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剿灭邢杲(2 / 2)

徐纥像奔命一样,来到了建康,见到了萧衍。徐纥开口哭诉着:“陛下,尔朱荣逆臣残害忠良,污蔑微臣祸乱朝纲,微臣日思夜想要归附圣朝,所以一路颠沛流离南下,今日有幸得以目睹天颜,还请陛下收留。”

徐纥“呜呜”地哭了起来。一旁的朱异似乎收到了某种信号,开始帮徐纥说起好话。徐纥在路上就打听到了朱异在萧衍心中的地位,早就把土特产给他送了过去。

听朱异说徐纥对佛学也有研究,萧衍眼睛亮了起来,不知怎的,他觉得徐纥就是那个懂他的男人。不出意外,徐纥被留下来了。

徐纥趁机进言:“陛下,现在是进军北伐的最佳时机,尔朱荣四面征战,洛阳空虚······”

“对,陛下,不能再等了。”说这话的是萧衍新封的魏王元颢,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元树、元法僧、元悦等一批北魏宗室都纷纷表示同仇敌忾要北伐,至于他们究竟是想帮助萧衍北伐,还是想趁机回到北魏,谁也不知道。

平时沉默寡言的陈庆之也站了出来:“末将愿尽绵薄之力。”陈庆之一向对时局有深刻洞察,他知道什么时候出兵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而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萧衍在前几个月元颢来投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这事儿了,他觉得确实不能再拖了。看皇帝龙颜大悦,徐纥又顺带着说了羊侃守泰山郡的事情。

“泰山郡?”萧衍皱了皱眉,他对徐纥说:“泰山郡孤悬敌后,太远了。”萧衍虽然贪恋北方的土地,但并不傻,他的国土根本和泰山郡不接壤,中间隔着老远。羊侃忠心可嘉,但实在没有必要冒险去隔空支援一块非地。

徐纥无所谓,羊侃只是他暂时的保护伞,羊侃的死活与他没什么关系,现在他已经抱上了萧衍这条粗腿,已经安全着陆,他还怕什么?很快就把热锅上的羊侃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5.七千白袍

萧衍的心思在洛阳。派谁去呢?毫无疑问,人选是陈庆之。陈庆之不仅在身边陪自己下了一二十年的棋,而且还在彭城、涡阳等地立了赫赫战功,忠心和实力都是可靠的。

派多少人去呢?西线蜀地的攻势没捞到好处;中线的荆州,曹义宗这家伙三年来损失了几万人不说,自己也搭了进去。加上自己推崇佛教也砸了不少钱,手下那些官僚地主们大肆敛财,他一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时半会儿没那个人力物力财力搞大规模北伐,只能去投机了。

“子云呐,朕给你七千精兵护卫魏王北伐,可好?”萧衍思索一阵后,终于开了口。

“微臣必将竭尽所能,不辜负陛下期望。”陈庆之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上依然平静如水。“七千人?”魏王元颢、太子萧统等人都目瞪口呆,他们在想,这萧衍是不是老糊涂了,七千人就想进入别人的首都?

只有陈庆之向皇帝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萧衍脑子并没有进水。

第一,他目前确实很难凑齐几万人的军队;第二,尔朱荣正在对付邢杲、韩楼、万俟丑奴等,洛阳必定空虚;第三,如果兵在精不在多;第四,如果南梁倾全国之力北伐,派出了几万,几十万的部队,那恐怕尔朱荣要和邢杲等人都要联合了。

七千人正好,因为人不多,根本不会引起北魏朝廷的重视和恐慌。陈庆之此行的目的,萧衍很清楚,只是去投机的,他并不指望这七千人能一口气吞掉北魏,荡平天下,他并不傻。

而陈庆之最擅长的就是闪电战,这七千人交给他,最合适不过,即便不能拿下洛阳,也一定能大捞一票。

“七千人?”尔朱荣听说南边的战报后,不屑一顾,相比于南梁七千敌人,邢杲、韩楼、羊侃这些造反头子才是他应该关注的重点。

528年10月,陈庆之带着七千人开始了冒险之旅,他也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他只知道,这又是一次带兵出征的机会,不论结果如何,他总是兴致勃勃、意气风发。陈庆之作战喜欢身穿白袍,这一次他让所有士兵也都穿上了白袍。

这七千人中,有一人比较特殊,他叫杨忠。自从父亲在河北战死后,他流落到了齐鲁一带,恰逢陈庆之护送萧综北上彭城,杨忠被梁军俘虏,从此一直在陈庆之军中,是一名普通士兵。

