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河阴之变(2 / 2)

胡太后:“阿弥陀佛,太原王,我已经遁入空门,不知找我来所为何事?”

尔朱荣:“何事?哈哈哈,意思,你对你犯下的罪行撇得一干二净了?”

胡太后:“我只是一介女流,家里的男人没用,你要我一个女人来为整个帝国的兴衰荣辱背锅么?”

尔朱荣:“你一手把持朝政大权,请问,我不找你问罪我找谁?明帝难道不是你杀的?”

胡太后看到了尔朱荣脸上的不屑和愤怒,她知道自己辩不过,她开始了一哭二闹。尔朱荣哪儿管你这个,这次进军洛阳就是要给前任皇帝元诩报仇的,胡太后必须死才能保证他这次行动的合法性。

尔朱荣已经懒得搭理胡太后,只是轻轻挥一挥手,手下的几个壮汉提着胡太后以及这个“非法”的皇帝元钊,就扔进了黄河。

胡太后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她的一生是多才多艺的,是柔情似水的,是多灾多难的,夹在皇帝和群臣之间,夹在元雍、于忠、崔亮、元叉、刘腾等权贵之中,有淫乱的一面,也有无奈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让一个弱女子来承担帝国的兴衰,“红颜祸水”的论断没有丝毫意义;同时,作为皇权的代言人,胡太后对北魏的摧残却也难辞其咎。希望来生,胡太后投胎一个平凡人家,嫁一个爱她的、长命的男人。

4.全部杀掉

看到尔朱荣的斩首行动,百官恐惧,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更不敢给胡太后以及元钊喊冤。

费穆走上前来:“太原王,老臣有要事要说。”

“老将军请讲。”

费穆低声道:“现在您兵马不足万人,之所以能长驱直入洛阳,因为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号,顺应了民心。但咱们没有打一次漂亮胜仗,时间久了,这洛阳的百官就知道了您的虚实,不如趁现在赶紧树立权威,大行诛罚,让天下人知道您的手段,除旧布新才是正道。”

尔朱荣点了点头,他转头问表弟慕容绍宗:“洛阳不是咱的势力范围,全部的皇亲贵胄、土豪劣绅都聚集在这里,如今天下都在搞无产阶级革命,咱们不如把这些贵族一锅端了,以顺应民心,可好?”

慕容绍宗很震惊,急忙劝阻:“太后荒淫、小人当道,咱们才起兵整肃超纲,现在如果不分忠奸全部杀掉,老百姓可能拍手叫好,但得罪了士大夫集团,以后的朝廷还怎么运转?毕竟这天下还是这些贵族的天下。”

尔朱荣当然知道这天下是二代的天下,根本轮不到无产阶级来接管。但他作为一个外来户,他实在没有精力和实力去处理洛阳利益集团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他必须要给这乱世来一剂猛药,让这些既得利益者去死,才能把蛋糕分配给自己的马仔,才能再造乾坤,才能开天辟地。

尔朱荣下定了决心,他准备干一票大的。

他笑着对元子攸说:“陛下,咱们还是得先祭天告慰列祖列宗,才能名正言顺呀。”看尔朱荣说得如此诚恳,元子攸答应了。

祭天,是皇帝才能干的事,是最盛大的礼仪,百官必须到场,见证这一辉煌时刻。尔朱荣就是想通过这一时刻,把那些贵族们一网打尽。

不一会儿,丞相高阳王元雍、中山王元略、冀州刺史封回(封隆之老爹)、李神轨等两千多文武重臣来到了黄河南边。

尔朱荣等大家都到齐了,直接打断了元子攸的祭天仪式,突然变了脸色:“孝明帝暴崩,天下大乱,都是你们这些人导致的,欺君罔上、贪污暴虐,你们几个是干净的?”

元子攸和大臣们都愣在原地,没想过尔朱荣会来这么一出。尔朱荣把视线对准了为首的元雍:“高阳王,你带头炫富攀比,挥霍国家财产,私下里又对陛下不忠心,阴谋篡权,你该当何罪?”

