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 / 2)

劳动教育从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读书时就开始了,课桌这是一种最复杂的“机床”,掌握它并不那么简单。在学校里,最主要的、也是教育技巧上最细腻、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如何使幼小的儿童、少年和青年感到无所用心是可耻的,懒惰和游手好闲是可卑的。无所用心可耻,热爱劳动光荣这是世界上划分人的第一条标准,我们力求在我们的学生的意识中确立这种认识。在这里,劳动者的尊严感是一种原动力,这就是说:要使坐在书桌后面的人深信他是一个认识的劳动者。为了教育学生卑视无所用心的现象,把懒惰和游手好闲看成可耻的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诉诸青年劳动者的尊严感:一个人不做出一点什么事情来是可耻的,不动脑筋思考是可耻的,无所用心虚度终日是可耻的。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教育他们端庄正派,自己尊重自己。上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从事的脑力劳动。但是在培养劳动者的工作中,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课以外的个人的智力兴趣和爱好。我们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者才是完成了自己的崇高使命,就是真真正正地使每一个少年、青年都在书籍和思想的世界里过着他个人的充满激情和欢乐的丰富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迷恋于一种艰巨而激动人心的脑力劳动,而劳动教育的最深的根源也正在于此。如果一个人到了14、15岁的年纪还没有积累下自己的精神财富带着激动得颤栗的心情、像发现神秘的启示一样,通宵达旦地读过100、200本书有时候也可以让青年人度过一些不眠之夜,那么他就算不上是一个有着英勇顽强精神的好汉和劳动者、未来的丈夫和父亲。对未来的女劳动者和母亲也是一样。智慧的热情、丰富的智力生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使年轻的心灵贪婪地、不知餍足地去追求最伟大的人类财富劳动。如果一个少年没有在他适时的年纪、通过他亲身的体验,认识到只有知识、思考才能使人变成劳动的强有力的主宰者这样一条真理,那么你就是用锁链也无法把他捆在书桌上,用任何计谋也无法强迫他真心实意地学习。</p>

掌握为了自觉地选择职业、发展才能和爱好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工作,是按照把下列两条途径相结合的办法而顺利进行的:</p>

1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体学生的必修劳动课一至四年级的手工劳动课,五至七年级的在教学工厂和教学实验园地的劳动课,八至十年级的掌握工农业生产基础的课业。儿童直接用手和借助工具加工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模型与此同时改进使用工具的技巧,从小就掌握整地、照料植物和果树的各种方法。劳动的教学因素逐步地、越来越多地与生产因素相结合:制作各种直观教具、仪器、器械、模型、工具;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技能和技巧具有使学生在高度发达技术的条件下从事劳动的方向性。同时,为女生选择了一些要花费较少的体力但是要求较高的精确度和设计技巧的劳动作业。知识、技能和技巧带有综合技术性,也就是说,它们能运用于各种基本的生产部门:学生们学习操纵内燃机、拖拉机、汽车,学习电工和无线电工的初步课程,进行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方面的实习,学习在金属加工机床上操作,学习每个劳动者须知的保护自然课程。</p>

2培养学生从事劳动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第二条途径,就是根据学生的素质、兴趣和爱好而志愿选择的劳动。例如,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课外小组,有的是按年龄,也有的是按兴趣结合在一起的。儿童一跨进校门,就进入了一种各式各样创造性劳动的气氛之中。每一个学生都毫无例外地在志愿选择的课外小组里劳动,同时,儿童和少年、少年和青年在一起劳动少年设计师小组、建筑家小组、机械化工作者小组、车工小组、电工小组、植物栽培小组、园艺小组、养蜂小组、养蚕小组、养花小组、选种小组、土壤研究小组、自动化和遥控学小组等。课外小组一般地都是独自活动的,由年长的同学领导年幼的同学。各种技术小组和农业小组广泛地把儿童引进创造性的世界。例如,少年钳工设计组的成员,不仅能在活动模型中复制出真正的机器和机件如谷粒清理联合机,而且能发明动力机和工作机的新的接合法及各部件的新的接合法。少年育种小组的成员在培育含蛋白质更高的小麦及含脂肪质更高的向日葵。在一个课外小组里获得的技能和技巧,有助于儿童转到另一个小组去即由较简单的劳动过渡到较复杂的劳动,由使用较简单的工具和机械过渡到操纵较复杂的机器。由于在课外小组里从事过各种劳动,所以每个学生到了八年级毕业时,能够在不太复杂的机床上加工金属和木料,用现成的部件装配机器和机械的模型,装配由电动机和工作机组成的联合机,收音机,还学会了整地、播种、照料幼苗、收割,以及饲养牲畜、驾驶汽车和拖拉机,栽培葡萄和果树等。</p>

