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争霸开始(2 / 2)

这一点就在华州刺史王罴身上。王罴,我们已经有很久没提到他了,这个狠人之前给北魏朝廷守过荆州,苦守三年活活拖垮南梁的军队,后来辗转各地,最终投靠了宇文泰。

窦泰的佯攻还是起了很大作用,吸引了西魏军大批主力。所以,现在的冯翊城根本没设防,而且城墙正在修缮中,就连梯子都还在城外,包工队干了一天了,正在城里吃晚饭。

“哥,你看!”韩轨指着城墙外靠着的梯子说。“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司马子如也看到了,急忙命人往上冲。都不需要攻城机械,这好事去哪儿找?很快,东魏军就陆续爬楼梯。

“不好,东魏军杀来了!”一个农民工正拿着鸡腿准备塞进口中,突然就看到了城头晃动的人影,然后被东魏兵一箭射死。恐慌的情绪已经蔓延,军情也在华州城传开了。王罴在干嘛呢?他正在睡觉。

听到呼喊声后,王罴就像诈尸一样,直接从床上蹦起来,来不及穿衣服,更来不及梳洗打扮,操着一根木棍就冲出来,一边跑一边吼着:“我看是谁打扰老子睡觉!”映入东魏兵眼中的是一个头发炸裂、口中哇哇大叫的裸体老男人,大家都吓傻了,直接朝着城门口退去。

司马子如这时候也刚翻进城内,看到王罴这行为艺术,也不知所措。王罴趁机召集部队,对敌军发动猛攻,不知咋地,东魏兵就这么稀里糊涂被赶出了华州城。司马子如的舆论战几乎没有起到作用,毕竟华州在关中的心腹地带,早就已经被宇文泰成功洗脑了。

东西魏分裂以来,华州之战算是两国第一次战争,但这第一次有点无厘头,改变战局的居然是一个裸体老男人!

3.胆若鼷鼠

正如独孤信、杨忠二人预料的那样,萧衍对他们的到来表示很高兴。贺拔胜一看老朋友来了,又向萧衍重提了北伐事宜,萧衍确实被贺拔胜一系的压倒性声音给说服了,但他派出的北伐将领是陈庆之。

而且是两路出击,东路让陈庆之北伐,西路让兰钦出击。

至于贺拔胜一伙嘛,虽然你们和高欢是仇敌,还是留在建康比较好,吃好喝好就行,带兵的事情还是交给咱大梁的军队更妥当。应当拥立谁为魏王呢?这几年的北伐都以失败告终,现在东西魏又分裂,元氏已经没人想中兴大魏了,都不想做无用功。

萧衍在人群中扫视,最终看到了一个叫元庆和的宗室。

“陛下,微臣不合适,我······我爱这片土地,我不想回到北方,我想留下来终身侍奉陛下!”元庆和目光躲闪。他对萧衍当然不是真爱,当初只不过是因畏惧战场,才阵前投靠的南梁,现在又要去战斗,他才不想去。

“无妨,你的忠心朕明白,这次是威震洛阳的陈子云将军陪你北伐,必能马到功成。”萧衍一眼就识破了元庆和的胆小内心。陈庆之还如当年一样,51岁的他眼神犀利,体态安详,性情深沉;对于领导的安排,他不喜不悲,只是默默接受。

535年2月,梁军一行来到了魏梁交界一带。

听说豫州(州城汝南县)刺史尧雄带兵前来救援,马仔李洪芝、王当伯问计陈庆之。“没事,尧雄是我手下败将,五年前楚城之战,孙腾和尧雄都被我击败。你们尽管厮杀,其余的事情我自有安排。”陈庆之以为自己还是五年前的自己,可惜尧雄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尧雄。

尧雄在路上设下埋伏,李洪芝和王当伯全军覆没,二人也被生擒。陈庆之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亲自率兵攻打尧雄的大本营。