元雍确实被质问住了。这些年,他经历过太多的政治变动,见过太多人世浮沉,他依然高高在上,像个不倒翁那样,在北魏政坛稳如泰山。

他参与了把胡太后推向台前,参与和元怿执政,也参与了“宣光政变”囚禁胡太后,也参与了废除元叉重新迎回胡太后,任凭你风云变幻,元雍始终屹立不倒。他觉得即便是尔朱荣这种狠人,也得给自己几分薄面。

可惜,元雍高估了自己的政治价值。像他这样呼风唤雨的人才是最危险的,这样的大贵族大富豪必须死,尔朱荣才能和这些贵族彻底决裂,才能得到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认同,才能得到底层百姓的欢呼。

元雍羞愧难当,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他也没有了继续说话的机会。尔朱荣大手一挥,埋伏已久的侯景带着几千骑兵,将百官团团围住。

这是一场屠杀。一边是武装到牙齿的尔朱荣特种部队,另一边是毫无准备、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子哥、官二代,在嚎哭震天声中,二千余高官全部倒在血泊中,元子攸吓得瘫倒在地。

尔朱荣叫人把元子攸送到了河桥寝宫软禁起来。

这些尸体全部被抛入黄河,因为屠杀的地方在黄河南岸,史称“河阴之变”。

5.飘飘欲仙

看到这一幕,尔朱荣豪情满怀,突然觉得天下唯我独尊,他仿佛找到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在一旁沉默已久的高欢突然开了口:“太原王,现在正是顺应民心、继承大统的好机会。”

高欢当然是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如果尔朱荣称帝成功,那么自己有劝进之功,自己好歹也是开国功勋;如果尔朱荣不称帝,至少自己表了忠心。反正,不论结果如何,对自己都是百利无一害。

贺拔岳看穿了高欢的阴谋,他大声劝阻:“万万不可呀,太原王,咱们是来匡扶社稷的,如果称帝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么!贺六浑这小子居心叵测,请求让我诛杀他,以谢天下。”

说完,贺拔岳恶狠狠地瞪着高欢,高欢一脸无辜地转向尔朱荣:“太原王,如果我有半点私心,那我请求自裁。”说完,他就拿起身上佩剑朝着自己脖子抹去,高欢的演技是满分。

尔朱荣见状,连忙夺下了高欢的剑。对他来说,现在还不是让马仔内斗的时候,他不轻信任何一方,他有自己的判断,他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试试又不会有什么危险。

不一会儿,那些迟到祭天仪式的大臣来到了现场,包括大才子温子升和魏收。这二人都是出身显贵,魏收是西北战场功勋魏子建的儿子。还有范阳卢氏卢道虔以及御史赵元则等。

经过尔朱荣的授意,元天穆开了口:“谁能替太原王写受禅诏书的免死。”迟到的大官里滚出来一个人,他叫赵元则,他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表示支持尔朱荣当皇帝。

在元天穆的眼神示意下,赵元则开始喊了起来:“元氏当灭,尔朱氏兴!”士兵们纷纷高呼“万岁”,温子升、魏收、卢道虔等人也跟着一起喊,不喊就得死。

尔朱荣只是静静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一切。晚上,他带着十几个猛男,就朝着元子攸的寝宫杀了过去,当着元子攸的面,杀了他的两个亲弟弟。尔朱荣情深意切地说:“两位王爷图谋不轨,微臣不得已先斩后奏。”

亲眼目睹了白天的恐怕片,现在尔朱荣又给他整了一出丧尸片,元子攸的怒火彻底爆发了:“大魏失德,乾坤混乱,得力于太原王,我才能进入洛阳。如果您觉得我不行,那就换掉我,没必要来吓唬我。”

说完后,元子攸慢慢脱掉龙袍和冠冕,闭上眼睛,等着尔朱荣的大刀。尔朱荣一看这皇帝居然这么硬气,一时失去了主意。

这皇帝谁不想当?已经到了这一步,还用你小子教我做事?尔朱荣安慰了元子攸几句,退出来就开始谋划称帝的事情。

称帝总要搞一些祥瑞,以证明自己天命所归。尔朱荣命令手下给自己造铜像,连续造了四次都失败了,他请来了当时的算命大师刘灵助,刘灵助掐指一算,很遗憾地摇摇头:“天命不可违,大王,天命还是在元子攸身上呀!”

刘灵助当然不是什么大师,他只是个政治投机分子,他早就看出来洛阳城中没有几个实力派是支持尔朱荣的,强行称帝对尔朱荣没有半点好处。

司马子如也极力反对,不赞同称帝。

尔朱荣对他说:“我已经干了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你让我怎么下台呢?”司马子如一听,知道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他说:“现在还来得及,皇帝不是还没死么?咱们把他放出来,继续尊奉他就行了。”

尔朱荣重新前来拜见元子攸,痛哭流涕,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