几年来,杨忠亲眼目睹了陈庆之的英勇无畏,尽管他没有机会和陈庆之直接对话,他对这个白袍将军钦佩不已,默默地辛苦训练,期望有机会回到北方故土。这一次,他主动应征入伍。

没办法,历史是属于胜利者的,这个杨忠必须单独一提,因为他的儿子是杨坚,那个结束后三国纷争的男人,一统天下的男人,缔造隋唐盛世的男人。

羊侃迟迟等不来南梁的救兵,在高欢、彭乐的围攻下,弹尽粮绝,不得已放弃泰山郡,开始突围南下。本来彭乐想要一口气吞掉羊侃,高欢向于晖建议道:“羊侃一心要南逃,不足为患,邢杲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他死守青州不知进取,我们进攻羊侃又不去救援,现在是趁机拿下他的最佳时机。”

于晖张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英俊的年轻人,他想不到高欢有如此见解,处处都说到他心里,他命令彭乐停止追击,转攻邢杲。

羊侃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建康。羊侃见到萧衍后,哭出了声:“陛下,今夕何夕,得以见到陛下!”是呀,想想自己祖孙三代人都想南归,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自己又是九死一生逃过追兵才回到这里。

萧衍封羊侃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羊侃谢恩后,扭头看到了笑嘻嘻的徐纥,眼睛瞪得快跳出了眼眶。

不过,羊侃并不用担心自己以后会和徐纥同朝为官,因为不久徐纥就自然死亡了。在乱世之中,这是一个佞臣最好的结局。

6.邢杲覆灭

就在于晖准备全力进攻邢杲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葛荣的马仔韩楼已经攻陷了幽州,聚众数万人!

“报!”传令兵失魂落魄地跑进中军大帐。

“咋了?”于晖不耐烦地呵斥道。

“报告主帅,彭乐将军叛逃幽州了。”

“什么!”于晖吃了一惊,转头看向高欢。高欢摇了摇头:“彭乐这小子,当初在杜洛周帐下和我共事的时候,就摇摆不定,没什么头脑,跟着我投靠了葛荣,后面又归降太原王,我以为他认清了形势,想不到居然跑去归顺了韩楼!”

这就是彭乐,战场上骁勇无敌,但对天下形势的判断基本像是无头苍蝇,往往是基于一时兴起,他看到韩楼几万大军响应邢杲,就以为革命军要再次崛起,二话不说带着部队就投靠了韩楼。

彭乐在讨伐羊侃时立了头功,在军中有很高威信,虽然只带走了两千心腹,但对魏军的士气造成了巨大影响。于晖不得已下令暂停攻击邢杲,邢杲趁机出兵攻占了济南,大有席卷整个山东半岛之势。

尔朱荣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派贺拔胜北上中山防备韩楼,并派出嫡系元天穆增援于晖。经过一番艰苦攻城战,次年四月,济南城破,邢杲被斩首洛阳。

高欢按功劳被封为晋州刺史(前任刺史樊子鹄已到洛阳任职),高欢创业这么久,这终于有了根据地。

治理晋州(临汾)期间,高欢从尔朱荣手里要来了孙腾做长史(刺史秘书长),要来高隆之为治中(刺史副手),要来窦泰做都督(晋州防城司令),窦泰性情豪爽又是怀朔老乡,高欢把妹妹嫁给了他。

妹夫窦泰又推荐了莫多娄贷文给高欢,莫多娄贷文出身鲜卑武将世家,作战勇猛。好友蔡俊把之前在葛荣账下的广宁(晋中市)老乡韩显、潘乐、任祥等人也介绍给了高欢,此时的高欢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都是他以后发展的得力助手。

高欢知道这份基业来之不易,他不停通过刘贵给尔朱荣送礼,保持良好关系,表示自己只是尔朱荣的一个忠实马仔。看到高欢在晋州搞得有声有色,尔朱荣倒是无所谓,因为他自信完全可以驾驭高欢,自己侄儿汾州(山西汾阳)刺史尔朱兆就在北方不远处监视着他。

尔朱荣十分欣赏帅才高欢,他曾经对尔朱兆说:“我死之后,恐怕只有高欢能统领我的部众,你还差得远呢。”

当然,此时的高欢还不是尔朱荣应该关注的人,死灰复燃的韩楼也不是。这一阶段,中原大地上最耀眼的明星是陈庆之。正当尔朱荣在晋阳消化葛荣的六镇士兵、元天穆率大军进攻邢杲之时,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兵已经逼近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