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锦衣之上我无惧 锦衣之下我无敌(上)(1 / 2)

 ————————————————

......

弘农王的小院内。

张仲景来到了小院之后的第一时间,便给弘农王刘辩诊了一脉。

当诊断结束之后,张仲景笑道:

“殿下先是中毒,随着毒入肺腑,之后修习了某样功法。此功法极为精妙,内含五行,阴阳调和之理。可强身,可健体,亦可延年益寿。随后却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毒伤结合。故而产生的一种毒伤同时病发的疑难症状。草民不才,估计了一下之后,应该活不长了。大概两三年的光景.....”

张仲景说完,又是微微笑了笑。

一旁的蔡邕和蔡文姬表情极为的难堪。

从未见过哪个大夫在给病人诊断结果是快死的时候,会是笑得。

纵使对方是仇人,当也不止于此啊!

聪慧如蔡文姬很快就意识到里面必然藏着什么猫腻。

尤其是在病人得知自己活不长的时候,也是微笑面对,极为古怪的姿态。

“果然如此。”

一旁的蔡邕,亲耳听到这话之后。心头那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瞬间破灭。

“难道我大汉。当真要从此败落了。”

好不容易有个天降英才,竟然又天妒英才。

没想到也连如今最好的内科大夫张仲景都束手无策。方才涌上心头最后的那点希望自然也无从着落。

一脸悲戚的坐在那里黯然失神。

那弘农王刘辩却是一脸若无其事的笑了笑。

“先生莫要担心,两三年与本王而言足够了。”

“哦?”

这时候那个叫蔡子余的少年,疑惑的看一下弘农王刘辩。

“两三年的时间变一下能做什么?挽大厦之将倾?重振朝纲?还是匡扶汉室?”

蔡子余语气颇有一些不屑一顾,不,更多的是一种嘲讽的意味。

如此病危的汉室,即便是高祖,武帝,光武帝在世。也很难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面改变这一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说出这样的话。自然让人由不得觉得他是在大放厥词。“挽大厦之将倾,震汉室之朝纲。这种小事何需两三年?”

弘农王刘辩此话说出。

“哈哈哈哈!!!”

蔡子余当即大笑不止:“世人都说弘农王殿下是个狂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一旁的急忙急忙哼了一声,制止道:“休得无礼。”

弘农王刘辩随即挥了挥手:

“蔡大儒。让他说,本王很想听听这个少年还会说些什么样的话?”

那少年也毫不客气,随即清了清嗓门儿:

“众生生来只为两个字。”

“哪两个字?”

“名利。”

弘农王刘辩点点头:“在理。”

示意少年继续说下去,少年继续说道:

“十年求利,一生求名。

纵观史书上下,能同时得名利者,凤毛麟角。

挽大厦将倾。震汉室朝纲。其功利之重要性,于史书,于后世,于当下,于过去,重若泰山。

纵使名利,千金难得,已然不足其千分之一也。

殿下口出狂言,说两三年便可。

我说殿下是狂人,哪里错了?”

弘农王刘辩随之笑着点点头:“这孩子很有见解啊!”

随机看向蔡邕:“蔡大儒教出一个好女儿啊!”

“殿下恕罪,童言无忌,童言.....嗯?”

一旁的蔡邕,蔡子余脸色顿时大变。

“殿下在说些什么?哪里来的女儿?”

弘农王刘辩笑了笑。

“世人皆知蔡邕蔡大儒有一女,名蔡琰,小字文姬。博学多闻,贯通古今,青春貌美,俊俏无比,知书达理,可谓是世间难得的奇女子,登门求亲者,络绎不绝,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