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2 / 2)

帝师 锦暖儿 0 字 2022-09-29

“下官监察御史刘庆,见过两位公公。”</p>

听过杨瓒介绍,刘庆连忙放下碗,拱手揖礼。</p>

弹劾奏疏写好,杨瓒便打过招呼,无需他出面,自有人代送御前。如今,看到穿着葵花衫的刘瑾丘聚,哪会不明白,杨佥宪打算走宦官的路子。</p>

奏疏交东西两厂,可直送乾清宫,不必经通政使司和内阁。</p>

少去经手之人,提前泄露的可能减小,对刘庆而言,自然更加“安全”。</p>

心念急闪,想通关窍,刘庆暗道一声:栽到对方手里,委实不冤。以杨佥宪的能力,继续磨练十年二十年,别说六部九卿,三位阁老都要甘拜下风。</p>

见刘庆行礼,刘瑾趴在榻上,不敢点头,只能“恩”了一声。</p>

丘聚没妨碍,笑着还礼。</p>

“刘柱史请坐。”</p>

“不敢。”</p>

刘庆没有落座,却出人意料的端起瓷碗,喝尽羊汤。看着碗底的羊骨,颇为犹豫。</p>

啃还是不啃?</p>

啃了,太没规矩。不啃,着实舍不得。</p>

要不然,先放着,回帐后烧热再吃?</p>

刘庆的表情,尽落四人眼底。</p>

帐篷里出现短暂沉默。</p>

杨瓒不论,公公们见多识广,也难免怀疑,眼前这位真是科举出身,都察院的言官,正七品?</p>

难不成杨佥宪下手太狠,收拾得过头,脑袋变得不正常?</p>

“咳”</p>

怀疑的视线扫过,杨瓒不得不咳嗽一声,自袖中取出抄录好的奏疏。</p>

“两位公公,且请过目。”</p>

恩?</p>

刘瑾眯眼,直觉告诉他,不能接</p>

同杨佥宪有关,奏疏的内容绝不会简单。甚者,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p>

然而,人在屋檐下,必须要低头。</p>

不接也得接。</p>

正要伸手,丘聚动作更快,先一步翻开奏疏。一目十行,扫过一遍,笑容凝在嘴角。</p>

刘瑾暗笑,让你手快</p>

知道厉害了吧?</p>

丘公公似有所觉,眼珠子转转,主动上前半步,展开奏疏,正对刘瑾。</p>

“刘少监行动不便,咱家帮把手。”</p>

“你……”</p>

“无需客气。”</p>

“……”他哪里想要客气</p>

知晓躲不开,刘瑾冷哼一声,费力挪动两下,只能认命。</p>

看过几行,刘公公神情立变。</p>

顾不得腰伤,挣扎着坐起,一把抓过奏疏,一字一句,印在眼中,刻进脑海。</p>

大同之役,地方官员冒功,贪墨赏银,盘剥军饷,私吞军粮……</p>

一桩桩,一件件,单提出来,足以抄家流放。集合到一起,是要将九边重镇翻过来?</p>

事情成与不成,暂且不论。</p>

上言之人必成满朝靶子,结果未出,就被戳成筛子。</p>

看到末尾,刘瑾心头微动,视线扫过刘柱史,满是同情。</p>

难怪会有出格之举,十成是知晓命不久矣,受到刺激。</p>

姓杨的当真害人不浅</p>

没看过奏疏,还能含混过去。如今递到眼前,通读一遍,想脱身,实比登天还难。</p>

强撑着不理,硬是装糊涂,被捅到御前,必会吃不了兜着走。</p>

“杨佥宪,你可害苦咱家。”</p>

“刘公公何出此言?”杨瓒面露费解。他还什么都没说。</p>

刘瑾苦笑。</p>

用得着说吗?</p>

只要不傻就会明白,奏疏递给他,必是想避开朝中耳目,呈送天子。</p>

