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樊稠险命丧弘农 朱棣初遇白衣郎(1 / 2)

 ——————————————————

......

弘农城表面上的孱弱,在朱棣一次次试探下,终于揭露出他本来的样貌。

城墙上士兵、整齐划一、严阵以待。

他们眼神凶狠,面露杀气,各个都像是久经沙场的样子。

作为此城的守将杨奉,在巡视了一遍又一遍城墙,找不出任何防卫漏洞之后,便回到了郡守府内。

屏退左右,只见那郡守府的大堂上。

正坐着一个年龄大约十岁左右的少年。

少年白衣似雪,长发散落在肩头,面容白皙,唇如红枣,一双垂泪眼,两片柳叶眉,生得好生俊俏,纵使女子都自愧不如。

眉宇间没有任何起伏,全是与城外紧张形势截然相反的平静自然。

他静静的侧坐在郡守的案台那里,翻看着手中竹简。

没等到刚进门的杨奉先开口,少年先一步说道:

“城中粮草足可支撑你部在此坚守三月有余,可一旦西凉大军扫荡了其余各地,将这里困而围之,成了孤城,一样是死路一条。不,是你们死路一条,我随时有遁去的法门。”

“求天公将军救我!”

杨奉听言,立刻双膝跪地,以额触地。

“现在终于相信我是你家天公将军了???”

少年轻蔑了笑道:

“早在陕县的我出手救你的时候,你就应该相信我的。不然,韩暹也不会因此丧命。”

杨奉连磕了好几个响头之后,抬头望着那少年:

“是我等愚昧,不识大贤良师真身在此,请大贤良师恕罪!

“恕罪?我都死了五六年了,你们还能聚集这么多的教众,赏赐还来不及,我怎舍得降罪呢!”

少年温和的笑道:

“我之前让你抓得人,抓到了吗?”

“回禀大贤良师,果如良师所言,城中的确有两个宵小身份不轨,已经被擒拿,正在牢中审讯。”

“带过来吧!我亲自问话!”

一个瘦书生和一个青衣剑客很快就被捆绑着,带到了少年的面前。

杨奉随后守在少年身边,以防止两人对少年做出什么不利的举动。

少年没有拒绝他的好意,而是看向书生和剑客。

“朝廷的探子?”

“我们过路的。”

“你觉得我会信吗?”

看着邪笑一声的少年,瘦书生反问道:

“如实说,你会放过我们吗?”

“只要不是太过分,我可以考虑放了你们!”

“我们是来投军的!”

“西凉军?”

“是官军!”

“有什么区别吗?”

少年朗声笑道:“如今朝政被董卓这个窃国贼把控在手中,导致天下混乱,兵如贼,民如蚁!这样的官军有什么好投靠的......”https://

瘦书生也随即笑了一声:“如你所言,这样的官军没什么好投靠的,而你们这样的反贼又有什么好投靠的呢?”

少年和杨奉两人同时看向瘦书生,瘦书生面色平静的说道:

“兵战于野,民起于势,势不稳则不成,兵不强则野必败。若是我不会在关东联军退兵之后,起义造反,更不会在自身势力不稳定的时候,大幅度扩充地盘,本来兵力就不强,几个将军又各怀鬼胎,散开了,更如同一盘散沙。”

瘦书生的两句话,让少年随即正视起来。

“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郭奉孝。”

“何家子弟?”

“哼!黄巾军也在乎出身?”

这话顿时让少年怔住,一旁杨奉见状,立刻上前找场子:

“我家大贤良师问你什么,你就该回答什么?”

“大贤良师?张角?”

瘦书生皱起眉头,忽然展开,哼笑道:“世人皆知张角已经死了,你冒充也挑错对象了吧!”

“混账,竟敢质疑我家天公将军!”

杨奉上前就要料理郭奉孝,却被少年拦住。

而这时,堂外急报传来:

“报告将军!西凉军再次来犯!”

“多少人?”

“三千人!”

“这次应该是动真格的了。”

杨奉看向一旁的少年,等着少年下决定。

少年则是看了看郭奉孝和那个青衣剑客:

“我要亲自督战!让你们两个好好瞧瞧,大贤良师的风采!”

“有大贤良师出马,此战必胜啊!”

杨奉大喜,立刻下去准备。

顺带先压着郭奉孝和青衣剑客先上城楼。

“元直,你怕吗?”

“我怕什么?只是担心我死后,我娘没人照顾。”

“我怕。”

“你怕什么?”

“我怕自己没死在黄巾贼手里,反倒是被西凉军先杀了。”

城头上,同样被捆着的徐元直顺着郭奉孝的目光朝着城下望去,只见攻城的西凉军高举着‘樊’字大旗。

心中生疑。

怎么不是弘农王的兵马?

而且这三千西凉军来势汹汹,皆是训练有素的步卒,在攻城略地方面,显然要比之前的骑兵强横了不少。

不多时,大军便已经压制城墙下,开始布置攻城器械。

眼看着西凉军即将要开展真正的攻城阵势的时候,这时候作为主将的杨奉,站在城楼上,大喊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