在高年级,学生的劳动和智力兴趣加速分化;对某一门科学的特殊兴趣同掌握高度的劳动文明结合起来。高年级学生组成各种分学科的课外小组技术小组、物理小组、化学小组、生物小组等等。在这里,创造性的劳动同研究理论问题相结合。例如,小组成员们制作了三台程序控制车床,设计了颗粒物的自动化计量器以及几台电子计算设备。在生物小组里,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生活状况,进行试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有利于有益细菌的繁殖和加强种子的生长力的环境。</p>

劳动和对多种技能的掌握,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目标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探索怎样在农业劳动中运用机器技术。只有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机器或机械取代了某种劳动过程,才能培养起他对农业劳动的热爱。这既是一种提高人的尊严感的创造性劳动,同时也是一种对劳动生活的心理准备。要使教学实验园地、暖房、学校果园、养蜂场、生物实验室等这一切都变成技术文明的学校,这一点是很重要的。</p>

要给从事任何劳动的人以幸福,这就意味着,要帮助他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那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教育的实质,其中就包括着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一条“含金的矿脉”。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地、正确地决定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并且完成自己对人民的义务,这将影响到他的生活在道德上、智力上、审美上的完满与否。在把人摆在首要地位的社会里,任何劳动都可以提高到创造性的高度。对每一个儿童来说,他在其中表现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的那项劳动,都可以成为一种精神的创造活动。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的、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都应当以一个年长的同学的劳动作为自己的榜样。每一个人不仅应当自己学一样东西,而且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同学,这正是集体得以建立在上面的内部联系之一。人只有当他进入与别人的道德关系之中的时候,他才会开始感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事业感正是这样产生的,自我教育正是这样进行的。在劳动过程中,当一个人开始看到自身的优点在别人身上表现出来,以及别人对于他好像成为衡量自己的一面镜子时,集体成员之间的道德关系才能最鲜明地表现出来。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药: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儿。灵感、对年长或同年龄同学的技艺的热烈爱慕,就是这样的火星儿。在集体中劳动,这不仅是人对于自然界、周围世界的作用,而且也是心灵、思想、信念、情感、感受、兴趣、爱好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p>

劳动越复杂、越有趣,其中智力的因素越鲜明,那么年长同学和年幼同学之间的精神财富的交流和互助就具有越重要的意义。在每一个最有能力、最有天才的学生身边,总是聚集着几个也喜爱这项活动的小同学,也有时候他们只是对年长同学所做的事感到好奇而已。而这种最有能力、最有天才的学生,往往并没有想到自己要做指导者,他埋头于自己的事,甚至没有觉察到旁边的人在干什么。对年幼同学的有意识的指导,是后来才出现的。儿童从入学的最初几天起,周围的各种各样的劳动就包围着他,这就像是有着各种力量的磁石吸引着罗盘上的敏感的指针一样,给儿童指示道路。磁石越有力即儿童参加的劳动越有兴趣,就越能鲜明地展示儿童的才能、爱好和志趣。经验证明,在教师或年长同学的劳动热情的感召下,儿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冷漠态度是维持不住的。如果我们发现哪一个儿童或少年对一切都很冷漠,我们就要设法找一个人从精神上去接近他。个别对待就是从这里做起的。</p>

个性表现的重要规律性,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心爱的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就掌握劳动的技巧,达到完美的境地。通往成功的道路一般是要经过长期探索的,一个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尝试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学校里有一种普遍热爱劳动的气氛,学生就能找到一项他在其中比同年龄学生更突出地表现自己的活动,从而为自己的技艺而感到自豪。我们特别注意那些他们的天赋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才能和爱好。我们深信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项活动中成为诗人、艺术家,因此我们千方百计使这些学生把全力集中在一个领域里,挑选一项活动去深入细致地钻研它。</p>

在培养学生的个人爱好、才能和志趣的时候,我们就同时考虑到了社会劳动分工的未来的特点。马克思写道:“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建立在社会生产的高度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劳动分工,将会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地选择能够最充分地发挥他的才能的那种活动。不管是园艺或建筑工,冶炼工或地质学家,育种学家或土壤学家,医生或教师,在任何专业中都将把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思想家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p>

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p>

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从事一些研究工作呢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一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很有代表性的而又非常严重的缺点即令人苦恼的意外情况。学校里经常有多少这样的意外情况在发生,它们又在怎样破坏着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啊一个学生,本来都认为他表现得很不错,忽然间发生了流氓行为。一个孩子在四年级以前学习得挺好,突然他开始落进不及格者的行列里去了。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根据对于事实的分析,预见到他的学生在明天,在一年以后,在三年以后将是什么样的,那么这种意外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缺乏预见的教师工作,对教师本人来说会变成一种痛苦的差使。</p>

向教师指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研究的可能性,这是学校领导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善于思考事实和分析事实的校长都能胜任这项任务。我建议,要让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告诉他们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事实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的现实的反映和表现。为了看出一生活本身所提供的东西儿童是带着他客观具有的特性和特点来到学校的,二教师所做的工作,三已经达到的结果,这三者之间的规律性的研究者。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所</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