内容真假,他不怀疑。问题是关系太大。</p>

单挑边镇,哪怕是刘公公,也会撑不住。</p>

“公公既已明白,便无需本官赘言。”杨瓒道,“请将奏疏呈送天子,后事无需劳烦。”</p>

“果真?”</p>

刘瑾不信。</p>

“本官从不妄言。”</p>

刘瑾依旧不信。</p>

非是过于多疑,实是杨御史的“官品”有待商榷,承诺必须打个折扣。</p>

“本官另有事托付公公。”</p>

“何事?”</p>

“刘公公从京城来,途经顺义平谷等地,必有见闻。”</p>

“杨佥宪所知为何?咱家不甚明白。”</p>

“公公何必装糊涂?”</p>

杨瓒浅笑,道:“以刘公公之智,岂会看不出其中猫腻。”</p>

刘瑾不语,看向杨瓒。</p>

这个反应,足以说明一切。</p>

“本官所托,即为公公所想。”</p>

“杨佥宪怎知咱家所想?”刘瑾冷笑。</p>

杨瓒挑眉,仿佛在说,咱俩谁跟谁,同下江南剿匪,过命的交情</p>

刘瑾瞪眼,是他愿意的吗?</p>

坑一回不够,还要再坑第二回。</p>

什么过命,根本是要命,要咱家的命</p>

不管刘瑾怎么瞪,离开京城,一只脚早踩进坑里。抵达镇虏营,半截身子都陷进去。</p>

想脱身?</p>

完全不可能。</p>

“不提冒功之事,其贪墨搜刮便当处置。”</p>

杨瓒直起身,正色道:“朝廷蛀虫,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p>

“不厚其栋,不任其重。”</p>

“三位少监忠君爱国,嫉贪如雠,不畏权势。彰善瘅恶,不求世名。实殊行绝才,昂昂之鹤。如能为民除害,必当为市井传扬,百姓称颂。”</p>

“今边镇之忧,如跗骨之毒,非平常手段可解。瓒诚心托付,还请三位相助”</p>

话音落下,杨瓒拱手揖礼,感情真挚,态度诚恳。</p>

所谓先礼后兵。好话不要钱,夸出花来,照样不费多少力气。</p>

答应最好。</p>

如不答应,抄起金尺,也算师出有名,名正言顺。</p>

话说得漂亮,里子面子一并给全。三位公公十分感动,当即拍着胸脯,齐声表示:帮,一定帮,必须帮</p>

惩治贪官,咱家在行</p>

甭管地方朝中,还是边镇卫所,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抓住把柄,不能抽筋剔骨,也要放血扒皮</p>

“奏疏之事,咱家必定办好。”</p>

“归京之后,定要查贪。”</p>

“杨佥宪放心,咱家说到做到”</p>

感动真假,暂且不论。</p>

话出口,再没收回的道理。</p>

丘聚谷大用确想做些实事,顺带刷一刷杨瓒好感,在天子跟前更有面子。</p>

至于得罪朝官,压根不被两人放在心上。见面给笑脸,照样被戳脊梁骨。反正没法友好相处,不如得罪个彻底。</p>

刘瑾则认为,杨瓒难得厚道,没有单坑自己。</p>

有谷大用和丘聚作伴,主动跳坑总比被踹妥当。好歹能掌握角度,认准落脚点,安全有保障。</p>

刘庆站在一旁,从头至尾目睹全场,心下大震。</p>

深刻以为,之前的遭遇,当真不算坑。幸亏觉悟得早,否则,就不是饿几天的问题。</p>

万幸啊</p>

见没自己什么事,麻溜的捧起碗,退出帐篷。</p>

战斗系数不高,级别不够,还是老实做个卒子,啃他的骨头。</p>

至此,刘公公预感成真,边镇之行,终归“不善”。而摘下果子,被杨瓒列上名单之人,职业生涯和家中财产,乃至身家性命,一并进入倒计时。</p>

...</p>