子云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尧雄身受两处重伤,但他指着伤口对弟兄们说:“陈庆之不可怕,他是人,我们也是人。凡是人就有弱点,凡是人就不可能常胜不败,今天就是咱们打败他的最佳时机。”

“好,打败陈庆之!”东魏军个个打了鸡血,全都红了眼。正如尧雄说的那样,大家都是人,凭什么干不过你?在东魏军的猛烈反击下,陈庆之败了,而且还是抛弃粮草辎重败逃的。

当然,陈庆之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人,他只是调转了进攻方向,什么是兵法?兵法就是以强欺弱、以多打少,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后方的元庆和已经吓傻了,竟然猛男陈庆之都败了,那还北伐什么?他赶紧给前线的陈庆之写信,让他收拾东西准备跑路。

“魏王,胜败乃兵家常事;东魏军在豫州防守严密,末将愿意进攻南荆州(州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一定有机会击败他们。”陈庆之苦口婆心地劝元庆和。元庆和也是要面子的人,不能让手下的马仔瞧不起自己,就回他说:“子云你先行一步,本王随后就来。”

元庆和其实已经打算南逃建康了。此时,高欢给尧雄派的援军也到了,任祥带着高昂、侯景、窦泰对项城、彭城等地全面开展反攻。高欢是很重视和南梁的战争的,但晋阳一直被山胡人刘螽升袭击,他腾不出手来。

在斛律金的建议下,高欢通过嫁女儿给刘螽升的太子,麻痹山胡人;然后,刘螽升娶儿媳的婚礼现场就变成了战场,斛律金带军偷袭了山胡人,杀死了刘螽升。山胡人彻底臣服后,高欢才给尧雄派出援兵。

一听说高昂带三大军包围了项城,元庆和把喝进去的茶都喷出来了:“马上撤退,不用管陈庆之,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元庆和回到建康后,哭着对萧衍说:“陛下,臣差点回不来了,差点就见不到陛下了!”

萧衍把元庆和扶起来,问他陈庆之在哪儿,元庆和吞吞吐吐地说:“陈将军······临阵投敌了!微臣好不容易拼杀一条血路······”

“不可能!”杨忠和萧衍异口同声。萧衍向杨忠点头示意,然后对着元庆和说:“朕了解子云,他是绝对不可能投敌的,他要么死在战场,要么凯旋。”元庆和眼神躲闪,也不敢接话。

就在陈庆之围攻安昌城之际,尧雄来了一招围魏救赵,他带兵进攻南梁的边境重镇白苟堆(河南正阳县),也是陈庆之的退路。

这次,陈庆之确实被调动了,这白苟堆是他必救之地。陈庆之撤兵安昌城,快速向白苟堆集结,可惜为时已晚,一方面他听说了元庆和撤退的消息,另一方面尧雄占尽了地利优势,已经拿下了白苟堆。

回天乏力,陈庆之只能带着残兵绕道回建康。

“陛下,臣丧师辱国,请陛下治臣死罪。”陈庆之跪在堂下,冷眼看着一旁畏首畏尾的元庆和。

萧衍快步向前扶起陈庆之:“子云快快请起,你回来就好。”萧衍询问战争详情,陈庆之详细告诉了皇帝整个经过,当然也包括元庆和畏敌撤退的事情。

“你真是巧舌如簧,胆若鼷鼠!”萧衍大骂元庆和。顺便说一句,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就是萧衍骂元庆和的时候发明的。

看到陈庆之平安归来,杨忠也比较开心,毕竟是自己老领导,再说了,英雄惺惺相惜嘛。不久,清廉如水的中书令徐勉、“山中宰相”陶弘景去世的消息传来,以爱才自居的萧衍表示很惋惜,陷入到忧伤之中。

贺拔胜看皇帝那么难过,梁军又刚刚被东魏军打败,也就没好意思再劝萧衍北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路的陈庆之败了,可西路的兰钦却传来了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