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河桥之战(下)(2 / 2)

段琛只是用沉默来回答牛道恒。本来只是有点怀疑,一听对方这么说,反而加深了怀疑。牛道恒也是东魏的高级官员,被段琛怀疑后,他也开始消极怠工,不配合大局。

韦孝宽的目的达到了。他带着身边仅存的八百人,对段琛军发动了突袭,逃跑的一方变成了主动进攻的一方,东魏军万万没想到,结果就是段琛、牛道恒、尧杰全被活捉。韦孝宽趁势又拿下了宜阳、渑池等地。

一路狂奔后,宇文泰来到了弘农城下,王思政、杨忠、窦炽等也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正想进城大吃大喝休整一下,宇文泰一抬头才发现,自己安排的守将已经弃城逃跑了,陕城现在被之前俘虏的那些降卒给控制着。宇文泰阴沉着脸,爆发了:“这些人之前投降我,我留了他们一命,没想到现在又背叛我,来呀,全力攻城,杀无赦!”

西魏的主力虽然都溃散了,但手头这几千人打一个陕城还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各位爷都饥肠辘辘、满腔怨气找不到地方撒,很快就攻破了城门。宇文泰说到做到,他下令将城中搞事情的那些人全部处死。

傍晚,蔡佑来了。宇文泰看到后老泪纵横:“承先,你可算来了,这下我可以安心睡觉了。”蔡佑咧嘴一笑:“丞相,我在来的路上得知高欢撤军了。”宇文泰晚上把头放在蔡佑的大腿上,安然入眠。

第二天,宇文泰留下王思政守陕城,然后带着皇帝继续西行。临走前,宇文泰饱含深情地说:“思政呀,你对我的忠心天地可鉴,陕城有你我放心。”王思政也是豪气干云:“丞相只管放心去,城在人在,城陷人亡。”

如蔡佑所言,高欢带着七千轻骑兵一直追击到崤山一带,停下了脚步。

厍狄干表示不满:“欢哥,为啥不趁机捉拿宇文黑獭?”“妹夫呀,你怎么这么糊涂,河桥一战,咱们是惨胜呀!仅仅在黄河南岸咱们就丢了几万人的尸首,更何况高敖曹等人还殉国了······”说道高昂,高欢声音有些哽咽。

高欢的分析是客观而冷静的,河桥之战名义上是西魏失败了,实际上东魏损失要多得多,西魏大军只是被打散,有生力量没有损失,特别是武川军团的精锐几乎完好无损。

“走吧,河南还有一些残余势力没被清楚呢,到此为止吧,宇文黑獭也不好过,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回去,关中必定大乱!”高欢说罢就调转了马头。东魏军朝着金镛城进发,其他各路兵马也都汇集而来。

长孙子彦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带着几个亲信就弃城而逃了,双拳难敌四手,不跑就是死路一条。

“这该死的金镛城,耗费了我们大量人力物力。”侯景在一旁骂道。他说的没错,这次东西魏主力大对决,就是因为独孤信坚守金镛城招引西魏大救兵而引起的。高欢突然想起了侯景烧光洛阳的事情,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授意侯景把金镛城给拆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侯景特别擅长这种破坏性活动。除了宜阳、三荆等少数零星的据点,河南战场大部分地方重新回到了东魏的怀抱。高欢的预判是对的,他此战损失太惨了,以至于河北一带的路绍遵、高法雄等大族都有想法,还好有封隆之的迅速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大战余波

那么,积极逃离战场的独孤信、李虎、念贤三位大佬如愿以偿了么?并没有。李虎是最先回到长安的,他刚到长安就听说有人搞事情了。

正如高欢说的那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有人想浑水摸鱼。此次东征洛阳,关陇集团的大人物们全都上了,留在关中的兵力和将帅严重不足,一听说西魏战败,当地的降卒和土豪们就有想法了。

在沙苑之战中被俘虏的东魏将领赵青雀,联合了西魏朝中的梁景睿,里应外合占据了长安的子城,在长安城中大肆抢劫。

咸阳的土豪于伏德听说长安有人搞事情,那咸阳也不能落后呀,我的咸阳我做主,他找到了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商量大事,二人一拍即合,举兵响应赵青雀。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联络去年沙苑之战中东魏的俘虏、降卒,大家组织起来抵抗西魏的败军,搞大关中共荣,重建乐土。

一时间,长安、咸阳乱成一锅粥。李虎本来是想来当新朝的开国公的,结果遇到了这烂摊子,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赶紧带上太子元钦、仆射周慧达等渡过渭桥,跑到渭水北岸躲起来。

整个关中难道就没有血性男儿,没有一个是忠于他宇文泰的马仔?侯莫陈顺大呼:有!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的哥哥,因为老弟的光芒太耀眼,他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这一次,他找到了存在感。

大家都在跑的时候,侯莫陈顺出手了,他手里没兵,但有管理能力。长安城中也有不愿意造反的百姓,他们是从宇文泰和苏绰的经济改革中得到实惠的一批人。看到带头的是侯莫陈顺和苏绰,百姓们都找到了组织。

侯莫陈顺、苏绰二人带着百姓军队把赵青雀赶回了子城,元钦、李虎这才在渭桥扎下跟来。

这时候,走到了阌乡(灵宝市阌乡村)的宇文泰才得知老巢有人造反的消息。

宇文泰急了,他对元宝炬请示:“赵青雀之流,不过是煽动人心的小毛贼而已,大家到这里都很累了,不劳烦大军出动,微臣请求带一千轻骑兵快速进入长安平定叛乱。”

“丞相万万不可。”陆通赶紧出来劝阻。陆通,字仲明,来自南方吴郡陆氏,这可是顶级豪门,他早在夏州时代就担任宇文泰的帐内都督,算是西魏的元老级人物。

“噢?仲明,你怎么看?”

