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2)

帝师 锦暖儿 0 字 2022-09-29

杨瓒轻笑,将手里的几枚铜钱都给了小贩,只拿起两个肉馅的面饼,一个自己饱腹,另一个带回去给杨土。</p>

杨小举人的口味和他类似,不喜葱姜。</p>

“老爷,用不了这么多。”</p>

“拿着吧,今日我有喜事,就当沾沾喜气。”</p>

“多谢老爷!”</p>

小贩眉开眼笑,杨瓒也得了个好心情。</p>

四下里看看,寻到一个卖馄饨的小摊,也不在意临街,坐下了,向店家买一碗馄饨,就着面饼,一口一口吃下肚,满口咸香,额头隐隐有些冒汗。</p>

会了账,正起身往回走,远处忽传来一阵马蹄声。</p>

十余名缇骑疾驰而过,马鞭挥舞,街上的百姓纷纷走避。巡视的顺天府衙役都不敢上前,匆忙让开道路。</p>

这样的架势,不是有边关急报,就是押解重犯进京。不及躲闪,被马蹄踩出肠子也只能自认倒霉。</p>

马队之后拉着两辆囚车。</p>

稍前一辆只坐着一人,面白无须,身上一件圆领葵花衫,足上还穿着皮靴。鬓发蓬乱,神情呆滞,纱帽已滚到角落,有些破损。</p>

另外一辆却挤着四人。想必路上没有多好的待遇,皆面容憔悴,脸颊青紫。不知是被冷风冻伤,还是撞到囚车上的淤痕。</p>

缇骑和囚车没有片刻停留,看方向,显然是去往城东的北镇抚司。</p>

杨瓒没急着离开,驻足半晌,听着旁人议论。</p>

“看样子,囚车里的是个公公?”</p>

“八成是哪地的镇守,在外边犯了事,被押解回来。”</p>

“不能吧?”</p>

“怎么不能,早年间的几件事,你都忘了?”</p>

“后边那几个……”</p>

“瞧那身官府,县令都不是,十成十是不入流的小官。”</p>

“小官也能劳动锦衣卫?”</p>

“你问我?我哪里晓得?”</p>

“朝堂的事,又牵涉到镇守太监,还是少说为妙。”</p>

“对,这里面的水深着呐……”</p>

杨瓒听得有滋有味,哪想众人竟不说了。</p>

迈步离开,颇有些兴味索然。</p>

一天两次遇到锦衣卫,又见识到赫赫有名的镇守太监,哪怕是已经落-马-的,也算是另类的缘分?</p>

和厂卫有缘?</p>

当真不是件好事。</p>

回到福来楼,书童杨土正候在客栈门口,身边站在送信的快脚。见其风尘仆仆,应是回京后不及休息,便匆忙赶到此处。</p>

杨瓒忙快行两步,道:“一路辛苦,实是劳烦。”</p>

快脚连道不敢,按照杨父和杨氏族长的请托,取出书信,并道杨小举人的家中一切都好。</p>

初听此言,杨瓒并未起疑。</p>

送走快脚,展开书信,杨瓒的眉头却瞬间皱紧。</p>

原身一路科举,登科春闱,父亲和兄长虽连童生都不是,却也读过书认得字,书信来往自然不成问题。</p>

按照杨小举人的记忆,信上的字迹不属于家中任何一人,倒像是杨氏族长的手书。</p>

信中道一切都好,只让杨瓒专心考试,余下再不多提,愈发显得情况不对。</p>

通读三遍,杨瓒无法肯定,究竟是不是自己多心。</p>

“杨土。”</p>

“四郎何事?”</p>

书童正啃着炊饼,听杨瓒出声,忙一口吞下,差点噎到。</p>

“你去请快……不,你去寻伙计,说我要用饭。”</p>

“哎。”</p>

书童答应一声就要离开,又听杨瓒道:“顺便问一问,送信的快脚家在何处,近日里是否还会来客栈。”</p>

“四郎还要送信?”</p>

“不是,我有话要问他。”</p>

“四郎要问何事?”</p>

“无需多问,照做便是。”</p>

杨瓒少有如此疾言厉色,书童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说,忙推门离开。</p>

坐在桌旁,杨瓒知道自己有些急了。</p>

然心中揣着事,实不好同书童明说。</p>

假如杨家真生出变故,必和闫家脱不开关系。不确定的是,闫御史是否牵涉其中。</p>

杨瓒捏了捏额心,很是头疼。</p>

古时交通不便,后世一通电话的问题,换到现下,却成了实打实的难题。</p>

此时,杨瓒只想到两家宿仇,半点未同缇骑囚车联系到一处。如他知晓此间的联系,也不会满心乱麻,始终找不到线头。</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