领导看的,既然领导不在,那何必傻里傻气地干?他跑去和宫女嬉戏打闹去了。

鲍邈之的脑子比较聪明,不过运气差了些,这一幕正好被萧统看见。鲍邈之无地自容,想要说些什么,又咽回了肚子里,萧统只是皱了皱眉,随后就原谅了他,萧统的眼里和心里,只有对母亲去世的悲伤。

鲍邈之见太子没有发作,他更加惶恐不安了:“莫非太子这是要对我下手?因为丧失而不便发作?”跟着萧统这么多年,鲍邈之却是最不了解萧统的人。一个人觉得领导要对自己下手,那么无论领导做什么,他觉得这都是一些暗示。

内心有鬼的鲍邈之咬了咬牙:“既然不让我活,那我先让你死!”他跑到萧衍跟前,神神秘秘地说:“陛下,您最近身体不舒服,是因为太子······”

萧衍看他扭扭捏捏,打起了精神:“太子怎么了?”鲍邈之颠倒黑白,说是太子做法事诅咒萧衍早死,以便提前接班。

在皇家,太子永远是最敏感的人,他是皇帝潜在的竞争者。尽管萧衍知道儿子仁孝,但他当了皇帝几十年,已经形成了职业病,他必须对威胁自己皇位的人严防死守,萧衍听完鲍邈之的话,立刻警觉起来。

他派人去墓地检查情况,果然发现了蜡鹅等东西,他想彻查此事,宰相徐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皇上,恐怕此事另有隐情,太子乃国本,轻易动摇恐怕······”萧衍也知道兹事体大,最终他将那个道士杀掉了事。

此后,萧衍开始猜忌萧统,和他讲话开始冷言冷语,而萧统却对此毫不知情,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看到父亲对自己态度变了,萧统开始自责不已,情绪日渐低落,父子之间就像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墙。

4.拿下寿阳

曹义宗围困荆州一年多了,始终没有进展,不断向萧衍请求增兵,萧衍觉得头疼。时年18的七子萧绎主动请缨:“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看自己宝贝儿子这么懂事,萧衍觉得总算心里有些安慰,萧绎已经这么大了,也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了,于是,封萧绎为荆州刺史、镇西将军,都督九州军事。

7月,北伐总司令夏侯亶送来的喜讯,堤坝筑成,大水已经围住了寿阳,拿下寿阳指日可待。

“好!”萧衍觉得这一次寿阳必定是囊中之物,他激动万分地看着群臣。首席秘书朱异不失时机地开了口:“恭喜陛下,此乃天意,此次出兵一定能拿下寿阳,荡平北朝!”

萧衍很满意,他下令元树为镇北将军,带陈庆之等人北伐。11月,元树与夏侯亶南北夹击寿阳,在陈庆之、韦放(韦黯大哥)等将领英勇作战下,李宪城破被俘。

形势比人强,寿阳已经被水泡了快两年了,这一仗没什么悬念,梁军可以说是没有遇到什么顽强抵抗。12年前修筑那么庞大的浮山堰攻城劳民伤财,寿阳岿然不动;今年的寿阳却早已被北魏抛之脑后,李宪送上了七万多人以及两千石粮食,萧衍乐开了花。

夏侯亶被封为豫州刺史,镇守寿阳。于是,萧衍登基二十多年来,终于拿到了这把北进的钥匙。

“把李宪放回去吧!”萧衍十分自信,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礼佛行为感动了上天,那么就要优待俘虏。回到洛阳后,胡太后让李宪坐冷板凳,再也没有让他进入权力中枢。

次年2月,萧衍自我感觉良好,他打算再次对彭城下手,派出了成景俊、兰钦等人去进攻彭城。这二人都出身名门望族,兰钦在南梁也是响当当的猛男,此次围攻彭城虽然被崔孝芬、杨昱击退,兰钦大显身手,把彭州周围的各个据点打得没脾气。

萧衍觉得佛祖给自己指明了道路,为了报恩,他决定出家跟随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