“丞相,人心最重要。关中人心不稳,他们都听说咱们军队大败,所以才被煽动造反。如果您这时候带着轻骑前往关中,那他们就真的以为我们打了败仗,更加坚定了跟着赵青雀一起造反的决心。”

“有意思,你接着说。”宇文泰完全冷静了下来。

“我们应该继续带着大军行动,慢慢悠悠地进城,军心民心才能稳定;至于乱贼,自然有丞相的心腹会去剿灭乱贼的。”

宇文泰恍然大悟:“仲明,你真是分析得太透彻了,哈哈。”说罢,他带着大军继续朝着关中靠近。陆通说得没错,乱世中有人搞事情,但同时一定有人表忠心,除了侯莫陈顺,还有宇文泰的侄子宇文导。

华州刺史宇文导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把城防工作交给王罴,带着一千人就杀向了咸阳,动作十分迅捷,于伏德、慕容思庆殒命战场。而此刻,宇文泰一行已经来到了渭桥,和李虎、宇文导等人汇合了。

“导儿,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呀!”宇文泰的话,柔中带刚,刚中带刺,直插李虎的心窝。而这个时候,消失已久的独孤信、念贤等人也出现了,他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当然,宇文泰也不会拆穿。

赵贵、怡峰等也来了。作为第一个拥立宇文泰上位的人,赵贵是信得过的,他只不过是被独孤信带偏了而已,宇文泰不会把自己的马仔驱赶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阵营中去。

宇文泰归来,群众们热烈欢迎,奔走呼号:“丞相来了,长安有救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长安子城陷落,赵青雀被杀,关中重新恢复往日时光。

一回到长安,宇文泰就把梁景睿抓出来砍了头,没有任何犹豫,在西魏这种小地方,他必须要赏罚分明来建立稳固的统治,什么大仁大义、宽宏大量,这一套只属于虚伪的刘备,可并不属于我宇文黑獭。

事实证明,宇文泰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除了侯莫陈顺、宇文导,华州的王罴和原州的李贤表现都很抢眼。

赵青雀搞事的时候,华州也人心浮动。王罴也不刻意逃避,他直接下令打开城门,转身对城中将士说:“我奉命镇守冯诩城,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你们如果有想法,可以来杀我;有人担心守不住,可以出城,我不拦着。“

看到领导这么霸气,谁好意思走?谁又好敢去砍他?这该死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和王罴同心同德,誓死要做西魏的鬼。

莫折后炽是平凉城中的大户人家,是莫折念生的远亲,他也想趁机搞复国运动,继续莫折念生的革命事业。不过,他很不幸运,生错了时代,赵青雀的行为只是个别的,关中早就不是“天下大乱”的时局了。

况且,莫折后炽还遇到了原州的李贤。李贤是平叛专业户,多次平定原州一带的造反派,李贤、李远、李穆兄弟还是宇文泰的铁杆粉丝。李贤联系了泾州的史宁,二人前后夹击,扑灭了莫折后炽的革命理想。

河桥之战其实是一次政治审核。

宇文泰看透了独孤信、李虎等人的小心思,拔高了辛威、田弘、厍狄昌、王杰、高琳、元定等非武川系的地位;把贺若敦、柳虬、裴诹等人从独孤信那里要了过来当自己马仔,又提拔了窦炽、王思政、蔡佑、杨忠、韦孝宽、耿令贵、宇文贵、李弼、李穆等,加强了嫡系力量。

可以说,河桥之战,西魏只是伤及皮毛却捞到了最大的好处。完成了政审,还把触角深入了黄河以东,扎根三荆地区,西魏已经不是春秋时期被晋国压着打的秦国,而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初步显现了一统天下的气魄。

刚在长安整顿好的宇文泰,接到了王思政的信件。宇文泰心头一动:“难道是陕城出了问题?”拆开后,宇文泰笑了。原来,王思政在弘农守城守出了一套完美的战略构想,迫不及待将想法告诉了宇文泰。

王思政认为玉璧(山西稷山县)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如果筑城防守,可以很好地牵制东魏的兵力,高欢再想通过蒲坂西进关中,如果不拔下玉璧这颗背后的钉子,那就是痴人说梦。

宇文泰非常赞同,对王思政的战略构想大加赞赏,并立即采取行动。宇文泰派裴侠去协助王思政,让王思政去玉璧全权负责修城事宜,让他都督汾州晋州并州三州军事,还加封为并州刺史,也就是做高欢老巢并州的刺史。

虽然地盘不在我手里,但我就是要让马仔去你的巢穴去当老大,就问你怕不怕?气不气?宇文泰是真的幽默,也是真的狠。玉璧城,注定要被历史记住,因为它将会成为高欢余生的噩梦,它会葬送高欢的统一大业。

当然,刚从战场撤下来的高欢,还顾及不了玉璧城。在回晋阳的路上,又一件家庭乱伦的丑事传到了高欢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